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甜梦
摘要:來自于山东烟台一个小学的音乐老师李昕蔚带来的小学五年级音乐鉴赏课《大河之舞》,使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学生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乐趣。这是一节为小学五年级设计的音乐课,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这节课的优点很多,本文我主要从一个方面进行评述,即她通过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教学之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律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设计的音乐练习环节基于本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其现有的知识水平,激发了学生浓郁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问答。
关键词:《大河之舞》 主动参与
一、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教学
整节课的刚开始,老师就以模仿节奏的游戏方式引入。他用手在桌子上先拍击一个简单的节奏,让学生跟着学,进行节奏模仿练习。后来到第二、第三、第四次的节奏模仿练习时,教师会做一些力度、速度和节奏型的变化,但是可以看出来,学生依然可以很准确的拍击出来。这种简单的游戏式的节奏练习非常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其中。心理学中指出:小学生的认知活动具有随意性,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就应该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李昕蔚教师采用的游戏的方式,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能激起孩子们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而且其节奏模仿游戏,由简到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最简单的节奏练习中学会了较复杂的节奏。这也同时体现了奥尔夫教学理念中所提倡的教学要遵循“小苗长成大树”的教学原则。不管怎样,教师通过简单的节奏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使他们在玩的游戏中,不仅获得了快乐,而且也获得了知识。
二、练习环节设计基于每个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非常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设计了一些音乐练习环节。这些练习是考虑了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现有的知识能力设计的。比如:当学生听了几遍《大河之舞》的主旋律并哼唱了几遍之后,教师再放一个新的旋律,让学生说出这是否就是刚才所听歌曲的主旋律;老师放整段舞曲,让学生听出主旋律在整个舞曲中出现了几次。曹理所著的《音乐学科教育学》中指出:通过调查,小学生的音乐能力每年都在迅速发展,到高年级阶段,学生能感受到旋律的反复、变化。李昕蔚教师所设计的让学生听旋律的反复次数以及旋律的不同练习,其设计理念就是基于这些理论基础的。设想一下,如果教师根本不顾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进行练习环节的设计,那课堂会是一个怎样的如此尴尬的局面。但李欣蔚教师的这些练习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及知识能力水平,使学生能带着新奇的目标进行思考,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答题。
三、教学中运用律动和声势活动
在整个的教学中,教师运用了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和奥尔夫的声势教学法。如: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拍击桌子进行节奏模仿练习;进行舞曲主题旋律学习时,会让学生采取跺脚、拍腿及体态律动的方式来表现节奏的强弱和变化,极大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小学生本来就好动,他们自己参与体验的音乐活动会使他们的兴趣大幅度提高。李昕蔚教师巧妙的使用了这些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激发了他们的乐趣,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了游戏般的教学活动之中。
四、肢体语言、面部语言和声音语言运用恰到好处
从头至尾,李老师《大河之舞》欣赏课的讲授都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她的肢体语言、面部语言和声音语言的运用都恰到好处,这也在无形中为这一节课增添了许多色彩。整个一节课李昕蔚老师都面带微笑,肢体语言落落大方,他没有过多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一切的行为都和教学情境高度融合,表现的恰到好处。我之前曾跟随老师看过一些现场的音乐教学比赛,曾经的一节课使我有所启发,那个老师脸上从头到尾都带着那种夸张的笑容,肢体语言也更是夸张,整个一节课下来,似乎都感觉她是个演员,教学效果并非那么明显。仔细深究会发现,那个老师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过分夸张,他并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更不会满带兴趣的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太明显。而李昕蔚老师则在这一点上做的恰到好处。此外,李老师的语言简练丰富,没有过多的废话,声音温和,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她的声音会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表现的抑扬顿挫,比如在教学即将要到升华的阶段时,她的声音自然的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而变得高亢有激情,富于感染力,由此学生的激情也得到高涨,升华阶段最终自然高效的进行完毕;她的语言多变,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反映和回答随机应变。这些所有的优点,看似都是一些细小的方面,但正是李老师连这些细小方面做得恰到好处,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感缩短,学生会很情愿的主动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之中,教学效果自然很不错。
总之,在整堂课中,学生仿佛就是在上一节轻松愉快的游戏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之中,教学效果很明显。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朱妍.让学生在玩中学音乐[M].北京:中国音乐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