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盼盼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中“悲”的寓意所在
张盼盼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作曲家中最为杰出的一位代表,也是最受欢迎的作曲家,同时也是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他被俄罗斯人民骄傲地称为“俄罗斯音乐的明灯”。他的作品不计其数,《第六交响曲》(也被称为《悲怆交响曲》)是他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他的巅峰之作,这首交响曲包含了他对人生的恐怖、绝望与失败等情绪,也可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和爱情观的具体体现。柴科夫斯基一生所创作的作品都可以用一个“悲”字来形容,而《第六交响曲》则是其最高境界,文章具体阐释了该曲中“悲”的寓意。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梅克夫人;悲
当众多的音乐家和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出现在大家眼前时,俄国的知识分子还处在农奴制的压迫下。19世纪俄国社会秩序混乱,阶级矛盾加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人们很难正常地生活与工作,同时俄国是一个阶级专制气息浓厚的国家,对文化的管制比较专横。俄国也并不是没有对国家发展道路做出调整,只是文化水平、经济水平等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很难赶上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发展水平。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是欧洲许多国家联合起来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向俄国宣战的一场著名战争,但最终,以俄国的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可想而知,英国、法国使用了许多先进的武器,如线膛枪、蒸汽船等,这些都是俄国没见过的武器。从战争的失败来看,俄国的知识界人士已不满当时的社会现状,纷纷要求废除农奴制,因此,近5个世纪的农奴制终于被废除了。但即使如此,也赶不上欧洲其它国家的发展水平。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一百年间,俄国先后经历了五位君主的统治,对文化的发展有不同的限制,这使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长期处于压抑的生活状态,因此,人们内心的苦闷与彷徨可想而知。柴科夫斯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积压在内心的痛楚与酸痛一并而发,《第六交响曲》是他的具体写照,它所要表现的是在无情的社会中心存幻想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柴科夫斯基是一个热爱民族的人,当他看到俄国的政治现状,感到非常悲哀,但个人的力量是卑微的,只能通过音乐作品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沙皇俄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森林资源、矿物资源等都相当丰富,即使如此,沙皇俄国不但没有成为发达的工业国,反而成为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些原因都是由阶级矛盾不断加深与封建贵族的贪婪所造成的。这种落后的制度时间很长,由于农奴制带来的社会矛盾无法解决,俄罗斯的工业化进程受到了严重的阻碍。19世纪中叶,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同时,法国也开始对自己国家的经济陆续做出调整,而此时的俄罗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人们的思想影响甚大。俄罗斯有很多知识分子对当时俄国现状感到不满,对国家找不到发展出路而感到悲愤。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俄罗斯作曲家中最为杰出的一位代表人物,也是最受欢迎的作曲家,同时也是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他被俄罗斯人民骄傲地称为“俄罗斯音乐的明灯”。
柴科夫斯基的童年是在俄国中等贵族家庭的富裕环境中度过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是一名音乐爱好者,不仅会唱歌,而且还会弹钢琴,柴科夫斯基起初接触音乐就是源自他母亲的缘故,又加上他的童年所在地民歌资源丰富,这对他早期的作品产生了重大影响。十岁时,柴科夫斯基被送到圣彼得堡法律学校上学,虽然在这所学校表现突出并获奖学金,但他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不久他进入圣彼得堡音乐班学习,开始业余学习作曲理论。之后,音乐班改组成为俄国的第一所音乐学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而柴科夫斯基成为这所学校的首届音乐生。在这里,他发奋图强,致力于音乐创作。他以优秀的成绩顺利毕业,毕业作品是用席勒的诗谱曲的大合唱《欢乐颂》。之后,柴科夫斯基的一生都献给了音乐。他的作品的内容与取材都比较真实,从不虚假,他自己就曾说:“在自己的作品里,我是一个由我生活和活动的时代、国家固有的教养、环境、特征所形成的人。我从未背叛过自己,而我究竟怎样,是好是坏,任别人去评说吧。”[1]当柴科夫斯基出现在世界音乐乐坛时,西欧已出现了很多音乐家及不同的音乐艺术形式,如:海顿、莫扎特,意大利歌剧、标题交响音乐等等。
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不计其数,有很多都是极其优秀的世界名曲,像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黑桃皇后》等,《第六交响曲》也被称为《悲怆交响曲》,是他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他的巅峰之作,是柴可夫斯基最喜欢也是最满意的一部作品。他曾说:“将整个心灵都放进这部交响乐中去了。”可见,这部作品对柴科夫斯基来说尤为重要。
《第六交响曲》的创作背景主要表现在:(1)1893年,在重重的社会压力和内心的绝望中,柴科夫斯基的内心忽然射出了一线曙光,那是来自内心的一线曙光,《第六交响曲》的创作思想随即而来,他把久久占据在内心的黑暗全部倾泄了出来,而且这部作品也是他内心最有动力去创作和最为满意的一首音乐作品。(2)当时俄国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着压抑、苦闷的情感,对世俗社会充满了厌恶,于是他们不断反抗,与黑暗势力作斗争。柴可夫斯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无法改变现实状况,只能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体现对现实的不满。(3)柴可夫斯基有同性恋的倾向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一生最困扰他的问题,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因为他是一名基督徒,世俗的舆论压力使他将此事长期压在心中,而积压心中太久的压力需要被释放出来。(4)自身性格方面,柴可夫斯基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人,外界对他的作品做出不满的评价时,他会立刻否定自己,同时,他这一生不管在爱情还是事业等方面都极其悲观。(5)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梅克夫人(柴科夫斯基的精神恋人、神秘朋友)终止了对他十三年的经济帮助,这对他的压力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柴科夫斯基的一生都是很悲的,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在理想上,直至生命的最后。这并不是他所希望的,但是没办法,只能接受现实。从《第六交响曲》的内部结构可以看出,乐曲的主旨从头到尾似乎预示了作曲家的成长历程,直至死亡,但他的成长历程是消极的、悲剧的,可以说这部交响乐带有一定的自传性目的,但同时也能清晰地反映出更为广阔的社会内容。
柴科夫斯基曾经对爱情产生过美好的憧憬,但他糊里糊涂地跟他的一个女学生结了婚,谁曾想,他的妻子追求的是浮华、虚荣、庸俗的生活与无目的的享乐。这使他对爱情美好的幻想彻底打破了,无恋爱的婚姻使柴科夫斯基几乎陷入精神分裂的境界,然而就在此时,梅克夫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梅克夫人早年丧夫,她自己带着她的孩子过了一生。虽然她的丈夫给她留下了一个很大的家业,也摆脱不了内心的痛苦。梅克夫人热爱音乐,但很少出现在公众眼前,可能觉得自身的遭遇,也可能是因为自身性格的原因,她每次听音乐会都是单独在一个小包间里。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听到了柴科夫斯基的作品,鲁宾斯坦(柴科夫斯基的老师)在梅克夫人家里弹奏了一首乐曲,这首乐曲表现了压在梅克夫人内心长久的心声,自此,梅克夫人对柴科夫斯基这位音乐巨人产生了一种敬佩感。经过长时间的联系,柴科夫斯基对梅克夫人产生了一种超越朋友的情感,在柴科夫斯基遭遇困难时,梅克夫人不但在经济上资助他,而且让他游历西欧,摆脱世俗的纠缠。经过十几年的经济资助与书信联系,他渐渐对梅克夫人产生了恋情,但梅克夫人有意避免和他面对面的接触,然而就在十四年后,梅克夫人停止了对他的经济资助,因为她宣称自己破产了,并停止了与柴科夫斯基的书信往来,这对柴科夫斯基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
对柴科夫斯基来说,在异性朋友中,除了他的妹妹对他的影响甚大,另一个就是梅克夫人。他的婚姻是失败的,而他喜欢的人却又不能和他在一起,出于无奈,这辈子他只能在这种环境中度过了。
柴科夫斯基是一个感情充沛的人。他充满激情、满怀信心并渴望有所作为,但这一切似乎并不如人意。柴科夫斯基在他的创作早期已硕果丰收,但由于时代环境和自身方面的原因,他对任何事物都很敏感,并不以创作大量的作品而感到快乐。
柴科夫斯基的一生,命运似乎无时无刻不和他做斗争,不管在音乐创作方面,还是在爱情与亲情方面,都不如他所愿,但就是因为他对音乐的挚爱,即使在这种环境下他还是努力创作。
柴科夫斯基把音乐创作视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任何打扰他创作的事都使他感到厌烦,在创作期间他曾多次生病,但对医生的劝告,柴科夫斯基写到:“像一只熊在穴里似的,我豢养着我自己的东西——我的曲子,这些曲子总是在我的脑中盘旋,而且,我必须赶,赶,赶,我害怕我会连我的音乐一起死去,对于我,作曲是灵魂的一种自白。”[2]
《第六交响曲》表现了斗争、反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象征着人类为理想而进行的努力奋斗。但即使在这种状况下,柴科夫斯基所得到的却是失望。《第六交响曲》作于柴科夫斯基饮了冷水致命之前七个月,对于这部交响乐的完成,柴科夫斯基煞费苦心,这部作品似乎不如以前他所创作的作品得心应手,尤其是创作第四个乐章时,内部结构手法超越了与他同时期的音乐人士。对这部作品,他充满信心,也许自己预测到什么,在这部作品完成不久就去世了。
在他这一生创作的过程中,他不与人争,但乐坛的人们却并不护着他,在创作前期,当他把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献给他所尊敬的大师鲁宾斯坦时,大师却拒绝演奏;当他把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献给他所钦佩的欧爱教授时,教授也拒绝接受,包括《第六交响曲》在内,当这部交响乐开始预奏时,演奏者们并没有引起重视,包括在音乐会中演奏时,也没有得到听众的欢迎,这对柴科夫斯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柴科夫斯基曾经说过:“我对我的这部作品是忠实的,我对我过去的作品,我是绝不爱的。”可见,透过这一乐章能够体现出柴科夫斯基虽然对他的作品很喜爱,但听众及演奏家并没有那么重视,可见他的内心是极其失望的。
《第六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最后一部作品,在这部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柴科夫斯基用悲哀缓慢的柔板代替了明亮的快板,一般情况下,柴科夫斯基很少越出交响曲的古典规范的,但在这首交响曲中,为了构思的需要,他断然改变了套曲的结构,以此来表现黑暗势力的不可抗拒以及最后走向死亡的悲惨结局。作为交响乐的最后一个乐章,在这里表现的是死亡的悲剧,以生命的最后来结束此乐章,而就在这部交响乐完成后的不久,柴科夫斯基与世长辞了。可见,柴科夫斯基的悲剧已经达到了顶峰。
对于柴科夫斯基的死,有的人说是由于霍乱引起的,也有的说是饮了一杯冷水,但无论事实究竟怎样,《第六交响曲》是和他的灵魂粘在一起的。《第六交响曲》其实就是柴科夫斯基本人的生活写照,在他的一生当中,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也许是现实的压力让他看不到生活的温暖与快乐,总是在黑暗中度过自己的一生。可想而知,人们每天在这样一种悲喜交加的现实中度过是多么艰辛。这四个乐章犹如层层波浪,本想顽强地到达彼岸,可最终还是被后面的浪花推到海岸,这就是无情的现实,无情的社会。
在西方的众多音乐家中,有很多作品都是表现其人生的创作历程以及对人世的看法,比如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同样是生命中最后一部作品,为什么柴科夫斯基却如此“悲痛欲绝”,以至于在音乐作品中逃离现实、不敢面对呢?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是他创作的顶峰,包括他对个人人生的体验和总结,也包括对人类终极价值的体会,但在他的作品中,经过人生的困苦彷徨与斗争后,选择以快乐的方式来迎接生命的终结,末乐章的“欢乐颂”就是整部交响曲的至高点。但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的末乐章却是选择逃离现实,以死亡来结束自己,其实他也并不想这样,只是现实所逼与无奈。
也许从柴科夫斯基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他这一生是惨痛的。他从小就有一种忧郁的性格,他害怕他会和他的音乐一起死去,而且他每次写完一部作品都会否定它,这种忧郁和孤独的心灵在他的《我的音乐生活》中随处可见。同时,在当时的社会压力、恶劣的时代环境下,还有在他不幸的婚姻中处处都体现悲的力量。从诞生到生命的最后,似乎没有一点阳光,所以积压在内心的悲痛一触即发,于是创作了《第六交响曲》,这种“无与伦比的悲”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因此这首交响曲被人们称为“绝响”。音乐史上的所有作曲家也许没有像柴科夫斯基一样一直被悲痛围绕,这种悲痛除了社会原因以外,主要是他自身性格和思想的问题,但是这种悲的力量是任何一个作曲家都无法超越的。因此,换种角度考虑这也是一种喜的体现、灵魂的升华,因为没有一个音乐家可以达到这种极其悲切的境界。柴科夫斯基的喜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上,确切地说就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第六交响曲》,作品所表达的最高境界和生命的结束已融为一体。而柴科夫斯基自己也说过,这是他一生创作的所有作品中最挚爱的一首,可见,这首作品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柴科夫斯基酷爱写作,任何打扰他创作的事情都令他厌恶,对他来说,创作是他的全部生活。但他所创作的作品似乎都不被人们所接受,每次当他信心满满地想获得听众的反响时,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柴科夫斯基把《第六交响曲》视为佳作,他把这一生的喜怒哀乐都倾注在了这部作品上,可见付出了多大的心血。虽然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这部交响乐是很有价值的,直到现在,这部作品在音乐史中所占的分量都是重大的。每次听到这部作品时,都可以想象柴科夫斯基内心的挣扎与恐惧。
柴科夫斯基的人生过程和音乐作品的表现都是悲伤的,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是巨大的。正是这种精神让人钦佩,让人更加喜爱他的作品。也许说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喜”的成分有点过分,我们并不是要发扬他极其悲切的人生处境,而是说这部作品给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在这部作品中柴科夫斯基把生命似乎都搭进去了。
[1]毛宇宽.俄罗斯音乐之魂——柴科夫斯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
[2]C.波汶,B.冯·梅克.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通讯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张新玲)
The Implication of the Theme “Compassionate” in Tchaikovsky’s The Sixth Symphony
ZHANG Panpan
Peter llyich Tchaikovsky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the most poplar composer in Russia. As a master of Russian folk music and European classic music, he is extolled as the “Bright Lamp of Russian Music” by Russians. Of his countless music works, The Sixth Symphony (also named The Compassionate Symphony) is his last work. As his master piece, this work is a refection of his fright, despair and failure in life and also is an embodiment of his world outlook, views on life and views on love, etc. All his works can amount to the theme “compassionate” and The Sixth Symphony centrally reflects this theme.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theme of the “compassionate” in this work.
Tchaikovsky; The Sixth Symphony; Mrs. Mei Ke; compassionate
2013-12-21
张盼盼(1988-),女,山东滨州人,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音乐学。
J605
A
1009-8135(2014)02-0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