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测绘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2014-03-28 01:57王永弟
测绘工程 2014年2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测绘

王永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遥感学院,江苏 南京210044)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正在经历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对具有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巨大。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规模已经占到高等教育总规模的三分之一以上,跃居世界第1[1],但如此大规模的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却并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若按照国际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来衡量,在我国近年来的工科大学毕业生中仅有十分之一可以达标[2];另外,“合格工程师可获得程度”可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据《世界竞争力年鉴》(简称《洛桑年鉴》)数据显示,我国的“合格工程师可获得程度”指标值长期处于50多个参评国家的倒数前3位[3]。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后常常表现出较低的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究其原因在于学校的培养方式:由于学生们在学校学习期间不容易获得参加生产实践的锻炼机会,因此,即便是接受了高等工程教育,其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也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的情况并存是近年来人才市场的一个奇特现象,例如2010年春节后,在我国珠三角地区就出现了这样的用工荒[4],用工荒、就业难本是两种互相矛盾的现象,但这两种矛盾的现象却在中国同时发生着,并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经过思考和分析后,隐藏在该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本质问题就变得清晰起来,那就是我国本科毕业生虽然得到了很大规模的增长,但综合性高级专业人才却显得日趋匮乏。朱高峰院士指出[5]:“中国最大量迫切需要的还是工程人才,我们需要大力研究工程教育”,虽然我国已经跻身于工程教育大国的行列,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仍然还很多,如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等都是比较明显的问题。

2010年教育部批准实施“卓越计划”的目标就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师”)[6-7],“卓越计划”是为了顺应国际发展趋势,适应我国经济腾飞的企业需求,培养具有工程性与创新性的各类工程师的重要的教育改革举措[8],教育与产业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是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高等教育的开展,在卓越计划实施以后,该问题有望得以解决。与此同时,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会得到改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可以相辅相成,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将会得到有机结合,以期达到培养高质量工程人才的目的。这些高质量的工程人才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能够在经济建设中脱颖而出,发挥更大的作用。

1 高等工程实践教育及测绘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高等工程实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工程性和创新性是工科人才的培养所缺乏的。中国经济的腾飞对工程人才无论在量的方面还是在质的方面均有越来越高的需求,这对于走上工作岗位的工程人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具体来讲中国高等工程实践教育主要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9]:

1)过于推崇学术论文而忽视工程技术本身的创新与发展,是存在于中国高等教育工程评价体系的一大问题。

2)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理工科教师需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调整自身的能力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依靠计算机解决软问题而忽视了解决工程实际任务能力的培养。

3)工程类学生需要得到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普遍缺乏接受工程实训的锻炼机会,需要进一步改善社会环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

4)工程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取决于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的课程学时设置是否合理,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将实践教学时间大幅度地压缩和削减,实践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1.2 测绘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思想错位定位含糊,特色不明实践缺位

思想认识不够、自身定位错误、缺乏办学特色、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是很多高校专业设置上的普遍问题。几乎所有大学都一味追求“高水平,研究型,国内一流”,而更重要的内容恰恰被忽略了: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兼顾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培养。除此以外,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需要根据市场的动态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自身定位需要进一步分析,教学目标需要进一步清晰,课程设置要进一步理清主线,学生学习目标要进一步明确。只有在学生明确了对从事测绘工作的意义以后,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目标也会更加明确,更加利于自主性学习,培养的毕业生个性也会更加鲜明,同时也可以增强就业的市场竞争力,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1.2.2 体系不全内容不新,师资不强方法不当

1)教学内容的老化是测绘教学中的一大问题。实践教学内容也是多年未经更新,与生产实践中的最新的测绘技术应用脱节较为严重。当前测绘类企业工作岗位需要更加先进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这些技能都急需在测绘实践教学环节中加以强化训练,因此,需要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

2)实践教学学时不足、实践训练强度不够是存在于测绘实践教学中的另一个较大的问题。实践教学的学时不足是由于理论课程不断增加,相应的实践教学学时被大幅度削减而造成的,由于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训练的强度也就不断减弱,最后导致教学流于形式,应付了事。

3)测绘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生产单位的实际需求脱节比较严重。学生的实习几乎都是在校园内进行模拟完成的,没有机会感受施工现场的氛围,也没有机会接触到最先进的测绘仪器和设备,这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是不利的。

4)在师资建设方面,测绘实践教学对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要求较高,但高校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因为奋斗在一线的教师绝大多数是新毕业的研究生,并不具备生产实践的经验,难以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来指导学生的学习,这对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尤为不利。

1.2.3 经费不足管理不善,基地缺乏实训不够

学校对实验室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无法提供满足测绘实践教学所必需的条件,例如由于对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均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新仪器普遍缺乏,实习场地无法满足某些实习训练的条件,某些实习内容受到仪器和场地的限制被迫取消等等。除此以外,各种各样的实习基地虽然已经建成,但由于是校企联合建设,并且多数设在企业内部,这样的实习基地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每天的课程表都已排满,没有机会去校外进行实训;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校外实训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而大多数高校并未设置此项经费。

2 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契机,促进测绘实践教学的全面改革

2.1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特点及要求

“卓越计划目标是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工程实践能力,造就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师”[10],教育部已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中国工程教育中,卓越计划已成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全新战略,业已成为中国式的培养目标和标准。卓越计划的新战略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人才培养之路,它融合了中国和欧美工程教育精髓。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按照通用或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卓越计划的3个重要特点。

2.2 测绘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2.2.1 探讨工程实践教育的理念和内涵,做好培养目标的定位,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1)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对学校自身进行科学定位,并制定清晰合理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例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作为培养的重点,这样可以兼顾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自身的发展。

2)充分体现自身的办学特色,这就需要及时了解人才市场的最近情况,针对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办学特色,使本校的毕业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上能占有一席之地。

2.2.2 加强工程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重视基础课程教材建设

1)在教学队伍建设方面,测绘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尤为重要,教师队伍的建设需注意学术水平、科研经验与工程经验、生产经验等各个方面需要兼顾。

2)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将实训锻炼与工程实际相衔接,避免出现教学与生产发生脱节的现象。

3)本科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实践和创新等因素之间的联系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要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分析在测绘实践教育中测绘项目实践所起的推动作用。

2.2.3 各种实践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

1)在经费投入上,需要对测绘实践教学更加重视,在增加投入的同时,需要兼顾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化和投入资金效益的优化。

2)改变原来的实习基地设置方式,逐步探索更加适合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测绘工程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实现多层次、多样化,高校、行业协会、企业生产单位等通力合作,推广基于项目的“研中学”、“做中学”教学模式[11]。

3)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也同样重要,如教学资源的共享、实验中心的开放管理等,这些工作有利于各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被充分地利用,并促进实践教学中心的综合协调发展,有利于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密切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

3 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卓越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经验与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培养模式同等重要,需要同时兼顾,并且随着国家政策导向的改变和就业形势的发展,教学培养模式也应当不断地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办学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为发展更高水平的测绘工程实践教育服务。

[1]李志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思与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44-47.

[2]查建中.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产学合作与国际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21-27.

[3]吴辰.从《洛桑年鉴》看中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J].科技管理研究,2004(4):10-14.

[4]查建中,冯磊,Lambda Verdonck,等.中国工科生源的需求分析(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39-46.

[5]杨兆华,苏彩红,王飞.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2):37-39.

[6]林健.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2):1-15.

[7]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8]娄平,张小梅,江雪梅.美、德工程师培养模式对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启示[J].人才培养,2012(226):57,75.

[9]傅水根.我国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4.

[10]王文福.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诉求的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面向CDIO理念的地图学教改构想[J].测绘科学,2011,36(3):247-249.

[11]焦明连,周立.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J].测绘通报,2012(1):102-104.

[12]李继怀,王力军.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140-142.

[13]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14]阮建凑,陈颖.基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66-167,179.

[15]姜远平,刘少雪.从工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看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4,2(5):55-58.

[16]张明华,肖桂荣,张爱国,等.面向经济建设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测绘工程,2013,22(3):93-96.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测绘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青年工程师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大作为 走向卓越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