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晖
(巢湖学院组织人事部,安徽 巢湖 238000)
在我国,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由各类民族院校承担,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性教育阶段,内地和沿海许多普通高校也在逐年招收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他们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人才,并且还关系到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局。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意义更加重大,这些党员将在繁荣民族经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党高度重视在高知识群体和少数民族青年中发展党员,各级基层党组织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但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受民族传统习俗和语言文化差异影响,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知识了解不够,认识不深,入党愿望不够强烈,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等原因,所以在当前各普通高校大学生党员结构整体中,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比例仍然很小,这就要求我们各普通高校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发展工作,把更多的优秀民族学生吸纳到党组织来,增强党的力量,巩固党的基础,为党的事业增添新的血液。
1.1.1 宗教与民族风俗和文化传统界限模糊
由于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生活在受宗教影响较深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思想会在不同程度上受传统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也就造成了一些积极要求上进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宗教信仰和传统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的界限认识模糊,在生活中不能正确界定宗教活动和民族风俗习惯的区别,因而在面对是否入党问题时不能正确认识,因此入党积极性不高。
1.1.2 入党动机呈现功利化、实用化倾向
当前少数民族学生除了纯粹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外,部分学生还呈现出偏差性动机,主要有功利型和环境影响型两种。功利型主要表现在将入党作为增加就业竞争力、找到好工作的砝码;环境影响型是指部分学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影响,将成为党员当做一项荣誉和任务,表现出一定的盲从性。可见,在新的形势下,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入党动机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存在功利化、实用化等不良倾向[1]。
1.2.1 党校授课缺乏针对性
一是没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党课班,当前普通高校党校授课大多采取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合班授课,采取汉语教学,而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农村或牧区,汉语水平有限,难以深入理解授课内容;二是没有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入党的党校培训教材。现有党校授课安排不够合理,授课内容不够科学,针对性不强,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一样,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党的性质与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等基本内容。而没有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历史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纠正学生的不正确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2]。
1.2.2 入党联系人和培养人不能很好地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履行培养职责
少数民族学生在递交入党申请书后,基层党组织应当及时选派有工作经验、责任心强的党员同志当其培养联系人,培养联系人要及时了解申请人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然而当前,普通高校低年级党支部书记和培养联系人一般由辅导员担任,而大多数辅导员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的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切实履行一对一培养职责;高年级班级党支部书记由学生担任,培养联系人由支部书记或学生党员担任,而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学生党员由于党员培养发展程序、要求、方法等没有很好掌握,在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发展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履行培养职责。
1.3.1 片面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成绩
发展大学生党员,学习成绩应当是第一位的,多数少数民族学生积极要求入党,关心集体和他人,学习刻苦努力,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基层农牧区,由于历史、文化、地域等原因,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相对较差。[3]按照新时期人才素质的要求,虽然这些学生学习很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在进步,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不突出,甚至部分学生还出现了挂科和补考现象,而这些都成为了少数民族学生入党的瓶颈问题。
1.3.2 对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对象要求一味求全
少数民族青年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在对少数民族培养对象考察时,部分党组织和老师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缺点或弱点过分看重,影响和打击了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入党的积极性。
2.1.1 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少数民族学生制度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而言,争取加入党组织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刻的思想教育过程。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学生制度,能够更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各级关于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建设人才,负责联系少数民族学生的党员干部同志要注重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及时解决或向上级组织反映少数民族学生的合理诉求,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困难,并结合所联系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辅导,深入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生活状况等,并进行正面教育引导。
2.1.2 建设少数民族专职党务政工干部队伍体系
目前,各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发展工作主要由汉族辅导员或班主任承担,在工作中存在着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沟通障碍和局限性,所以应当加大少数民族专职党务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一是配备少数民族专职党务政工干部。积极与新疆、西藏教育厅沟通,加大少数民族干部来内地普通高校挂职锻炼的数量,配合内地普通高校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教育、发展和管理工作,同时各高校也可以从优秀少数民族毕业生中选留或从外校招聘引进专职少数民族干部,教师中的少数民族教师也可以兼职来承担少数民族学生的党务工作,要下大力气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精的专兼职少数民族政工干部队伍;二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党务政工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对少数民族政工干部,要采取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和到民族高校挂职锻炼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政工干部在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教育、发展和管理中的科学化工作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党校。普通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以专兼职少数民族政工干部为授课教师,建立专门的少数民族学生党校,编撰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的党校培训教材,制定分层次的培训方案和计划,真正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
2.2.1 创新组织工作方式方法
目前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由新疆、西藏内地高中班、少数民族预科生、直接从新疆、西藏、宁夏、内蒙古等民族地区招收的学生,他们普遍学习努力,但成绩不理想,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缺点和弱点,但是普通高校在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中,一定要坚持克服这些不利因素。一是在党支部考察中,应当从主流来看,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是否刻苦努力,学习成绩是否是进步发展,而不能简单的,一味的以是否有挂科、是否获得奖学金等片面的角度去考核;二是对于少数民族同学,只要他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了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那么,只要我们可以正确引导教育,他们的缺点或弱点都可以得到改正或克服,如果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简单地以是否及格,是否评上奖学金的角度去考核,总认为他们这样不好,那样不行,势必会打击他们入党的积极性,对党和国家的民族事业造成损失。
2.2.2 注重解决实际少数民族学生实际困难
在学习管理上,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校应当建立学业帮扶制度,如额外开设课程辅导班、举办学习联谊活动、汉族学生开展学业帮扶、少数民族学生朋辈教育等,不断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学习成绩,同时可以构建单独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业考核体系和奖学金评选办法,并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增加实践和实习机会;在日常生活方面,一是建立清真餐厅,方便少数民族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到可口的家乡菜肴,创造和谐校园;二是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学校应当在开斋节、古尔邦节、藏历新年等重大少数民族节日,举办联欢、开展慰问、发放补助和组织学生聚餐等;三是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勤工助学等方式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鼓励他们励志、自强。在就业指导方面,应坚持少数民族毕业生分类指导,重点推荐、重点帮扶的原则,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技巧培训、就业面试指导,并且主动和用人单位联系,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做好推荐和牵线搭桥工作。
2.2.1 强化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和实践教育
一是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的模糊认识,高校党组织应当对他们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进行思想引导,对其进行相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育,帮助他们澄清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认清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和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的思想界限,接触他们之间入党的思想顾虑,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二是针对近年来国外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和分裂活动,企图破坏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各普通高校必须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有效提高他们的入党启蒙教育,加深他们对党的基本理论政策的认识,增强入党意识,真正从思想上向党组织靠拢;[4]三是各普通高校仅仅理论知识的教育是不够的,还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感受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伟大成就,用正确的入党动机去影响、克服不正确的入党动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争取以实际行动早日入党。
2.2.2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入党后的继续教育
入党后的继续教育,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培养的过程是思想理论学习的过程、入党是思想教育升华的过程,而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则是思想理论深化的过程。各普通高校应当始终将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继续培养、教育和管理当做系统工程来抓,可以通过理论学习、研讨、党员亮化工程、朋辈辅导、创先争优活动等途径,深化少数民族学生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加强他们的各项能力培养,采取分任务、压担子的形式,锻炼培养他们的领导、组织、协调和创新等能力。[5]实践证明,经过党组织的培养锻炼,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学习成绩优秀、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较强,在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能够充分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少数民族学生不同的特点和现状,创新教育和培养模式,探索和构建具有时效性、针对性的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治理的全程化模式,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增强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更是时代的需要。
[1]江远.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多元意义及培养路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1):65-68.
[2]杜华,孙秀玲.新疆高校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7):81-84.
[3]马木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工作[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4):92-94.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
[5]胡少平.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