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毅志 谷茂恒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5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不断改革,在指导思想和观念上有所突破。从追求体育的形式向追求体育的实质发生转变,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力、社会适应力及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锻炼、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学校体育兴趣俱乐部形式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开设专项体育课,以每一个运动项目为一个俱乐部。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要,以培养和建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掌握1~2项长期从事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充分发挥个人的体育才能、兴趣与爱好,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的一种以俱乐部形式组织进行的体育课教学,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多个体育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体育基础自由选项上课。可在任何一个有课的时间里,去上自己选定的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学习、练习的授课方式,并有科学的考核标准和严谨的教学计划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开课前由体育教研室统一组织学生对所设俱乐部及主讲教师进行全面介绍,让学生了解各俱乐部项目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俱乐部教学根据场馆的条件,科学安排活动表。教师根据学生所持的体育上课卡,进行考勤,统计人数,打破传统的单元授课制,使体育学习和个人兴趣、爱好更加贴近,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技术更为全面,使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最终与培养终身体育的长远目标相结合。
(1)文献资料法:针对本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利用图书馆、资料室、中国知网、文件汇编等资源收集相关资料。
(2)专家访谈法:采用深度访谈、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体育团队负责人、部分一线体育教师进行交谈、深度访谈,了解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现状。
为了实现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育课程应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体育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学生课外运动训练,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开设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和学生的专业特征,积极围绕学生专业培养目标,依据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根据社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体能与素养。
高职院校的学生参加体育实践主要形式是体育课。一项运动从了解到掌握再到熟练在一学期内是很难完成的,体育兴趣俱乐部成立后,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素质特点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俱乐部参加定期的训练,可根据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今后终身体育的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俱乐部。选择面较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际需要,能够达到掌握多种技能的目的。
从5所高职院校调查结果表明只有湖南大众传媒职业学院开设了健美操和体育舞蹈俱乐部,其他4所高职院校均未开设体育兴趣俱乐部。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分别有83%的学生对兴趣俱乐部的态度“很喜欢”,还有13%的学生认为“一般”也就是说大多数学生对体育兴趣俱乐部都是抱着很喜欢的态度来学习的,对兴趣俱乐部是相当感兴趣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导人们实现远大理想的第一步。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也曾说过,“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建设、引导和帮助,创造学生喜欢的环境。”体育兴趣俱乐部的教学形式正好能够满足这些条件,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表1 高职院校学生对兴趣俱乐部的态度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有67%的学生认为每周进行2次活动,只有11%的学生认为每周3次以上为宜。每周进行1~3次活动对技术水平的提高及理解能达到理想状态,多实践、多练习才能达到目的。
部分学生对俱乐部制的性质、意义不了解,缺乏根据个人兴趣安排学习生活的能力,上课期间会出现缺课、迟到等现象,使得上课人数不稳定。
对体育兴趣俱乐部缺少一个全面、灵活、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的管理机制,各俱乐部内没有建立对会员的考试、考核制度,对会员在俱乐部内的行为没有任何约束。选派的教练员的责任心不强,也会影响会员的学习态度。
表2 高职院校生认为每周参加体育兴趣俱乐部的活动频率
高职院校的学生认为实施“体育兴趣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深受学生的欢迎。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型体育课教学的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择其所好、行其所能、展其所长,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条件。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如由专项技术突出的学生担任教师一职,应参加相应的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整体能力和学术水平。
[1]蒋歌声,瓮慧根.“课(校)内外一体化”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J].浙江体育科学,2006(5).
[2]周云飞.高校体育教学推行俱乐部模式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3).
[3]郭开强.普通高校试办青少年竞技体育俱乐部的实证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1).
[4]翁慧根,庞正志.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