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凝,庄惟敏/LIU jianing, zHUANG Weimin
体验建筑
——维特拉家具博物馆案例研究
刘佳凝,庄惟敏/LIU jianing, zHUANG Weimin
位于德国南部边境小城魏尔的维特拉品牌家具厂区,一直以来因其罗致了诸多著名建筑师的作品而享有盛誉。厂区内的收官之作——维特拉家具博物馆,自落成之日便深受各方参观者们的喜爱。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参观经历以及对其他参观者的行为模式的观察,结合建筑设计和建造的调查,对这一体验式建筑进行剖析,研究其独特的空间效果和营造的心理感受。
体验建筑,空间,视线,流线,展陈
1.1 项目背景
德国著名的维特拉品牌家具公司制造厂在1980年代初遭遇大火,从那时的厂区重建起,富于艺术气质和发展眼光的公司总裁拉夫·费尔鲍姆(Ralf Fehlbaum)开启了他的“多样与整体”企业概念的实践,于是世界各地的建筑师接踵而至,受邀为其设计建造厂房、配套用房、会所、博物馆,乃至雕塑和家具。在英国建筑师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olas Grimshaw)完成厂区规划和最初的几栋新厂房之后,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于1989年设计建成了盘扭的家具博物馆。4年后,如今享誉世界的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在此完成了她的处女秀——颇具动势的维特拉消防站。而同年,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Tadao Ando)也以一向纯净的风格展现了他脑海中的会议中心。1994年,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以一座内敛的新厂房和一道精致的拱形雨篷为整个厂区再填砖瓦。[1]
经过了10余年密集的建设期,维特拉厂区也享受了一段平静的日子。而时间转眼来到2004年,维特拉家具公司计划从原先商业客户的办公类家具开始向个体客户的居家市场拓展,这一市场的拓展带来了大量经典的、再版的、甚至一些后现代风格的设计作品。而相应的,为这些作品展陈所需的室内空间在维特拉厂区却处于匮乏的状态,于是公司决定在厂区北部(图1)原先的一块预留建设场地上,为新的“居家系列”家具设计建造一个新的博物馆——维特拉家具博物馆(VitraHaus)。而该项目的设计者,则是一对实力雄厚的建筑师组合:赫尔佐格与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他们家乡就在离魏尔城不远的巴塞尔(Basel)市。
1.2 设计概念
设计基地位于厂区北部的一片空旷地上。地段的大尺度使得维特拉家具博物馆能够与盖里、安藤忠雄等大师的先期作品遥遥相望,也使得在场地的布置上,能够引进大面积的果树园草地,作为对当地景观的延续(图2)。
在这样一块相对独立的设计场地上,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得以较为自由地发挥,在建筑体量上,完全放弃了工业厂房惯用的水平延展模式,而是采用了仅1324m2的小基底,垂直向上发展出5层;至于建筑的形态,正如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许多其他建筑作品一样,延续了形体简单纯净的风格[2],房子原型体块堆叠的手法虽然具象,却绝不单单是从形状和外观出发的考虑,而是在设计策略上回应了对于家具博物馆建筑本质——“家”的追求,也恰好与这片场地的语境暗中契合——在维特拉厂区南侧的城镇,可以看到尽是坡屋顶的小型住宅,两个算是本地的建筑师便信手拈来,将传统居住的家庭记忆环境抽象为母体,将这个盛放为家庭设计的家具和器物的博物馆,打造成一次“回家”的体验场所。
1 维特拉厂区
2 维特拉家具博物馆外景
体块的堆叠则一方面满足了多个单元的功能需求,而同时又营造出变化多端的空间,好似一个聚落,淡淡地透着一种微型垂直城市的隐喻;而大量空闲的场地则只用来引入地景,让人们远远地便能欣赏这座独特的房子。整个设计似乎并不意在通过平面体量与南边的厂房争雄,而是通过广阔的场地空间与小巧细腻的手法对比,加上高处的独特风景,而一跃成为新的地标。
3 截面形体推敲(图片来源:http://en.wikiarquitectura. com/index.php/vitraHaus)
2.1 空间构成
12个高度抽象的模块房子交错堆叠在一起,虽然外皮被漆成深灰色,静静地融合在大地背景之中,但是,山墙断面上开的窗子一跃成为了活跃的主角,对于室内外的人来说,这都是一幅上演着不同景色的屏幕。而为了这个既占有了唯一性、又颇具互动性的山墙窗,建筑师也着实进行了一番推敲(图3)。
坡屋顶的形象虽然具有很强的家庭记忆提示性,但是,不同的坡度比例也会造成微妙的体验差异。因为事实上从室内看,并没有哪个家庭的窗户真的是如维特拉家具博物馆呈尖脊形状的,也少有如此巨大尺度的景观窗出现在居住环境中,人们之所以能够被唤起家庭环境的记忆,只是这种特定的感知的“图式”与我们脑中经验相吻合,通过认知的加工,我们会形成一个修正的结果,提取我们熟悉的心理认同感而暂时放弃对于不合经验的联想。基于这个作用原理,图式与经验的吻合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的,更加通俗地讲,就是博物馆室内空间所强调的断面形状,一定要“像”人们心中普遍认同的住宅图式。心理实验已经证明,坡屋顶空间比平屋顶空间更具有亲和力,也就是说更容易营造居家氛围,但太陡的角度同样会造成紧迫感和功能结构浪费。建筑师们通过不同角度结合功能的推敲,最终选定了30°作为屋顶坡度。再结合上室内展品的布置,俨然一幅居家的图景,引来参观者不时上前体验(图4)。
在形体的交叠组合上,充分利用相交体的3种可能性——相交空间从属于其中一个形体、相交空间为两形体公共空间和相交空间独立成第三形体(图5)——来处理多角空间,或在完整的墙面上形成挑台、屋中屋等冲突变化的室内形式,或在两个坐标系转换的空间之中强调空间连续感,模糊参观者的方位判断,造成迷宫趣味效应。
和山墙面形成强烈对比的侧墙处理作为展品的背景墙,也在有些部位进行了处理。通过模拟工业生产“挤压”的手法在墙面上形成凹进或突出的空间,并赋予近人的木质材料,为人们休憩和观看展品提供了趣味长椅空间(图6)。
4 山墙窗营造的室内“居家”图景
5 形体组合的可能性
6 侧墙面上的长椅空间(图片来源(左):http://en.wikiarquitectura.com/index.php/vitraHaus)
7 山墙面上的开窗对景分析
8 图灵格山对景视线
9 巴塞尔城对景视线
10 莱茵河湾对景视线
11 以图灵格山为对景的家居风格展厅
12 富有惊喜提示性的内部视线关系
13 建筑各层平面叠合图(图片来源:http:// en.wikiarquitectura.com/index.php/vitraHaus)
14 通过交通流线对空间进行组织
15 建筑整体流线串联模式
16 室内设计效果
17 近窗下沉处理
18 屋顶雨水板和檐口处理细部(17、18图片来源:http://www. vitra.com/de-de/campus/ vitrahaus)
19 设计建造(图片来源:http://www.swissmadearchitecture.com/?seite=Overview&pid=50)
2.2 空间秩序
看似混乱无章的体块组合实际上也是遵循了一定的空间秩序进行整合,在维特拉家具博物馆中,这一点主要通过视线的设计和交通流线的组织来实现。
对于房子原型筒平面摆位的方位朝向,则是依据了建筑向外扩展的视线关系。建筑师精心地吸纳了周围的景致,为其极具特色的大面积山墙窗一一设置了对景(图7)。例如,乘坐上到顶层的电梯,开门进入展室空间,赫然映入眼帘的便是厂区东北图灵格(Tüllinger)山的壮美景致,山麓上的田野一直蔓延向建筑,直至收讫在楼板的边缘(图8);步移景异,转而望向南窗,建筑的高度和视线的限制巧妙地作用,给参观者呈现了一幅巴塞尔城的全景图(图9)。就这样,远近的山景、莱茵河最近的河湾景观(图10)以及城市的远景,统统被收敛在这个拥有多向居室的“家”里,使得过往的参观者不由得来到窗前,或坐或卧,欣赏起景色来,在应景的体验式展品中,自然地生发出家居生活的一幕幕场景(图11)。到了晚上,当深色的外表一步步黯淡成为剪影融入大地,这些窗子便成为外面世界观看的荧屏,上演起一场场家庭的剧目,成为内外世界交流的媒介。
建筑内部的视线关系是充满惊喜的。交叠空间的虚化处理造成了许多空间与空间之间的景框(图12),使得人们在运动的参观过程中总能在角落中发现新空间的暗示,不断推进游览的路线,不会感到单一空间的审美疲劳。虽然这种手法在一方面加重了整体流线的迷宫效应,但另一方面也带给人们多种路线选择和探索的余地,更是呼应了许多带孩子前来的参观者的需求,让整个室内空间成为动态的嬉戏场。
交通流线的梳理是贯穿建筑空间逻辑的另一条线索。如果将建筑的各层平面叠合起来观察,就会发现在形体交叠程度最高的地方设置了核心交通,除了一直向上的电梯以外,在其不远处还有一条如盘龙一般在空间中屈曲旋转的楼梯交通(图13),由这样的交通核心延展开不同层级的展示空间,借鉴了经典博物馆空间的模式——设置连接所有展室的核心公共空间,使得参观者用最短路径不遗漏地参观所有展室,并随时可以回到公共空间,选择忽略或退出——同时应用赖特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创造的连续螺旋向下流线,使得不同垂直高度的展室空间得以通过核心空间的连接向四周不同维度多向发展,实现水平与垂直的串连,在混乱中体现其内在的秩序逻辑(图14)。这样的空间与流线结合方式也造就了维特拉家具博物馆独特的游览路线,即由底层架空的内凹式入口将外部人流吸引入底层5个功能盒中的门厅空间,再由门厅空间的垂直交通快速到达顶层,漫步向下逐个体验空间,最终回到底层的原点,参与门厅旁边商店等空间内的活动,作为参观的结束环节(图15)。
2.3空间行为
室内的设计与布展完全配合了建筑内将要发生的行为,即以家具为展品的体验式展示空间。室内墙面和顶面完全采用白色涂料,并配合展品布置射灯,这完全是出于烘托展品的需求和对于人们视觉合理性的满足;地面和少量近人的家具化建筑构件则采用了暖人的木材质,以区分观看空间和体验空间(图16);少量的细节处理,如近窗空间的下沉处理(图17),则是增强了视觉的纯净性,划分了相对的动静区域,使得人们自然而然地采用不同的动静空间或驻足停留、坐卧体验,或行进而过,不会混淆用于体验的展品区和用于远观的展品区,在建筑的多义性表征下,使人们的自主性得到合乎设计意图的恰当发挥[3]。
3.1 细节设计
在简洁的几何外形下,我们还是能看到许多考虑周全的细部设计,使得纯粹的形式显得更为精致和准确。可以看到屋顶斜面与垂直墙面的交界处,不仅设置了小的滴水檐口边,考虑到德国南部地区多雨的气候特点,还在斜面上设计了雨水板,分流垂直向下的雨水,进行有组织排水(图18)。这些雨水板在人视点时由于仰视的角度而不会被看到,因而也巧妙地避免了破坏整体的几何形式。[4]
3.2结构施工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组合一向注重建筑的构造和建造过程,房子原型的体块堆叠虽然从形体、功能和喻意上展现了独到的表现力,但其施工建造无疑将因上下不对位承重而出现不小的难题。经过德国PERI公司严密的计算,将复杂的整个建筑数据合理化整为零,各个体量依次分别筑造,荷载依次向下传递,整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模块化结构系统施工,并且部分的混凝土墙壁减少厚度从而减轻整体荷载,只在体量交叉处加厚混凝土以保证荷载的承受,在后期再通过结构维护修补墙面(图19)。[5]
在维特拉家具博物馆这一设计中,建筑表皮材质这一赫尔佐格与德梅隆最为擅长的方面并没有得到什么创新与发挥,而是以相对平面化、低调的单色喷涂处理内外大面积墙面。应该说,这既是对于断面上呈现出的丰富展览画面在主题上的规避,也是对于维特拉家具产品精细高品质设计的尊重与烘托。得益于既单纯又诡谲的造型,维特拉家具博物馆将功能的逻辑性与场景的趣味性合而为一,把枯燥的博物馆行程打造成为亦幻亦真的一系列体验,展现给所有参观者一次饱满的旅行。
不过,我们也应该客观地认识到,在德国边境小城魏尔这一片单纯而富于现代艺术情怀的土壤上,维特拉家具博物馆的诞生与存在伴随着偶然性,相对独立空白的场地和具有升华意义的定位成就了其不拘一格、自由生长的可能。它注定是旅程中不可复制的一次难忘体验,而不是熙攘城市中每日路过的风景。□
[1] 王路, 吴耀东. 协作与个性——维特拉家具公司建筑评述[j]. 世界建筑, 2000 (7): 58-62.
[2] [德]格哈德·马克 (Gerhard Mark) 编著. 自然中隐匿的几何学[j].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全集[M]. 第1卷,赵顺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06-211.
[3] 韩国建筑世界株式会社.室内设计——展示空间[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4] 李兴钢, 谭泽阳, 张玉婷. 探求建筑形式, 结构与空间的同一性——海南国际会展中心设计手记[j]. 建筑学报, 2012 (7): 44-47.
[5] PERI GmbH. vitraHaus-Construction of a complex exhibition building in Weil am Rhein[j]. BauPortal. 2010(10):602-603.
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 A Case Study of vitraHau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German town of Weil am Rhein, the vitra Furniture Factory is home to an important assembly of famous architects' works. The new established furniture museum, vitraHaus, has been widely acclaimed and is supposed to be the last addition to the collection. This article, grounded in on and off-site research of the museum, uses architectural experiences, observations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building's construction as a basis for analyzing vitraHaus's unique character and spatial experience.
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 space, sight line, streamline, exhibition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14-01-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275)
项目名称:模糊决策理论背景下的建筑策划方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