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培毅
哈尔滨轻工业学校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提出了“职业教育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指示,决定中还提出了“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精神,可见在职业教育中实训是极其重要的。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同时对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朱其训[1]及李强[2]等人对国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类型、内涵和教学特色等进行了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出国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类型主要有三种形式,即: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教学工厂”模式。对于国内实训基地,多名学者对实训基地的概念及内涵[3][4][5]、实训基地的功能[6][7]、实训基地的建设及运行管理[8][9][10]、国外职教模式对我国实训基地建设的影响[11][12]等进行了研究。
虽然大量学者和职教界专家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作了一定的研究,但大多数主要集中在对高职高专实训基地的探索上,关于中职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的研究还较少。中职与高职有着很大的区别,中职人才培养定位区别于高职人才培养,因而中职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缺乏统一规划;基地功能单一;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缺乏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教师水平有待于提高;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建设标准模糊,评价体系不完善。
各级政府要强化统筹功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支柱产业分布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要结合职业学校、企业资源、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布局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资金,避免重复建设。同一城市的省、市属学校之间,所辖县区之间,要实行职业教育专业整合和实训基地建设分工,规避无序竞争,在区域内实现合理布局,资源共享。
结合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建设和十大工程建设,在哈、齐、牡、佳、大等大中型企业和职业学校相对集中,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城市,主要建设综合性实训基地,发挥辐射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区域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市(地)为主,重点服务本校、本企业,同时能与周边职业学校和企业共享,按照这一原则,在伊春、牡丹江、鸡西、大兴安岭等地区重点建设木制品工艺、商贸旅游、交通运输等实训基地;在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可以重点建设煤矿安全、煤化工、机械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区域性实训基地;围绕县(区)经济经济特色,结合职教资源,建设专业性实训基地;在哈、齐、牡、佳、大等中心城市建设与地域经济相适应的校企合作示范性实训基地。
目前,一些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配套不完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技能性实训基地设施设备不健全,设备数量不足,基地建设不配套,开设的实训项目不全,实训内容不完整,学生技能训练的实效差,难以实现真正意义的“产教结合”,制约了实训基地的长远发展。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在实训基地建设规划阶段,应先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或采纳已经制定的相关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标准。
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应重点涵盖以下几项内容:(1)明确专业办学定位。实训基地的建设要考虑专业的培养对象,与专业相适应的就业岗位人才需求,专业培养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方向。(2)明确实训基地办学规模。实训基地的建设要考虑核心专业的年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开展社会人员培训情况,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情况等因素。(3)确定实训场地。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要满足专业实训需要,实训基地设施设备布局合理规范,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各实训室醒目处应张贴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和警示标志。(4)恰当配制实训设备。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要尽可能与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相匹配,具有实用性、标志性、扩展性和安全性;设备配置要在满足学校教学的同时,为当地经济产业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提供服务。(5)开发完善实训项目。实训环境和实训过程设计应具有职业岗位的仿真性,创设相应职业工作任务的真实情境,按照职业工作任务的程序设计实训环节,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按照未来职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6)培养实训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包含实训基地专业课教师、核心专业“双师”型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的设置情况以及企业技术人员或社会能工巧匠的聘请情况。(7)实训基地的管理情况。(8)保障措施。(9)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情况及示范作用。
在按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完成实训基地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实训基地的软件建设。实训基地软件建设包括实训项目的策划开发、实训教材的编制,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1.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教师作为教学与管理的主要力量,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师资队伍是建设好基地、发挥好基地作用的关键。加强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深化实训基地人事制度改革。要保证实训基地有必要的人力资源和发展潜力,必须要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探索和建立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的教师管理模式,及教师资源与开发的有效机制。通过加强与其他师资力量较强的院校、实训基地以及行业企业的合作、联聘实训教师、聘任兼职实训教师、聘任高级专家等多种途径,拓宽实训教师的来源渠道。(2)实训基地要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用、严格考核”的原则,逐步实施全员聘任制,优胜劣汰。探索职业实训基地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将相对稳定的骨干人员与出入有序的流动人员有机结合,建立符合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规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3)实训基地要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健全分配激励机制。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许可范围内,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以岗定薪、按功取酬、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4)强化实训教师的技能培养。职业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创造条件,派相关专业的专职实训教师到企业深入学习,从事连续性的岗位工作,快速提高技能水平,提高动手能力。同时,针对社会师资,则应在充分肯定其实践能力的同时清晰的认识到他们可能存在的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不足。实训基地应对社会师资进行理论培训,特别是教学方法的培训。应令其尽量熟悉所接触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特点,及时根据学生反馈进行调整,必要时可以组织社会师资与院校师资互相观摩课程,取长补短。
2.实训项目的开发与实训教材的编写
实训项目是把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工作理念、职业道德等转化为具体教学活动的中介,是完成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关于如何开发实训项目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13][14],实训教师应主动在教学中进行思考,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建立与实训教学相适应的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开发体系。
实训项目的开发应首先分析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将整个工作过程归纳为一系列的情境,再将每一个情境分解为一系列的工作任务。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分析,通常是学校与企业合作,深入到与专业对口的有代表性的企业,以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学校教师与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一起梳理工作过程,对岗位设备条件、工作过程、知识技能要求以及职业发展逐一进行分析,归纳出岗位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再由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来组织实训内容,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实训项目,按照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将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按照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内容,最后将实训项目汇集成册,编写实训教材。
1.强化实训基地的常规管理
在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要建立和完善实训基地新型管理体制。实训基地可以按照企业化标准进行管理与运行,实现独立核算,形成董事会。企业可以以产品、技术、专业技师、设备或厂房等形式参与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行并获取相应的利润分成。实训基地也可以由学校与企业人员搭配组合进行负责管理,即一个学校专业骨干,一个企业专家,这样做既能准确把握教学方向,又能充分体现企业意识,有利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养成。总之,在基地管理过程中,基地要积极引进行业企业、社会培训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人员参与基地管理,如在实训基地管理机构中聘请部分企业专家、社会培训机构代表或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兼任相关工作。
2.建立长效促发展的运行模式
实训基地建成之后,采用什么样的模式运行,这不仅关系到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关系到基地能否得到有效利用的大问题。根据实训基地功能、类型的不同,可以建立市场经营性运行模式和模拟生产过程运行模式。
实训基地的市场经营性运行模式,主要应用于有原料输入及产品输出,创造物质财富或提供一定形式的社会服务,参与市场运作,具有经济效益的实训基地。其运行既包括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的实践培训活动,又包括遵循市场规律的经济活动。这里所涉及到的经济活动包括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原料采购储运、生产组织经营、质量控制、环境与安全等方面。这种实训基地按现代企业机制进行经营,追求教育质量最佳化,同时也追求效益最大化。实训基地这种运行模式是将职业教育的实训内容融于生产经营活动中,而生产经营活动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职业学校学生在实训中学习某一职业的经济规律、生产技术规律和科学管理规律。
模拟生产过程运行模式是针对那些无产品输出、无经营利润要求的实训基地而言的。在这种运行模式下,学生的技能培训和实训按生产或经营过程的要求进行,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对相关专业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操作实训,为企业培养某种职业技能或技术人员,也可接受社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才培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因而,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对于专业的建设、学校的发展、学生技能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区域社会人才的支撑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域经济的发展。因而,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科学规划,顶层设计,依据先进的标准进行建设,同时要进行科学的运行管理。
[1]朱其训.国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6),76-79
[2]李强,刘继平,任东.国外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启示[J].中国职业教育,2008(12),46-48
[3]倪玉如,王蓓,李红梅.高职实训基地的显著特征和核心构成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6):68-69
[4]金柏芹.抓实训基地建设,促职业技能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3(19):32-33
[5]王林.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4(12):24-26.
[6]郭静.关于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问题[J].北京高等教育,1999(1):62-63
[7]高庆殿.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功能拓展研究[J].公会论坛,2012,18(1):137-138
[8]邱川弘.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6):119-123
[9]张进.广东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布局策略与建设规划研究[J].高教探索,2003(1):73-75.
[10]陈传伟,曹凤,张世凭.产学研结合建一流实训基地[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