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治愈

2014-03-28 21:32:58朴京勋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外伤性动静脉出血量

朴京勋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结核病防治所吉林长 白朝鲜族自治县 134400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治愈

朴京勋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结核病防治所吉林长 白朝鲜族自治县 134400

目的:研究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病例,对照组采用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脾动静脉联合结扎保脾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止血效果与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止血良好率为96.8%,对照组止血良好率为74.2%,观察组止血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脾动静脉联合结扎保脾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控制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疗效;手术时间

脾破裂在外科中较为常见,通常会诱发失血性休克症状,脾作为重要免疫性器官,在人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施脾破裂治疗手术过程中,要求能够有效止血,控制患者出血量。为此,必须找出一种最佳的手术治疗方式,便于降低出血量,控制并发症率。本文主要分析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方法,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病例,对照组采用脾切除术治疗,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在12至79岁间,平均年龄35.39±5.65岁。观察组实施脾动静脉联合结扎保脾术治疗,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在13至80岁间,平均年龄36.17±5.29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脾切除术治疗。在手术实施前,将相关检查工作完善,并且给予抗休克治疗,对有效血容量进行补充等。以患者疾病情况为依据,选择全切且自体脾移植术或部分切除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脾动静脉联合结扎保脾术治疗。手术前,给予常规胃肠减压,明确脾伤情况后,将胃肠韧带无血管部位切开,采用大S拉钩,朝上牵开胃后壁,将胰腺体尾部展现出来,选取上缘部位,明确脾动脉位置,将表面被膜切开,可观察到脾静脉、脾动脉位置,于距离脾门3至4厘米部位结扎,完成结扎后,观察10至15分钟,止血后关腹。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止血效果与并发症率。

止血效果评价:主要通过血红蛋白水平、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引流血量等指标变化情况,对患者止血效果进行评价。良好:完成手术后24小时内,引流出血量不超过15ml/h;较差:完成手术后24小时内,引流出血量超过15ml/h,不过患者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且通过实施止血操作后,流血量减少;无效:完成手术后24小时内,引流出血量超过25ml/h,采取止血措施后,未取得明显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住院与手术时间

经观察发现,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上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止血效果

从研究中得知,观察组止血良好率为96.8%,对照组止血良好率为74.2%。观察组止血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中有1例并发症病例,其中切口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1例,并发症率为6.5%。对照组中有5例并发症病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呼吸道干扰你2例,并发症率为16.1%。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相关资料显示,脾破裂死亡率在5%至25%之间,主要死亡因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大出血[1]。若患者属于真性破裂,则会使被膜受到牵连,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症状。

手术治疗是最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在以往此类疾病治疗中,主要采用单纯脾切除术治疗,脾脏部位有着丰富的血供,且组织相对比较脆弱,止血难度非常大,因此,止血方式非常重要。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采用脾动静脉联合结扎保脾术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止血效果,且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脾动静脉联合结扎保脾术的治疗方式更加可靠。

有相关资料显示,联合结扎术的并发症率约为10%[2],本次研究中的并发症率为9.7%,两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患者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感染,这可能与脾切除创面大,患者胸膜、膈肌受到刺激后引发炎性渗出相关。

脾动静脉联合结扎保脾术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同时还能够控制感染发生率,这种手术治疗方式更易于被患者接受,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郝军舰,罗雯春.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临床观察及术式选择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12(22):6091-6092.

[2]柏宇,肖世尧,石刚.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11,5(03):513-514.

R657.6+2

B

1009-6019(2014)09-0217-02

猜你喜欢
外伤性动静脉出血量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29例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
外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