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

2014-03-28 22:59:50付丽和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大学生评价

付丽和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

付丽和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校本教材开发不受重视、实践性课程开发力度不够及评价体系不全面等问题,提出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策略,即根据大学生年级特点开发全程化课程体系、根据创业教育需要构建与创业教育全程化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根据创业教育教学特点探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多管齐下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大学生就业状况是衡量一个学校育人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自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就业问题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创业作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途径,扩展了大学生就业渠道,因此高校创业教育成为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1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确保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础,虽然目前有些高校非常重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创业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1.1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创业教育是一个多层面内容,既包括行政内容,也包括教学内容;既有课内学习,也有课外活动;既有理论学习,也有实践提高.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从基本内容上看,主要由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教学教材、教学实践、教学检查、教学评估等一些基本要素构成.从总体上而言,高校的创业教育中都包含着这些内容,但在创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具体细节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比较细化的、符合学生和高校实际的课程体系.同时,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更多包含着课内的、理论性内容,而课外的、实践性的内容较为欠缺.因而造成创业教育出现不少盲点,创业指导教师也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育.

1.2 创业教育校本教材开发不受重视

高校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特色,比如,学校重视什么不重视什么,学校以往的就业形势如何,学校与哪些企业沟通联系较多等等,这些都因高校不同而有所不同.校本教材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可以将自身形成的特色充分归纳总结起来,组织师资力量,结合大学生创业教育,编写成创业教育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些高校仅仅依靠统一的创业教育教材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这些教材虽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是在涉及地域特色、行业特色、专业特色等方面不能给予有效的、个性化的指导.由于创业教育校本教材的缺乏,使得高校多年来集聚的特色不能充分发挥到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中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1.3 创业教育实践性课程开发力度不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创业教育中,实践也是培养大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对创业教育有更好认识的有效方式.然而,目前不少高校都较为重视课堂创业教育,而且大多采用传统授课模式进行.这种方式的创业教育,虽然大学生从理论角度对创业有一定的理解,但从根本上而言不能真正感受到创业的实践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因此,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还应该更加注重实践课程,比如去工厂企业参加实习实训、校园内举行创业设计大赛、小范围创业实习等等.高校只有加强对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才能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效性.

1.4 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全面

高校对创业教育评价更多从课程设置的意义与目标、师资力量、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这些标准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标准体系还不止于此,比如对理论课程的评价、对实践课程的评价、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等等.因此,高校还应该在具体调研的基础上,深切了解创业教育中学生的关注点、教师反映的内容、社会市场需求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评价标准.

2 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策略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高校在高度重视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2.1 根据大学生年级特点,开发全程化课程体系

全程化课程体系是指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因此,大学的各个阶段也应该有不同的创业教育内容.

对于一年级大学生来说,主要是引导大学生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学习创业基本知识等.因此,这一阶段的课程体系主要采取课堂教学模式,让大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内容、基本方式、主要途径、创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等内容.同时,要注意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育.

对于二、三年级大学生来说,应着重进行综合能力培养.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一些实践性课程.先让创业意识较强、创业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通过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交流心得体会,然后安排其他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互相带动,加深体验;还可邀请企业家及创业校友来校讲课,宣传创业经验.通过这些形式让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或间接了解实践性知识经验,提高创业的客观认识能力.同时,这一阶段,课程体系建设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大学二、三年级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时机,学校要创造条件为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实践条件等的综合素质而做努力.

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课程体系建设要重点强调创业实践教育,比如可以到工厂企业实习或与成功创业者个人联系,组织大学生参加实习实训,让大学生在毕业前了解企业和社会,在实习实训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另外,这一阶段的课程体系建设,还要强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创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工作技能,为将来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创业教育取得成效.

2.2 根据创业教育需要,构建与创业教育全程化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与创业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主要由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部分内容构成.

理论课程指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基本课程,一般是指创业课程教材.理论课程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设置,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强烈的创业意识、积极的创业品质、优秀的创业精神等.此类课程不受所学专业限制,可根据就业形势与学科专业课程内容相结合.比如文科类学科专业主要渗透“智力创业”思想,农经类学科专业主要渗透“技术创业”思想,理工类学科专业主要渗透“管理创业”思想等等.与学科专业相结合的创业教育课程能够调动学生对创业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起到重要作用.创业教育理论课程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创业教育知识在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毕业后的实用性,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创业,符合创业教育的一般规律.

实践课程是创业教育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课程由模拟课程和创业实践组成,是学生在创业学习过程中从理性到感性、理论到实践转变的重要环节.实践课程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特点与性质的课程模块,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特点,通过模拟课程和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较强的综合素质.模拟课程可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模拟面试、模拟创业等活动体验实践性内容;尤其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实践课程,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到实践过程中千变万化的复杂环境,使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与提高.创业实践课程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将所学知识与信息运用于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的机会.

2.3 根据创业教育教学特点,探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

目前,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集中于校内,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因此,要发挥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效果与积极作用,还应努力探索符合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介绍创业案例分析模式和创业演练模式.

创业案例分析模式是通过对创业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进而提高学生对创业的认识,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创业案例分析模式的案例一方面来自于本校毕业的优秀创业者及企业人士的创业经历,另一方面来源于文字信息类的创业案例.学校邀请优秀创业者及企业人士通过做报告或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直接沟通的方式,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创业所需的各种知识与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在于通过生动的实例讲解,让学生在互动交流讨论中相互启迪,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达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文字信息类创业案例是通过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将经验上升到理性.创业案例既要分析成功案例,也要分析失败案例,从正反两方面提高学生对创业的认识能力.因此,教师要投入较大的时间和精力,收集大量案例素材,精心选择出优秀案例.同时,案例研究要尽可能争取企业的支持与配合,为学生学习提供翔实的企业运营素材,使学生从中得到较为真实的心理体验.

创业演练模式是学生模仿创业工作并体验参与的全过程.其工作过程就是模仿、模拟实际创业,让学生初尝创业的酸甜苦辣.对此,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让大学生在校内建立创业实习基地,让其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等.通过具体演练,大学生可以真正地接触、了解创业,为日后较快适应创业工作奠定基础.创业演练模式主要通过第二课堂来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本身具有专业性、实践性特点,因此,高校可依据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给予大力支持,也可以把创业演练模式搬到企业中去,为大学生进行创业演练模拟提供良好的平台.

2.4 多管齐下,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仅对高校有效开展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大学生成功创业起到指导作用.同时,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层面、多方位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核心技术、教师队伍、学生实际创业能力、实施效果等多因素.本文就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整体评价及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进行阐述.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整体评价涉及内容较多,比如,教师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认识、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反映、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是否恰当、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等等.另外,课程体系的评价还包括课程体系建设机构,主要包括学校各层面就业组织机构负责人员对待创业课程建设的态度以及取得的效果如何等等.整体性评价首先要求评价体系要全面、科学、合理,不能以部分评价指标代替全部评价内容.在制定评价标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专业与课程特点、学生与教师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分析基础上确定评价指标,形成科学有效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大学生创业能力最直接反映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如果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再完善的课程体系也是空谈.因此,要加强从大学生创业能力这一视角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评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问卷调查、实际采访、创业设计比赛等各种形式.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评价细则,如动手操作能力、创业流程掌握管理能力、制定创业计划能力等等,完善评价制度,确保所有的评价工作都围绕着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为目的.

综上所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根据大学生的年级特点、创业教育的教学实际和要求,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渠淑坤.面向21世纪高校毕业教育工作模式改革初探[J].北京高等教育,1999(9).

〔2〕朱跃.试论高等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0(12).

〔3〕俞金波.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构建[J].教育评论,2011(6).

〔4〕刘文霞.广义创造论[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2.

G642

A

1673-260X(2014)01-0206-03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大学生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