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节庆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以邵武市为例

2014-03-27 01:24:32陈邵兰袁书琪王建康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邵武旅游资源

陈邵兰,袁书琪,王建康

(1.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东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0 引言

黄翔2007年指出节庆旅游是以旅游节庆为载体而开发的一种专项旅游产品,其意义在于它主要针对旅游者的需求来提炼节庆的主题和特色并策划和设计成旅游产品,从而激发潜在客源的出游动机[1]。国外对于节庆及节庆旅游的研究侧重于大型或特大型节庆旅游的影响分析,特别是节庆旅游与城市关系方面。Meyer在1970年按照节庆主题对旅游节进行了分类,对美国与加拿大两国的节庆旅游进行了对比研究[2]。DewarK、MeyerD和LiWM运用跨文化方法比较了中国哈尔滨冰雪艺术节、约旦河北美节日3种不同文化背景下节庆旅游者的动机差异,评价了跨文化方法对节庆策划和营销的意义[3]。SandroFormica和Muzaf-ferUysal对意大利一个国际性的文化历史节庆做了市场细分,得出了参与者年龄、收入、家庭状况、重访状况等构成清况,最后分析了参与者的各种动机,给出了相应的市场策略[4]。Coopers和LybrandConsultingGroup对多个节庆活动的游客和经济影响做了专题研究[5]。中国学者从国外引进概念起,也对节庆旅游进行了包括节庆旅游资源的开发、节庆产品及其运作模式、节庆经济效应的机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多以一般性的理论探索和宏观研究为主。张宏丽、吴必虎、戴光全、黄翔、徐舟等学者对节庆、旅游节庆和节庆旅游的概念进行了辨析[6-10]。秦美玉进一步认为旅游节庆的文化功能表现在具有文化传承和文化“营造”的功能及具有较明显的经济牵动效应和文化传承功能两个方面[11]。连建功,黄翔在对节庆旅游概念界定和湖北省节庆旅游概况分析的基础上,从精品打造、市场运作、分工协作、群众参与、营销等方面提出了湖北省节庆旅游开发的策略[12]。华中师范大学连建功指出旅游节庆举办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宏观因素(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经济背景)以及微观因素(活动的创新、市场的定位、居民态度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活动的市场营销、人才保障[13]。姚海琴认为大众参与旅游节庆的影响因素包含旅游节庆的本体因素,举办者的因素,外围环境因素[14]。实践上,中国县域节庆旅游空前发展,目前已达万个,其对提高区域的知名度、传播区域文化、塑造区域旅游品牌、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而由节庆产生的文化力量,正成为中国地方软实力的核心。如何对地方的节庆旅游资源进行梳理评级,为针对性地指导节庆策划及其旅游开发提供第一手资料俨然成为一个必要性课题。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

邵武市为福建省南平市下辖的一个市,地处闽西北,武夷山南麓,史称“南武夷”,号“铁城”。邵武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汉初期建乌阪城,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首置县,建县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曾为福建八府之一。20世纪30年代,红一方面军在邵武创建了苏区,并成为中央苏区闽赣省的组成部分。数千年的文化积累,使邵武蕴藏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除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的共性外,还有鲜明的地方性,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与邵武地方文化长期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地域性。传统节庆文化是民俗的集中体现,展现了居住在这个区域的人们开展人类活动的各种特色方式和心理特征。邵武地区的传统节庆包括传统的时令习俗和富有地域特色的节会(表1)。

表1 邵武传统节庆的主题分类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咨询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权重的确定。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托马斯·塞蒂提出层次分析法,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很快在世界范围得到重视。步骤包括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较阵、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1.3 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参数确定

1.3.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对节庆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是对其进行节庆旅游开发的前提,然而目前中国对于节庆资源的评价并没有专门的指标体系,下列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是参照旅游资源评定国家标准、非物质文化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节俗文化资源相关评价标准、以及学者对节庆本身所做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设计。旅游资源评定国家标准中,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利用八个评价指标(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最终根据得分的高低将旅游资源划分为5个等级[15]。在对民俗旅游资源的评价中涉及民俗旅游资源自身特点评价(资源特色评价、价值功能评价、组合规模评价)、民俗旅游地环境容量评价(容人量、容时量,主要侧重于社会承载力和心理承载力)、开发地综合条件评价(地理区位条件、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投资环境条件、客源市场条件)等方面,并强调民俗旅游资源的评价是随着开发程度和状况不断展开的,持续评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列出了区域节庆旅游资源评价的资源禀赋、环境水平和开发条件三个一层评价指标,之后进行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最后确定了衡量指标。最终确定了邵武节庆旅游资源评价的3个一级指标和7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所列指标并不是节庆旅游资源评价的全部指标,涉及到了本文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为邵武节庆旅游开发提供相关依据。

1.3.2 计算权重向量

首先,构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一对上一层某要素来说的,建立指标体系后,各个层次的结构关系大体确定。接着建立判断矩阵将同一层次的各要素相对于上一层次的重要性或影响力进行两两比较。准则层、评价目标层和评价因子层的定量化标度采用的是美国专家T.L.萨蒂(1988)1~9标度法,本文采用方根法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表2 T.L.萨蒂(1988)1~9标度法

1、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

2、计算Mi的n次方根

3、将向量归一化

4、计算最大特征值

表3 节庆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表

续表3

评价综合层(B层)权重位次评价项目层(C层)权重位次三级指标(D层)权重位次气候环境D180.018 54614自然环境C40.037 5896生态环境D190.011 68320相关的自然基底D200.007 36023环境水平B20.225 5352经济发展水平D210.039 2689社会环境C50.187 9463政策法规D220.021 72912科技实力D230.051 6806环境总体容量D240.075 2703区位条件C60.075 4914可进入性D250.012 58218与周围旅游区之间的关系D260.062 9094旅游消费偏好人群D270.002 59830开发条件B30.100 6543旅游市场规模D280.006 11125旅游发展状况C70.025 1647旅游配套设施D290.010 89421旅游从业人员素质D300.001 52831区域旅游形象D310.004 03227

为了使所有的判断保持一致性,分别计算下列指标:

经过计算,上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所得的结论基本上也是合理的。

1.3.3 确定评价参数

根据计算出的各个评价层的权重,再邀请5位专家对31项指标以100分为满分进行赋值,综合参考专家赋值的分数和权重值的排序情况,得到节庆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参数表。

表4 节庆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参数表

续表4

评价综合层(B层)分值评价项目层(C层)分值三级指标(D层)分值气候环境D183自然环境C46.5生态环境D192相关的自然基底D201.5环境水平B222.5经济发展水平D213社会环境C516政策法规D222科技实力D235环境总体容量D246区位条件C68.4可进入性D252.1与周围旅游区之间的关系D266.3旅游消费偏好人群D270.8开发条件B312旅游市场规模D280.8旅游发展状况C73.6旅游配套设施D291.2旅游从业人员素质D300.2区域旅游形象D310.6

从表18可以看出,资源禀赋(65.5分)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占据重要比重,这是节庆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和主要载体,也是开发条件多变、旅游资源禀赋不易改变的结果。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表中和分值表中,区域节庆要素价值(23.6分)略大于节庆综合质量(22.5分)和节庆现状(19.4分),说明休闲娱乐价值、审美体验价值、科学文化价值构成的节庆文化价值是节庆旅游开发的根本所在,也反映出了现代县域节庆旅游开发需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同时在开发过程中注意将传统节庆文化内涵同当代游客娱乐、休闲、养生等需求相结合,更好地体现节庆的功用价值。而区域节庆本身具备的特质是节庆策划,节庆旅游开发的关键,特别是地方独有(5分),且具备其他文化旅游资源所没有的竞争性(4分)、娱乐性(4分)等狂欢元素,往往能够吸引远距离游客,此外,节庆表现形式的丰富程度(4)、规模大小(2分)、多样完整度(2分)、适游期长短或所能提供的活动范围(1.5分)也是节庆开展必须考虑的要素。此外,准确分析节庆的现状才能更好地进行节庆旅游的开发,包括市场化程度(8分)、综合效益(6分)、活动创新性(1.2分)、传承与普及(1.2分)、活动参与性(1分)、组合开发程度(1分)、知名度(1分),市场化的程度反映出节庆开发所处的生命周期,所取得的综合效益则是一个节庆开发预期目标设定的参考,所开发的活动只有更具创新性才能够增强一个节庆的生命力,传承和普及的程度和活动参与性都是节庆开展的地方群众基础,此外,一个好的节庆必须具有联合周边的旅游资源,组合成丰富多样的性价比高的旅游产品,才能进一步扩大其知名度。在指标排序中,环境水平(22.5分)在节庆资源评价中所占的比重仅次于节庆资源禀赋。因为,随着节庆带来的经济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地方政府加以重视,节庆开展的社会环境(16分)良好,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策法规和科技投入增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也增加了地方的环境总体容量。宜居、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日渐深入民心,地方的自然环境保护得到重视和改善(6.5分),节庆举办所需的优美、舒适的环境以及原本的自然基底随即得到保证。节庆旅游资源的评价因素还包括当地的综合开发条件(12分),包括区位条件(8.4分)和区域旅游发展状况(3.6分)。区位可进入性(2.1分)和与周围旅游区之间的关系(6.3分)、旅游配套设施(1.2分)占了较大比重,说明了游客在路途中的时间消耗应该减至最低,这直接决定了游客的出游时间消耗以及带来的交通费用,不同旅游产品组合的体验及时成了游客对节庆旅游感知的重要方面。而旅游消费偏好人群(0.8分)和旅游市场规模(0.8分)则是旅游市场方面的发展情况,节庆举办的初期大多依赖原有的旅游市场。良好的区域旅游形象(0.6分)包括旅游从业人员素质(0.2分)则有助于提升游客对地方节庆的感知。

2 实证研究

2.1 结果分析

节庆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总分计算方法采用模糊打分法,标准采用四个记分等级:极高(10~9分)、高(8~7分)、较高(6~5分)、一般(4~3分)、较低(0~2分)。

表5 邵武市节庆旅游资源评价综合评价得分表

本文参考2003年的国家旅游资源评价(GB/T18972-2003)的指标标准,依据邵武节庆旅游资源评价总分,由高到低分为五个等级。

表6 邵武节庆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等级评定表

对照上表,邵武未有五级的节庆旅游资源,属于四级资源的有:河坊“抢酒节”、端午龙舟赛、张三丰武术。三级旅游资源:和平惠安祠摆果台、朝华会、七夕行桥。相比于低一级的节庆旅游资源来说,该级资源的节庆知名度较高,渐成规模,得分也相对较高。二级旅游资源:桥头妈祖庙会、和平浴佛节“传经”、将石神龙会、畲村“打醮”。这4个节庆的指标得分前面3个相近,有明显差异的是畲村“打醮”。一级旅游资源:元宵扛菩萨、四月初八牛生日、二月十八修族谱、过火节。该级资源的意义仍然延续祈福消灾,尊重祖先、重视子嗣以及生产方面的尊牛爱牛情节。之所以得分较低,主要是其区域影响力较弱,传承保护工作仍没有开展,导致相应的指标分数低。

总体说来区域的优秀资源并不多,若要策划开发成节庆旅游活动也需进一步挖掘提升,用现代的理念进行创新性开发设计,因此,邵武节庆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其次,其类别和内容上可进一步发现,上述节庆旅游资源都相应具备了邵武在宗教、生产活动、名人文化、家庭宗族等方面的特色,宗教意义的节庆占较大比重,而宗教节庆又是纪念相关的历史名人,邵武的名人文化和宗教文化底蕴深厚,始终是其进行节庆旅游开发的文化优势。因此,在进行节庆旅游产品策划的时候,应该重点开发具有代表性的节庆旅游资源,培育节庆类旅游精品。并适度地开发其它节庆旅游资源,以点带面,逐步实现邵武节庆旅游产品的多层次多样化发展,以此来满足不同的节庆旅游市场需求。

2.2 开发建议

邵武节庆旅游资源评估结果说明邵武的节庆旅游可开发的节庆资源涉及多个方面,三四级节庆旅游资源是开发重点,比如张三丰节庆文化资源,端午赛龙舟等品质较高,鉴于这一类活动已经得到重视并有一定程度的开发,因此本文侧重探讨其他未被重视的且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节庆资源,选取特色传统节庆河坊抢酒节进行节庆开发构想。

表7 邵武河坊抢酒节

从河坊抢酒节的具体指标得分来看,其节庆要素价值所对应的3个指标分数是较高的,约占总分的四分之一;节庆综合质量指标层下的各项指标得分也接近满分。这是由其全国独一无二的地位所决定的,而抢酒节至今已有的1422年的历史以及该节庆所缅怀的三国五虎上将赵子龙也是其节庆意义的优势所在,需要完善的是其表现形式、活动创新性和组合开发程度还不够完整和富有深度,总体受众面还相对狭窄。

抢酒节是邵武非常独特的节俗,目前单纯的开展抢酒节活动,对于外来游客来说,显得比较肤浅,且限于酒的数量,也不可能打造成欧洲西红柿节俗那样,有巨大数量人参与消费。所以,一年一度的抢酒节应当珍视,不要停留在用现代容器表面上传承古代抢酒的行为层面上,而要深挖出抢酒节第二层面的庆丰收农俗、第三层面的军垦制度和第四层面的赵子龙崇拜。由此,抢酒节的举办,应当由文化部门联手农业部门、工业制酒部门、人民武装部门等,完善节俗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创意领域。设计策划丰富深刻的抢酒节内容:一是收集全国军垦历史资料,突出邵武军垦文化的由来和特色,并且与邵武的知青文化相结合,可以建立小型的生态博物馆来展示。所谓生态博物馆是当今世界博物馆新业态,即室内展示的内容可以在室外体验,要与当今受欢迎的休闲农庄业态结合起来,租地给城市居民,作为休闲。要发掘邵武宜农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通过现代人的感受传承下去。邵武农村要鼓励家庭农场的建设,以历史上的军垦文化,知青文化作为精神鼓励,家庭农场向高新技术,精细化农业的方向发展,使历史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先进农业文化相结合,创设既穿越时空又传承传统的新型业态。

当然,邵武节庆旅游的开展除了做好节庆构思以外,还需要把握好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除以当地产业为发展旅游的基础外,在政府的引导下引进旅游人才,做好与周边地区如武夷山、泰宁大金湖的合作,逐渐开辟更为广阔的旅游市场,同时塑造城市形象,加大宣传力度,为节庆旅游构筑适宜的空间[16]。

3 结论与讨论

综上研究得出,县域节庆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包括资源禀赋、环境水平和开发条件三大部分。其中资源往往是县域地区的优势,文化内涵深厚,具有一定的奇特性,在鲜有人知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开发空间,此外,地方节庆的表现形式和规模大小、完整性、活动范围、娱乐性、竞争性也是衡量其节庆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资源禀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其中的审美休闲和科学文化价值。环境水平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舒适的气候环境是保证,特别是近来雾霾严重,人们向往的和谐的自然环境愈显重要,而科技水平的重要性则体现在节庆的包装和策划需要以科技实力为基础的创意包装进而迎合人们不同性质的节日需求。开发条件则有赖于县域的旅游经济发展和重要的区位条件。总体说来,县域节庆经济的发展需从资源评价的角度,围绕潜力影响的各方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进而策划适宜本地区的特色节庆。而本文构建指标的规范性、完整性以及实证的科学性还需要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连建功,黄 翔.湖北省节庆旅游开发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1):22-23,26.

[2]MeyerJD.ClinicallyappliedgeographyItsroleintravelmedicine[J].ProfessionalGeographer,1970,41(4):421-428.

[3]DewarK,MeyerD,LiWM.AFrameworkforResearch[J].InternationalJournalofTourismReasearch,2001,3(1):45-58.

[4]FormicaS.TheDevelopmentofFestivalsandSpecialEventsStudies[J].FestivalManagement&EventTourism,1998,5(3):131-137.

[5]Coopers,LybrandConsultingGroup.NCR1988festivalsstudyfinalreport[R].Ottawa:ReportfortheOttawa-CarletonBoardofTrade,1989,1.

[6]张宏丽,节庆、旅游节庆和节庆旅游概念辨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6):63-75.

[7]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65-267.

[8]戴光全等.节庆、节事及事件旅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

[9]黄翔.节庆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20-236.

[10]徐舟.旅游节庆活动的策划规划方法初探[J].平原大学学报,2005(1):7-10.

[11]秦美玉.旅游节庆及其文化性因素论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11-115.

[12]连建功,黄 翔.湖北省节庆旅游开发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1):90-92.

[13]连建功.中国旅游节庆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4]姚海琴.大众参与旅游节庆的影响因素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5):475-476.

[15]梁福兴,吴忠军.民俗旅游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16]洪 静,赵 磊.山东省节庆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理论学刊,2013,12:106-110.

猜你喜欢
邵武旅游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邵武有旗山 熠熠生光辉
红土地(2019年11期)2019-12-04 05:36:42
资源回收
童迷黑白秀
童话世界(2017年13期)2017-06-05 15:01:38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婆罗花
旅游
邵武 邵武市金坑村列入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传统村落名单
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43
旅游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