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2月6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民俗专家介绍说,正月初七,传说是人的生日,中国民间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作为古老节日,“人日”在我国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传说远古时期地上并没有生物,于是女娲在七天内每日创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创造出了鸡、狗、猪、羊、牛和马,到了第七天才创造出了人,这就是人类的起源。后来人们将这几种生物的生日移到了农历一年的开头几天,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并在相应的日子里举行纪念活动,这就是“人日节”的来历。
相传这一天如果天气晴好、人事和悦,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人丁兴旺、吉祥平安。若恰巧在这一天有孕妇分娩则更为喜庆。
我国从汉代开始就有“人日节”的习俗,魏晋时已十分流行。隋唐时期,人们相当重视“人日”,唐代高适写下了“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佳句。它证明唐代的“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时至今日,在外的游子仍然要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
人类的繁衍至关重要,所以人们对“人日节”特别重视,这就形成了众多节日活动。在江南一代,“人日”习俗是以七种菜做成羹作为节令食品,谓之“七宝羹”。“羹”与“更”谐音,意味着更新之意。如果说元旦代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那么“人日”就是代表人类生活的更新。“七宝羹”是初七“人日”必备的一道菜,家里每个人至少都要吃上一口,老人才肯罢休。这种习俗,现在在一些城市仍然存在,如广州、潮汕一带。这七样菜一般都包括芹菜、蒜、葱、芫荽(香菜)、韭菜五种,另外两样可灵活掌握,有的用鱼、肉,有的用其他菜来凑合。“七样菜”要一锅煮,煮好后全家人一起吃。据老人说,吃了“七宝羹”,可以捡金拾银,发大财。不过,更重要的还是借七样菜名的谐音,取个吉利。因为芹菜的芹,谐音“勤”;蒜谐音“算”;葱谐音“聪”;芫荽的芫谐音“缘”;韭菜的韭谐音“久”;鱼的谐音“余”;吃肉表示富裕。吃了这七样菜,合起来就是勤快、会划算、聪明、有人缘、长久幸福、有余富足的意思,以示人们对家庭幸福的期望。
除了食菜羹之外,还要吃在天井露天煎出的大饼,俗称“熏天饼”。《荆楚岁时记》和《辽史·礼制》都记载了这种习俗。这种习俗的信仰基础何在,少有记载,或云避瘟:“人七日,经糠秕熏门,以避瘟”。
“七宝羹”和“熏天饼”这两样东西既祈了福讨了吉利,又满足了口腹之欲,两全其美。
“人日”要戴华胜。《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初七为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用五彩的丝织品剪成人形,或把金属箔刻成人形,贴在屏风上。妇女还要把这种剪刻的人形戴在头髻上,作装饰避邪。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
此外,在我国一些地区还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一些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在古代社会,“人日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当人类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时,“人日节”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慢慢地消逝了,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一些习俗还是被保留下来了。
山东旧俗:“人日”当天须放花炮、烟花等习俗,故“人日”亦是火的生日。正月初七如果是好天气,则一年中人口平安。“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有些地方分得更细,初七是 “小孩人日”,吃细长的面条;十七是 “大人日”,吃一般的面条;二十七是 “老人日”,吃 “宽心长寿面”。
现在“人日”在山东农村已淡,这个““众人生日”却越来越不被人理会,日益消退,不少人不知道也不过“人日”这个节日了,没有了专门的庆祝活动,但此日作为一系列农历“过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庆祝活动的一部分仍然以深刻的烙印与顽强的文化传承存在于民间。比如在“人日子”洗头,可以做针线活(其他过年期间的日子则不允许)等。
最后,溯本回源地回到起点处,不由为古人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有的见识所折服——现在所大力提倡的以人为重的思想,自秦汉就已存在,而且根深蒂固地以民俗节日的形式普遍存在于民间。“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以人为尊。”这是道家的解释。而“人日”的主要节俗活动也体现了重视人的意念,明代杨慎在《艺苑雌黄》中云:“古人七日贴人于帐,重人也”。
古老的“人日节”,虽已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慢慢消逝了,但是和节日相关的文化积淀却存在了下来,成为我们古老民族文化的历史见证。
(周润健 蔡玉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