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辽西走廊为例

2014-03-28 07:42刘敬华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辽西走廊文化遗产

刘敬华,王 辉

(渤海大学 旅游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0 引言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相当丰富,截止2013年6月,《世界遗产名录》收录中国的世界遗产45项,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 530项,评定1 978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已形成相对完善的保护体系。辽西走廊作为中国三大著名走廊之一,地处中国东北游牧、渔猎区与中原农耕区的交汇地带,它不仅是联接中原与东北的交通要道,更是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廊道[1],它作为辽宁省境内仅有的一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景观厚重,资源优势明显[2],地域上涵括葫芦岛、锦州、盘锦、朝阳、阜新等五市。目前因地方经济落后、思想保守等因素限制了文化遗产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避免其不合理开发,对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性研究尤为关键。

中国部分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核心和质量精髓是原真性,其具有活态性、传承性、地域性、依附性、脆弱性、封闭性等特征[3-5];王兰英揭示了傩堂戏面具造型艺术中审美力量和艺术价值[6];郭山认为文化自觉是对传统文化有用性的界定和回应[7];程乾等借助GIS技术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呈带状、组团状分布,归于地理环境、民族地域性等方面[8];彭伟等探知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型结构和空间上呈集聚阶梯性分布,缘于地域独特的地脉与文脉条件[9];袁少雄等从级别、类型结构以及空间分布探析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10];戴其文等归纳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并提出6个保护区[11];刘永飞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作为扶贫开发创新形式,鼓励社区参与、人才培养、区域合作等路径[12];赵巧艳等提出在机制层引入有机委托——代理机制调和张力,并构建相应的机制模型[13];杨静等分析出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提出完善立法、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等保护对策[14];张晓萍等认为“大型实景歌舞展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旅游”是文化空间旅游化生存的可取之道[15];孙梦阳等用了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游憩者市场[16];张博等从文化旅游视角,提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思路[17]。中国研究者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研究多为定性,较少涉猎定量研究,而对形成因素分析普遍较为宏观。基于此,本文选取辽西走廊为研究对象,借助定量研究手段,从微观层面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廊道建设及区域遗产旅游发展提供依据。

1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涉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可简称“非遗”)数据中,世界级、国家级与省级项目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辽宁省文化厅官方网站,市级项目数据来自于辽宁省14个地级市政府网站及相关文化类正规网站。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标准及程序,可将其分为世界、国家、省、市、县等5个级别,国家级与省级都分正式目录与扩展目录,为方便计算,本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分析中把二者合并,又考虑到辽西走廊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无形成较清晰的统一保护机制,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前4个等级进行分析,并规定每一项级别按最高级别划分,各级别间不重复。截止2013年3月,辽西走廊有记载市级及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34项。在技术处理方面,本文借助Excel统计方法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并使用MapInfo技术手段作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以增强研究过程的科学严谨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分布特征

辽西走廊5市均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且覆盖省、市级两个层次,其数量分布具有交叉集聚特征(图1)。锦州市与朝阳市分布居多,分别是63与33项,共占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71.64%,两市在整个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中处于核心地位;葫芦岛市与阜新市均低于20项,各占总数的12.69%、10.45%,二者作为交叉的副中心支撑;盘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则最少,仅为7项,处于区域分布的外延。各市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盛行地分布则存在中心性积聚特征,锦州、朝阳、葫芦岛以市区为中心,向外围递减态势;阜新、盘锦则分别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洼县为中心,向其他县市减少状态。

就总体特征考虑,锦州作为关外战略要地,承担着辽西地区中心的主体功能,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再者锦州经济发展相对较好,挖掘工作得到一定资金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量、类型上都占据绝对优势。朝阳市作为“三燕古都”,拥有悠久的红山文化,加上分布着蒙古族自治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也较多,挖掘力度也在不断加强。葫芦岛重视挖掘工作,通过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数量上突显优势,在级别上也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为主体的阜新市则突出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其历史遗迹也保存较为完整;以大洼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的盘锦市总体数量最少,缘于地区面积最小,虽然经济发达程度最高,但地区文化积淀相对薄弱,大洼县作为挖掘中心缘于河海交汇处这一区位优势,但盘锦对挖掘工作重视度相对不够,动力也不足。

图1 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

Fig.1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West Liaoning Corridor

2.2 遗产级别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结构特征之一体现在申报级别上,就其级别来看,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级项目3项,占总体数量的2.24%;国家级16项,所占比例11.94%;省级35项,比例为26.12%;市级80项,比例为59.70%,易知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以市级项目为主,省级居其次,国家级数量位列第三,世界级项目比例最少的金字塔式结构特征。这主要受地方经济条件限制,也与属地政府基于文化思想观念产生的倡导力度有关,市级项目数量较多在于挖掘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保护层级上有待于提升。

对于辽宁省来说,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在级别质量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图2)。放眼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在同级比较中,辽西走廊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占全省的33.33%,国家级项目占31.37%,省级占26.92%,市级项目仅占21.51%,目前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正处于发展期,大量市级项目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及其他制度的规范化,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级别结构两端也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平衡,未来可能会呈现出省级较多,而世界级、国家级和市级较少的橄榄球式结构特征。由金字塔式转变为橄榄球式结构,这是合理化发展的过程,通过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来保护与传承地方文化,这也将为旅游开发提供重点利用思路,增强实践的科学性。

图2 辽西走廊与辽宁省非遗数量对比

Fig.2 The contrast of the number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etween the West Liaoning Corridor and the LIAONING Province

2.3 遗产类型特征

参照国发〔2011〕14 号文件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标准,主要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10类。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上十大类型均有涉猎,总体呈现出以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为主,其次为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民俗和传统医药类项目,民间文学、曲艺、传统音乐、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稀少的不规则多边形结构特征(图3)。各市域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分布(表1)也不尽相同,5市中除锦州市十大类型齐全外,其他市均至少有3种类型处于空白状态,其中盘锦在这方面更加明显,有6种类型尚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项目记录。辽西走廊的传统美术50%以上分布在锦州市域内,传统技艺也以锦州市居多,而传统舞蹈则朝阳市居第一。

辽西走廊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地区,留下了各具特色的传统美术,其美学价值比较高且易于适应市场,加上习俗的延续,所以较齐全,所占比例达20.15%,锦州地区传统美术项目突出在于满族文化的积累,且得到良好传承。传统技艺烙着民族印记,不但不易被模仿且可作为谋生手段,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辽西走廊在这方面得到了较好发展与创新,所以数量上相对较多。民间文学与曲艺类项目或因传承难度及传承人断层问题,项目偏少,还有伴随着文化空间的转变,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失去了适宜生存的“土壤”,也有可能相关项目目前还尚未被挖掘才使其略显劣势,今后工作重点应放在数量少的项目上。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齐全,且突出传统美术与传统技艺,鉴于此特点,地方可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及对策[18],走静态展示与动态保护相结合的优化道路。

图3 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特征

3 遗产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3.1 流域的历史积淀性

河流水系不仅为人类孕育了生命延续的肥沃土地,而且河流具有沟通、联系的作用,提供了文化形成、互动的场所与通道,加快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竞争[19]。辽西走廊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分布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且具有沿河流域分布的特征,主要集中于区域内的大凌河、小凌河、辽河、六股河等途经的流域,呈现出带状分布特征,其中小凌河流域分布最为密集,且主要在入海口区域,缘于人类活动最早在自然资源丰富的沿海区域;大凌河流域分布较分散,途径区域面积广阔,河流养育着地方居民,并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地域性文化,固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辽河与六股河流域分布虽然数量有限,但因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文化欣赏价值。中国拥有较为浓厚的河流文化史,大、小河流影响着地方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比如盘锦小亮沟芦苇编制技艺就是得益于大辽河提供的天然原材料,方可就地取到芦苇,还有一些地方性舞蹈,更是为庆祝河流恩赐的农作物大丰收而编演的,其他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或间接、或大或小地受到河流文化影响,并在河流文化的滋养下继续向前发展。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自然方面的影响较大,往往因河流而形成人群集聚,进而产生地域性特色文化,积淀下来的便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各类文化作品。

3.2 多民族的文化交错性

辽西走廊现有40多个少数民族成分,其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总量的31.71%,其中满族与蒙古族比重最大,锦州、葫芦岛的满族人口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91.6%、93.0%;蒙古族主要分布在阜新和朝阳两市,分别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76.1%和81.8%。该区域内涵盖了全省仅有的两个蒙古族自治县,分别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突出了省内第二大少数民族的成分特征,且保留着大量民族特色浓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阜新市的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蒙古族已申报10项,占全市总数的71.43%,再者,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荣兴朝鲜族“农乐舞”、兴城满族秧歌、喀左塔城陈醋酿造技艺等项目都展现着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民族特色与个性特征。回顾民族迁移史,辽西走廊介于东北游牧与中原农耕区之间,加上战乱因素,该区域易形成多民族定居及交流区,吸纳各民族的特色习俗及民间文化,这样通过历史积淀才形成今天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且多为文化精华,一定程度上可实现活态传承。多民族的文化交错性促成了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在数量上足以体现,并且在地方文化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多民族特色文化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也将影响着其区域分布,故地方文化的合理利用需加以重视,防止文化环境破坏。

3.3 地方政府的主导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当树立责任意识,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其传承意识有时甚至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命运,如果一项文化遗产失去传承人员,将会濒危消失的尴尬境地,重新拾得文化遗产就几乎不可能了,然而,这与地方政府的倡导与支持力度有很大关系。传承人员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在政策上做到倾斜,据调查所知,锦州等地已经开展这项工作,项目挖掘较多,而盘锦尚未完全实施,部分项目存在传承危机。除此之外,地方政府更需要创造良好的传承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来具有自身发展的旧环境,如若要融入现代新环境,必须得到地方政府及社会大众的大力支持,关注并支持他们的传承活动,传承人员急切需要得到肯定,在今后的传承过程中将更有信心,增强其文化传承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这也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除了给予传承人员物质与精神的支持,地方政府需积极倡导群众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从根本上解决传承人断层难题,只有通过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文化遗产才能得以可持续传承下去。地方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影响着辽西走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更加体现未来的分布格局。

3.4 交通网络的推动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以此打造地方文化牌,突出地方特色[20],当然更需依靠现代交通网络进一步开发使其得到活态传承。辽西走廊在水路、公路、铁路三方面已形成较完整的交通网络,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交通的便利性可得到充分开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廊道建设来说,也提供了良好条件。辽宁西部地区五市地脉、文脉想通可在原有交通及流域分布基础之上,整合区域内各项旅游资源,构建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廊道,打造辽西走廊独特的旅游线路。位于102国道、小凌河、京哈铁路线三者交叉点的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丰富的锦州,优越的区位及交通条件为其传承文化提供了可能与现实,它即是文化融合度强的地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工作的典范。当然,朝阳也拥有较好的交通条件,大凌河、国道G101的途经地,积淀了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红山文化的开发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展示。阜新拥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积淀,可借助已有的交通条件着力打造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地带,吸引更多旅游者。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与结构特征分析,其总体特征表现为以锦州、朝阳为中心圈,向东、西、南三方向呈现递减的非均衡分布特征;级别上呈现以市级为主的金字塔式结构,并有发展成橄榄球式的态势;类型上呈现出以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为主,其他类型为辅的不规则结构特征。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多民族的文化交错性、流域的历史积淀性、交通网络的推动性以及社会责任的唤醒性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传承格局。当前,朝阳、锦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较丰富,而阜新、葫芦岛及盘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有较大挖掘潜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及结构特征探析是对其保护与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在对其基本特征了解的基础上厘清形成该特征的原因及影响的相关因素,才能进行科学规划开发。由于申报过程具有动态特性,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不断更新,这里研究其空间分布与结构特征仅代表某一时间段内状况。辽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研究,更需在保护性旅游开发利用方面做出更大努力,针对某一类型开展旅游活动,力图活态传承文化,或基于辽西走廊这一特殊地域,试图构建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廊道,并整合区域内的其他文化资源,再者,方可结合其他类似走廊进行对比研究,挖掘辽西走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并在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集中展示,推动辽西走廊遗产旅游发展。辽西走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还可在以下方面加强,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问题、产品线路设计问题、旅游品牌塑造问题、城市旅游形象设计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区域旅游合作模式问题等方面的课题研究。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更多的是与其他旅游形式相结合,借助一定载体发挥其应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崔向东.辽西走廊变迁与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4):102-108.

[2]孟月明,卢骅.辽西走廊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J].兰台世界,2012(12):53-54.

[3]覃业银.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与特征[J].求索,2011(11):119-121.

[4]刘桂兰.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与旅游价值评价——以河南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6):111-114.

[5]王同亮.浅论民间美术生存环境及文化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12(6):265-266.

[6]王兰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江傩堂戏面具的造型艺术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2,33(2):45-47.

[7]郭山.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性影响[J].旅游学刊,2007,22(4):30-35.

[8]程乾,凌素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0):1166-1172.

[9]彭伟,甘萌雨,张永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及空间分布形成机制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2,26(6):69-71.

[10]袁少雄,陈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J].热带地理,2012,32(1):94-97.

[11]戴其文,刘俊杰,吴玉鸣,等.基于区域视角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资源科学,2013,35(5):1104-1112.

[12]刘永飞.西部民族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开发研究——以国家级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中州学刊,2013(10):91-94.

[13]赵巧艳,闫春.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张力调和:机制优化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165-169.

[14]杨静,唐经伟.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特征及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1(3):75-78.

[15]张晓萍,李鑫.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化生存实践[J].学术探索,2010(6):105-109.

[16]孙梦阳,石美玉.非物质文化遗产游憩者动机及其市场细分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12):95-102.

[17]张博,程圩.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人文地理,2008(1):74-79.

[18]雷蓉,胡北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分类研究[J].商业研究,2012(7):210-216.

[19]柴国珍,孙文学.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与重心移动分析[J].文化遗产,2010(2):6-11.

[20]张满林,赵恒德.辽西走廊区域旅游发展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26-61.

猜你喜欢
辽西走廊文化遗产
神奇的走廊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走廊上的时光
走廊上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活态文化
长白松在辽西地区引种试验
黑果枸杞在辽西地区的栽培技术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