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秋
浙江青田县鹤城中心卫生院 浙江青田 3239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
刘小秋
浙江青田县鹤城中心卫生院 浙江青田 3239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是由病毒引起,另有约20%-30%是由细菌引起。目前,我国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存在着极不合理的用药情况。抗生素使用率高达95%。众所周知,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且有多种不良反应。滥用抗生素,不仅浪费金钱,而且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应提高诊治水平,针对病因治疗,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中医中药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的疗效。因此,大力推广中医中药治疗、纠正滥用抗生素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理用药;抗生素滥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在老幼体弱、免疫力低下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若未能及时治愈可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应给予足够重视。
上呼吸道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喉、会厌及邻近的鼻窦、中耳等组成。一般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变部位在鼻咽部,其他部位的病变常为并发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是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另有约20%-30%是由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后发生,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还有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偶见革兰氏阴性杆菌[1]。
3.1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为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病原为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EB病毒、疱疹病毒等。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1)症状:发热、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及咽痛。(2)体征:咽部充血、鼻腔有分泌物。(3)辅助检查:①血常规检查,如为病毒感染,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偏高,中性粒细胞偏低。②C反应蛋白(CRP),病毒感染患儿CRP低于正常值(<8 m g??L-1)。
3.2 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咽炎由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咽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喉炎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引起,表现为明显声嘶、讲话困难、可有发热、咽痛或咳嗽,咳嗽又使咽痛加重。体检可见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
3.3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多发于夏季,多见于儿童。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体检可见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伴红晕。
3.4 急性咽结膜炎
由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多发于夏季,有游泳传播,儿童多见。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
3.5 急性咽扁桃体炎
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起病急,咽痛明显,伴发热、畏寒,体温可达39℃。体检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和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①急需解决最大的问题就是滥用抗生素。
②解决办法之一:做到正确诊断,针对病因用药,不要盲目滥用抗生素。③解决办法之二:中西医结合。
5.1 对症治疗
5.1.1 减充血药
伪麻黄碱口服或呋嘛滴鼻液局部滴鼻。
5.1.2 解热镇痛药口服
5.1.3 抗组胺药
5.1.4 祛痰药
5.1.5 镇咳药
5.2 抗病毒药治疗
对于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病不超过2天的患者一般无需应用抗病毒药物。如需使用选利巴韦林或奥司他韦有较广的抗病毒谱。
5.3 抗生素治疗
有咽部脓苔、咳黄痰、流浊涕和白细胞升高等细菌感染证据。可选用口服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药物或喹诺酮类药物。
5.4 中药治疗[3]
5.4.1 风寒感冒用荆防败毒散加味或
5.4.2 风热感冒用银翘散加减或板蓝根冲剂或银黄口服液或银翘解毒片或抗病毒口服液。
5.4.3 暑湿感冒用加味新加香薷饮
5.4.4 气虚感冒用参苏饮加减
5.4.5 阴虚感冒用加减葳蕤汤加味
5.4.6 阳虚感冒用再造散加减
5.4.7 血虚感冒用葱白七味饮加减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
[2]方鹤松.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04.94
[3]刘伟胜,冯维斌.呼吸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
R56
B
1009-6019(2014)09-02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