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嘉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
维扬地区泛指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运河贯通、以泰州和扬州为中心的一带地区,这一带地区有相似的文化特征,以方言为主要区划指标,以县为基本区划单元,可将江苏省划分为楚汉文化区、吴文化区、江淮文化区等三大区;进而在此基础上,把江淮文化区细分为金陵文化区、维扬文化区和海盐文化区[1]。维扬文化的发展得益于运河,富裕于盐渔,发展于交流,形成于融合,具有崇教尚文、清秀优雅、豪迈超俊、宽容大度的文化性格和博大精深、兼容南北、雅俗共赏、刚柔相济的人文精神。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定义为“在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2]。本文所指的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3]。
维扬民俗体育指的是维扬地区长期以来逐渐形成并经常开展的民俗体育活动,它基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受气候、地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维扬农村地区广袤而适于耕种,长期的耕种生活使得维扬农村地区形成了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维扬的城市商业贸易发达,人民衣食无忧,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民俗体育项目非常流行;维扬便利的交通使得各地文化在此汇聚,许多外来的民俗体育项目被维扬吸收融合,广泛开展。由此,维扬民俗体育包括农村农耕祭祀类民俗体育、城市休闲娱乐民俗体育和外来民俗体育活动。
维扬民俗体育内容十分丰富,从体育学角度出发,按照民俗体育项目的性质和作用,学者张选惠将民俗体育项目进行如下分类:竞技类、休闲娱乐类和健身养生类[4],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维扬地区的民俗体育的基本情况,按照民俗活动的娱神、娱人、娱己,将内容分为三类:祭祀类、竞技类、休闲娱乐类。项目主要分布情况见表1。
祭祀类的民俗体育活动多在一些节日里开展,例如香火会、盂兰盆节、花朝节、端午节等,以民俗体育活动为形式祈福、祈丰收,如维扬地区的香火节,香火节源于古代的“乡人傩”,是先人们在腊月举行的一种驱灾逐疫的信仰活动,一般程序有:开坛、请神、跳神、发表、净坛、送神、结坛等仪式,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进行各种技艺的表演,其中最要的一项表演是傩舞,在维扬地区叫作跳娘娘,跳娘娘原为男扮女装的独舞,表演者为俗称“香火先生”的民间巫师,他的职能是在香火会中,用神道礼仪和击鼓跳舞表演的形式进行宗教祭祀活动。舞者手持特质单面小鼓,身着凤冠霞帔、百褶裙,舞不离鼓,鼓不离手,击鼓而舞,舞毕而歌,优雅娇柔,动作多以凤鸟取名,故昔时又称“凤舞”[5]。
由于中国儒家思想对人民的影响,民俗体育中竞技的成分一直不高,传统武术是最能体现竞技性的民俗体育项目,武术起源于军事,维扬处于南北交汇,是军事要冲,历来征战不断,武术在维扬地区流传广泛,习武之人很多;马球运动起始于波斯,汉代传入中国后称为击鞠,扬州出土了一面铜镜,镜上有人各骑一马,手执鞠杖,分为两组,正驱马追击球,说明击鞠曾在维扬地区开展过。牵钩就是今天的拔河,开始人们还在水中牵拉比赛,逐渐发展到在陆地上用绳子来做对拉游戏。钩强在军队中用来作为军事训练的项目,相互对拉,成为健身练武活动。
娱乐类民俗体育活动是维扬地区民俗体育的主要部分,赛龙舟原本是荆楚地区祭祀龙的民俗体育运动,传入维扬地区后成为当地节日重要的娱乐类民俗体育活动。维扬地区赛龙舟场面十分壮观热闹,《瓜洲续志》载:“五日,内河外江龙舟竞渡。舟以色布绘鳞甲,分五色;篾扎龙头尾,糊以色纸;按龙身分五色,大纛高耸,旌旗伞盖分立,管弦鼓吹喧阗。龙首立武装壮士,龙尾扎板片,小孩于板作各种戏。居民以银钱装猪泡或以活鸭投水中。各船鼓桨争进,立龙首人奋身入水,争取得彩为荣,谓之夺标。士女环观,欢声雷动。余兴未阑,有接演三日者。”清明时节是维扬重要节日,人们外出踏青,举行各种民俗体育活动,张岱在《陶庵梦记》中记载:“扬州清明日,城中男女毕出,长塘丰草,走马放鹰;高阜平冈,斗鸡蹴踘;浪子相扑,童稚纸鸢。”由此可见,维扬地区的娱乐类民俗体育活动非常丰富,在许多其他佳节或者平常生活中,人们也开展许多体育活动,如踢毽子、荡秋千等娱己娱人。
表1 维扬民俗体育的分类与内容
维扬地区是封建时期繁华的商业中心,明朝初年时,民风还是比较淳朴的,但盐商大批涌入城市后,风气日渐奢靡,维扬地区市民注重日常消费与感官刺激,注重享受与休闲,形成了淮扬地区市民闲散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直接影响了维扬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使得维扬地区民俗体育带有明显的娱乐特征。这种娱乐性一直延续至今。
维扬地区处交通要冲,在封建时期属于对外开放区,儒家思想、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吴楚文化、中原文化等各种文化不断融入,在此交汇。维扬地区以博大的胸襟兼容并蓄,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类型,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多元的文化类型使得维扬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也呈现出多种多样型文化混杂形态,包容各种外来的民俗体育文化,例如西凉拳本是中原商丘地区的拳种,清朝时由著名拳师唐殿卿传入维扬,并开堂授业,传播广泛“西凉门”成为维扬地区武术文化的一座高峰,一直延续到近代。另外,这种包容性还体现在维扬地区的民俗文化将各种力量和世俗合而为一,使之形成集体的共识并在宗教集团中稳定而有秩序的协调发展[6]。例如将吴越地区龙舟的祭祀的功能与当地竞技和娱乐的功能结合形成富有特色的龙舟表演,将放风筝的祛病消灾与健身娱乐融合等。这种包容性也是中国民俗体育文化的特点,包容外来体育文化,完善自我民俗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和谐,如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天人合一等,很多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都宣扬这一观点,这种和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深入到人民大众的传统观念、生活习惯和文化意识中。维扬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深刻的体现了这种和谐性。丁伙舞龙是群众参与性极强的民族民间文化,它刚柔并济、活灵活现,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将力度、幅度、速度融合于舞龙技巧之中,其中的花树龙将数十种应时的鲜花植物插入龙身中,将人、龙与自然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人神合一、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维扬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当地居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根据节气的变化形成自己的生活文化,一些民俗体育项目也随之具有了节气性,以风筝和踢毽子为例,放风筝每年清明前后在扬州很盛行的一种习俗,《扬州画舫录》中说“风筝盛于清明,其声在弓,其力在尾”,维扬地区的踢毽子颇有待色,据宋人高承的《事物汇原》记载,当时踢出的名目有“里外廉、拖枪、耸滕、突肚、佛顶珠、剪刀、捌子”等等各种花色,其后又有创新,通常女孩惯用“踢”叫做“小舞”,男孩子惯用“跳”,活动最为激烈,称作“大舞”。另有“小鬼搬家”,“苏秦背剑”、“韩信钻胯”、“八仙过海”等诸多名目。放风筝盛行于春风送暖时节,而踢毽子偏宜于深秋和严冬,当地俗谚说“杨柳青,风筝呜,杨柳黄,踢毽沱”。清人孙权育涛云“踢燕街头日红,纸笃放后又春风,一年时节匆匆换,只在儿童玩物中。”就是记述的这两种随季节而变换的健身游戏。这种随着节气而进行不同体育项目的特性也反映出科学的健身理念。
淮扬地区民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这些约定俗成的民俗体育活动代代相传,充分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如今,有许多优秀的民俗体育活动正处在消失的边缘,如不加以继承和保护,它们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可喜的是现在许多地方都成立了民俗保护协会,各市也将一些民俗活动收录进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体育将再次繁荣发展。
[1]孟召宜,苗长虹,沈正平,等.江苏省文化区的形成与划分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8:12.
[2]涂传飞,陈志丹,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24.
[3]王俊奇.关于民俗体育的概念与研究存在的问题—兼论建立民俗体育学科的必要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3):18.
[4]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0.
[5]陆苏华.扬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M].扬州:广陵书社,2008(9):59-60.
[6]王俊奇.江西民俗体育文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