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恩泽(晶苏传媒,南京210019)
(作者为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近年来,有两件事轰动科技市场:小米手机根据用户反馈改进产品,开拓了老年手机的广阔市场;海尔空调整合全球研发资源,仅用一年时间就开发出吹冷风的同时带来自然风的高难度技术。一个是互联网企业,一个是传统制造企业,两家的技术革新均得益于互联网思维。这两则鲜活的成功的案例昭示一个道理,互联网思维是创新基因,而不是商业标签。
关于互联网思维,至今学界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定义。但有一点毫无异议,互联网思维是从互联网特质催生而来。互联网显示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四大特质。那么,互联网思维也应包含这些精神元素。
目前,移动互联网浪潮正汹涌而来,传媒、金融、零售、娱乐等传统行业在移动互联网冲击下正开始思考变革的方向,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互联网思维正在加速重构传统行业,从而奠定其不可小觑的江湖地位。
倘若脑筋不开窍,缺失互联网思维,前浪死在沙滩上,也不是没有的。作为上一代游戏主机三大巨头之一的任天堂,由于抗拒移动互联网浪潮,在新一代竞争中显露出颓势,2013财年预亏3亿美元是板上钉钉的事。
在互联网思维引导下,传统零售业纷纷上网“触电”,或自家搭建O2O营销体系,或通过第三方APP平台组织营销,试图走出电商冲击的困境。以支付宝、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正触动传统银行的神经,各大银行纷纷将存款利率上浮到最高点,以求发展。“不变即亡”,1月16日,被平安集团老总马明哲称为“拳头产品”的壹钱包上线内测,以对抗BAT(百度、阿里、腾讯)。
而纵观当下全球纸媒,从誉满全球的《泰晤士报》到世界领先的《华尔街日报》,从财经报业翘楚《金融时报》到通俗报业大佬《每日邮报》,都在设法嫁接各种媒介样式的长处,推进“报纸+视频+网站”的全媒体模式,从而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杀出一条血路,保持纸媒的传统地位。
互联网思维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是颠覆一切的撒手锏,不是令人垂涎的武林秘籍,也不是随意张贴的商业标签。互联网思维的运用有一定的边界,这个边界就是传统商业思维对稀缺市场资源的占有,能够撬动长尾消费群。在已然成熟的传统市场上,用互联网思维强行去改造,既无必要,也不现实。像房地产这样畸形的传统市场,由于刚需和投机同在,互联网思维再敏捷再前卫,也不能将房价降一半。因此,互联网思维不是神灵和天书。
然而,眼下商业市场互联网思维的标签满天飞,折腾出滔天巨浪。比如在网上叫卖的煎饼果子,虽说红极一时,其实只是比传统的广告渠道多一个通道,充其量是网络炒作,产品的质量并没有改变,还是那个味道。即便是顶着高考状元、北广校花、美女CEO光环的一个90后美女开设的情趣店也不过是一般的网店而已,只是沾了互联网的光,就被“点赞”为互联网思维的典范,实在是有点“捧杀”之嫌。
碎片化认知的习惯往往诱导我们浅尝辄止,很多人并没有深刻理解互联网思维的真谛,就四处搬用,陷入思维误区,不免有点悲哀。
而把互联网思维片面地理解为上网卖东西,是阉割互联网思维的科学精髓,容易将互联网思维引入胡同。比如O2O不是拯救实体零售业低迷的最后一根稻草。像家装建材这样的行业,装修消费品不适合在线上做。如果产品质量够好,可以在线下联系一些成熟的商家或者渠道进行销售。还有,比如县乡村市场,客户中大多数人不会网购。一些产品,很多一级批发商或者厂家已经在网上销售了,而且卖出的价格非常低。这对二级批发商来说,倘若与一级批发商一个价销售,基本无利可图,甚至赔钱。
那么,如何科学运用互联网思维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首先要对互联网存有敬畏之心,这是因为网络是开放透明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文抄公满天下,原创作者和纸质媒体深受其害。现在网络发达,任何剽窃的文字在网上无处遁形。创作就要坚持原创,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或评议人和事。
为官者在发布突发事件新闻时,要慎用“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这样的官话,因为事件真相早就被网民用微博、微信在网上传开,官方应对往往慢一拍。
就产品制造而言,任何模仿复制,都会引发互联网上的声讨,企业的声誉瞬间灰飞烟灭。网络对企业名誉的杀伤力可以用“秒杀”来描述。因此,企业要增强知识产权观念,在互联网时代,不能再做鸡鸣狗盗的破事。要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修炼,以个性化特质占领市场。
其次,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不只囿于商业营销,传统企业的转型重在创新,要利用互联网特质去构建企业新的竞争力,体现在战略、业务和组织三个层面,而不是片面地理解为上网卖产品。
在这方面,海尔的张瑞敏2013年年终自拉自唱式的三问三答十分精彩,即企业的互联网思维是什么?企业的互联网宗旨是什么?员工的互联网价值是什么?张瑞敏给出的答案是:企业平台生态化是方向,用户个性化是路径,员工创客化是基础。他断言,非自主创业创新、非超利分享的利益共同体与非创客的员工,在2014年都不应该再存在。
只有深得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才能作出如此超凡脱俗的决策。
再次,要紧跟大数据时代。当下是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通过互联网整合各路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发现数据中蕴藏的商业机遇,力争“大数据红利”,成为企业在大数据时代寻求决策依据、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零售业新技术运用中,“大数据”正一马当先。零售行业的大数据,是指所能获得的、有关购物者和消费者的一般信息,如他们的购物渠道、对产品的评价、在社交媒体上的反馈等等。这些信息在互联网、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出现之前无法获得的。而预测分析学旨在帮助零售商更为精准地进货,以便更加聪明地进行销售,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金周转率。有的则开发本地化生活及服务平台,通过多种渠道与消费者互动。
最后,不可摒弃工业化思维。互联网思维和工业化思维是两股相辅相成的意识流,二者互为补充,不可替代。就农业来说,在中国的农村,长期的小农经济模式,形成了产业的碎片化格局,工业化思维打破这种模式,引入更多的现代生产要素,将现代经营模式带到农业,通过将农民的土地集中化,统一提供种子、农具、农资,对土地进行规范化的农事运作,生产的农产品由专业公司包销。而互联网思维则可以整合各方信息资源,在技术、产量、需求、价格上“通风报信”。在此,互联网思维和工业化思维珠联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