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兵车行》与《新丰折臂翁》的异同

2014-03-28 15:20周文娟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丰从军老翁

周文娟



略谈《兵车行》与《新丰折臂翁》的异同

周文娟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 637000)

杜甫的《兵车行》和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都是流传千古的通过描写从军的农民形象,揭示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以此反映农民疾苦的名篇。但两首诗中从军农民形象的取材、矛头的指向以及艺术表现手法却同中有异。

《兵车行》;《新丰折臂翁》;从军农民形象;矛头指向;艺术手法

杜甫的《兵车行》作于天宝十载(公元751年),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作于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虽然时隔半个世纪,但两首诗歌的主题同为揭示唐玄宗的穷兵黩武,同为政治讽刺诗。两首诗的主人翁均为从军的农民形象,但二者的取材、写作手法以及矛头指向同中有异。杜甫诗意精湛,白居易毫不逊色,对前人继承的同时亦能推陈出新。

一、从军农民形象的描写

据钱谦益考证,《兵车行》是为征云南而作。《资治通鉴》卷216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疬,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同样《新丰折臂翁》的内容也是反映这段历史,两者的取材均是无奈的从军农民。

农民是封建社会的主体,农民的生活境况是封建社会稳定、繁荣与否的试金石。自古以来臣子都建议统治阶级重视对农民的安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保证农民的生活质量。《孟子•尽心(上)》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况在其不朽著作《荀子•王制》篇中也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汉代贾谊、晁错也重视重农贵粟。他们都知道农民生活得到保障是王霸事业的基础。天宝以后,唐王朝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战争从天宝前的守卫边疆转变成残酷征伐。连年征战无疑给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和广大中原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杜甫的《兵车行》和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都以从军农民为写作对象,揭示农民处于水生火热的境况,力图给统治阶级敲响警钟,控诉当权者。农民生活痛苦不堪,却又无能为力:“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农事无人经营,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敝。“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即使有几个妇人辛勤劳作,地里的庄稼也是稀稀疏疏散乱不整。家里面的壮丁都被迫从军,像鸡犬一样被驱赶上战场卖命。《新丰折臂翁》中老翁:“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老翁当时趁着深更夜半,不敢让旁人得知,悄悄地拿一块大石头,捶断了自己的右臂。这种自残行为也是犯法的,一旦官家知道,将以逃避兵役论处。偷偷自残使人免成望乡之鬼。战争对老百姓的残酷无情不仅仅是农田的荒芜,更是扭曲了人性。连年征战抓捕壮丁迫使老翁折断胳膊,就像泰山边的农家宁愿冒着被老虎咬死的危险住在老虎常出没的地方也不愿搬到有苛政的地方。这两首诗均体现了两位伟大诗人的重农思想。

二、矛头指向各异

两首诗矛头均指向统治阶级,但两位诗人的落脚点却截然不同。杜甫明确指出战争的根源是“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里借“汉朝”指李唐政权,武皇本是汉武帝刘彻,这里借以指代唐玄宗。汉武帝和唐玄宗在黩武开边上有共通之处,因此杜甫把农民遭受苦难的缘由指斥当朝皇帝唐玄宗。而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同是讽刺开边,矛头指向是奸臣。“老人言,君听取。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老翁叙述结束后,诗人鲜明地揭示出全诗的主旨,表明自己的态度。诗人以“君不闻”、“又不闻”领起,将开元和天宝两个时期对举,将宋开府和杨国忠对举,明显将矛头指向了奸臣。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五章对这首诗的结语十分赞赏,说:“其气势若常山之蛇,首尾回环救应,则非他篇所可及也。”从矛头的指向不同可见杜甫性格更为“真”。主旨仍是反对“开边”的《前出塞》九首,杜甫第一首就直截了当地说,“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直刺唐玄宗李隆基。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与其性格和所处的生活状况是密不可分的。杜甫作《兵车行》正是困守长安,也是大唐帝国日渐衰落,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天宝五载(746年),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从洛阳来到长安,但迎接他的却是冷酷的社会现实,次年参加考试也未及第。而天宝十载玄宗举行祭祀大典,杜甫趁机献上《三大礼赋》,也没得到一官半职。政治上屡受挫折,生活穷困潦倒,一直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朋”和“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屈辱日子。从诗里折射出一种悲愤、无可奈何,甚至对统治阶级产生不满、怨恨的情绪。正如胡适所言,杜甫的诗歌“表现人生”,“不是那想象的人生,是那实在的人生,民间的实在的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杜甫的作品不是对现实的憧憬,不仅仅是个人的人生现实而是反映时代的现实。

我们再看白居易作《新丰折臂翁》时所处的境况。当时白居易正是任左拾遗和被授予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能不畏权贵近臣,直言上书论事积极进取的时期,同时也是唐王朝安史之乱的矛盾重重的时期、奸臣当道的时期。这期间白居易写了大量讽喻诗,如《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但白居易最后也因为这些讽喻诗遭贬。《新丰折臂翁》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评价此诗说:“长于讽谕,颇得风人之旨”。无论从内容设置还是结尾揭示的主旨,讽刺意味都毫不逊色于《兵车行》。分析两位伟大诗人的生活处境可感受出为何同一创作背景矛头指向却迥异。

三、不同方面比较

杜甫的《兵车行》和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语言运用各异。杜甫对农民从军进行概括性描写,没有刻意刻画单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而一幅从军图却跃然于纸上:“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描写农民百姓遭受的苦难也是总括性概述,没有针对具体个体进行描写。而白居易是对年过八旬的折臂老翁个案进行描写:“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虽未从军征战,胜于遭受征战之苦,为了生存,壮年折臂留下一辈子的伤痛也不禁让人潸然泪下。从艺术表现上看,杜诗气势恢宏,先声夺人,读者瞬间被震撼,同时不乏对比和想象,作者没有议论而寓意自在其中。而白诗像一部纪实片,听一位老翁将其故事娓娓道来,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两首诗都是新乐府诗的典范,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中唐时白居易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为标准。杜甫善于用乐府诗体描写时事,杜甫的创新使题目、内容与现实联系更紧密。《兵车行》就是杜甫创作新乐府诗的首篇,字数杂言互见,韵脚平仄互换,声调抑扬顿挫,情意低昂起伏,既井井有条,又曲折多变,真可谓新乐府诗的典范。《新丰折臂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的代表作,叙事与议论相结合,卒章显志,深入浅出,语言浅显易懂。袁枚《续诗品》所谓“意深词浅,思苦言甘”,此评价中肯。通篇既没有罕见的典故,也没有生僻艰涩的词语,显示了白居易《新乐府》创作的总体特色:通俗性和明朗性。杜甫和白居易都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都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曹慕樊.杜诗杂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3]曹慕樊.杜诗杂说续编[M].成都:巴蜀书社,1989.

[4]朱金城.白居易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5]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胡适.白话文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郑宗荣)

A Brief Discussion ab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and

ZHOU Wenjuan

Du Fu’sand Bai Juyi’sare both famous time-honored poems that, by means of the description of farmer soldiers, disclose the peoples suffering because of the authority’s engaging in military expansion at the expense of all resources and striving for fame. But similarities as well as some differences can be found between the two poems in terms of subject matters of the farmer soldiers’ image, the targets to be criticized and the artistic techniques.

:; the images of farmer soldiers; targets to be criticized; artistic techniques

2014-01-21

周文娟(1988-),女,湖南邵阳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

I206.2

A

1009-8135(2014)02-0056-03

猜你喜欢
新丰从军老翁
新丰茶峒村开展主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送友人从军戏作
木兰从军
最适合从军的七大犬种
“完形填空”原创练习两则
为了忘却的等待
晚餐
幸福就是投入
抗战时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