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用背景下高校实验室体系的构建

2014-03-26 02:06尤祖明庄志洪路贵斌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年7期
关键词:产学研实验室建设

尤祖明,庄志洪,路贵斌

(南京理工大学 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江苏 南京 21009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学研合作已经逐渐成为推动世界各国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高校发展水平的动力源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2-3]。近年来国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协同创新,这些对高等学校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验室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新形势下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服务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场所[4],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5]。

实验室,顾名思义,是开展实验的场所。但在新背景下,实验室不再只是物理空间的概念,而是包含教师、学生、课程、研究、创新等多个内涵的硬件、软件综合体。在国家大力推行产学研用结合的背景下,实验室更是其中的主要切入点。因此,实验室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是促进产学研用良性循环的基础。

1 国内外产学研用合作情况

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了产学研用合作,最典型的是美国模式,主要方式有:(1)科技工业园区。美国工商界和政府把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实验室设在大学周围,利用大学的研究力量,形成“科技创新工业园区”,如著名的硅谷科技园。(2)合作研究中心。在大学里建立“大学-工业合作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3)政府引导和推动产学研用合作。美国政府设立国家科学基金,制定产学研合作计划,建立产学研专项基金,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日本模式一般有:(1)科技城。开辟高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密集的新城区,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以集聚数量众多的企业为支柱,迅速产业化。如筑波科技城。(2)共同研究中心。将大学有实力的研究机构整合建成更适应大型化、综合化的共同研究中心。国外模式具有的共同特点包括:(1)通过立法,形成制度,建立体系,层层落实;(2)加强第三方机构的中介服务;(3)注重政府协调引导,发挥宏观指导职能。

我国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晚,大体分为3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由国务院生产办、教育部、中科院发起推出“产学研联合工程”,组建“产学研工程”工程办公室。2009年5月,时任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加大改革力度,以企业为主体,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目前国内高校的合作模式主要有:(1)科技咨询和委托科研;(2)技术成果授权、转让或技术参股;(3)共建研发平台或合作研究;(4)高校、政府、企业人员互派交流;(5)共建大学科技园;(6)高校利用技术成果创办高技术产业;(7)组建协同创新中心。

2 产学研用结合对实验室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产学研用合作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产学研用4个方面尚未形成真正的合力,技术创新要素分散、交叉、重复。在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中,“学”和“研”为企业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而“用”则是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如果不能在市场上应用,技术创新就显得虚无缥缈。产学研用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技术创新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进行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校实验室必须主动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服务社会,同时也利于自身的发展[7]。

高校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主要有校企、校地合作等形式。校企合作又可分为松散型、半紧密型和紧密型3个层次。(1)松散型合作主要是通过具体的项目将高校和企业结合在一起,合作通常以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等形式展开,是当前比较普遍的一种合作类型;(2)半紧密型合作是通过高校和企业共建科研机构,开展持续稳定的合作;(3)紧密型合作是在前两种合作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结合,创办集生产、经营、技工贸于一体的经济实体,从而形成利益共同体[8]。校地合作主要是共建区域性的研究院、行业性的研究所等重大科研载体,是高校发挥人才、科技辐射作用,立足重点区域,实现双赢发展的重要方式。

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提出,要求高校实验室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建设,扩展实验室的类型和功能,形成多样化研究方式。新背景下的实验室除了承担传统的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外,还需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加强对外交流,与政府、企业等单位开展人才交流、成果转化、共建研究体等合作,努力实现人才和科研成果的无缝对接,避免闭门造车的现象。

实验室的转变包括:(1)实验室概念的转变。不拘泥于仪器设备、实验场所,而以大中心、大平台,高水平为标准。(2)实验室功能的转变。不局限于传统的课程教学和科研,而以功能系统化、一体化为目标进行高水平建设。(3)实验室建设侧重点的转变。不限于设备设施建设,而包括产业、社会需求的软硬件建设,达到高水平服务。同时,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要着重于:(1)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加强教学实践平台建设。与国内外高校、企业共建实践中心、产学研基地等,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科研平台协同创新,推进政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通过人才、技术、设备设施等交叉融合,建设行业或区域科技共同体。

3 实验室体系的构建

在产学研用背景下,高校实验室体系的构建主要包含实验室的分类、实验室的功能和服务面向、实验室的建设机制等方面。

3.1 高校实验室的分类

高校实验室按照功能一般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和公共服务型3种类型[9],如图1所示。教学型实验室具体又可划分为公共基础教学实验室、专业基础教学实验室和专业教学实验室3类;科研型实验室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的实体,一般有各类科研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是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的主要载体;公共服务型是面向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通用性实验需求,集中某一领域的先进仪器设备,而设立的实验平台。

图1 实验室类型关系图

高校教学型和科研型实验室并不完全独立分开,而是互为补充,既要培养“学”又要承担“研”,这也是产学研用背景下,实验室应该发挥的作用。

3.2 实验室的功能和服务面向

在产学研用相结合背景下,“用”被提到了新的高度,“用”可以理解为应用或用户。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技术研发在第一环节选题时,往往脱离了市场,使得技术转化先天不足;还有在转化环节上,没有根据应用的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果。在产学研用密切联系的过程中,“用”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因此,高校实验室的功能和服务面向要紧紧围绕产学研用4个方面,摒弃过去侧重于鼓励卖方主导创新的产学研结合,让买方参与进来,利于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和实验室自身的长远发展。实验室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实验室体系结构示意图

对于教学型实验室,其功能应该着重于承担各类学生的各类基础和专业实验,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知识和动手能力,这是高校充分发挥培养人才职能的基础。学生在教学型实验室中,能够接触到本专业以及专业外的相关实验内容,了解更多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手段和方法,锻炼科学实验技能,逐渐提高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产学研用密切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0]。教学型实验室的服务面向主要是高校学生以及少部分的企业、研究所等合作单位进修人员。

对于公共服务平台,能够集中某一领域的一定规模的、先进的仪器设备,满足高校师生以及社会的测试实验需求。一方面为高校加强仪器设备功能开发、开放共享,提高管理效率等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为校企或校地产学研用合作提供了平台和环境。公共服务平台立足于服务,服务于高校师生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等的实验需求。

对于科研型实验室,其主要功能是开展科学研究,进行技术创新,是完成产学研用合作的主要支撑。校企、校地等合作方式,很多是通过科研项目、共建科研实验室、人才交流培养等进行的。因此科研型实验室将着重于培养较高层次学生及合作单位人员的科学研究能力,通过理论研究、项目实验或产品开发等方面,提高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3.3 实验室的建设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在不断增加。高校的不断发展除了依靠国家的教育投入,还需要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拓宽经费来源,才能实现长远稳定的发展,而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更离不开各类经费支持与合作。从实验室的体系结构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功能侧重会有所不同,其建设模式也会有差异。

教学型实验室主要包括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学院各个基础教学实验室(中心)。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教育部及各省为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促进优质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进行评审和建设的,一般由国家予以经费支持,学校配套重点建设。学院各基础教学实验室是高校结合自身情况,与实验课程紧密联系而成立的校级或院级教学实验室(中心),由学校重点投入建设。

科研型实验室主要包括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校、院研究机构(平台),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学院各个科研实验室。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是由国家、部委和省(市)政府依托高等学校建设的实验室,集中学校的优势学科资源,汇聚了高水平人才,由国家重点支持建设。校、院研究机构或平台是学校根据自身发展和科学研究需要,整合研究团队,在某些领域论证建立的研究机构,该类研究机构可以通过学校和政府、学校和企业、学校自建或者其他合作方式来设立,这是学校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中,半紧密型合作的主要方式。政府、企业或其他合作单位与学校共建,为学校提供政策、经费或技术支持,开展人才互换培养,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和咨询服务等项目。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成果,学校与合作单位进行半紧密型和紧密型合作,共建实体研究组织,从人才培养、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试验测试到成果转化等一系列过程,开展全面合作。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目前产学研用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11-13]。学院科研实验室是学校根据学科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需要,统筹安排设立的,由学院具体负责建设。

4 实验室对产学研用合作的支撑

在实验室体系框架下,高校和合作单位按照合作需求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各类型实验室为产学研用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撑,合作过程也主要在实验室中完成。因此,在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中,要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人才队伍、仪器设备等软件和硬件优势。近年来,各地在推进产学研用合作过程中,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比如江苏省开展了产业教授选聘工作。企业家受聘为高校产业教授,是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密切高校与企业的联系,更好地推进产学研用合作。部分高校也组织“博士团”人才库和“教授团”专家库,派驻到政府、企业等单位,互派交流,与地方、企业共建研究院等。这些合作措施不仅能有效促进合作的深化,同时也为实验室这片土壤拓展了发展空间。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实施协同创新战略,进一步把高校和企事业单位联系起来,并通过共建实验室,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进一步突出了实验室的支撑作用。

5 结束语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产学研用不断深入结合的背景下,实验室作为基础保障,应该体现出“创新摇篮”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实验室按课程、专业等设置,功能得不到拓展,要抛开以往小而全、配置分散的建设模式,紧密结合需求,拓宽建设渠道,建成有规模、系统化、上水平的实验平台,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共同构建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

[1] 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2] 郭大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8-10.

[3] 马德秀.瞄准需求 突破障碍 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8-20.

[4] 阙广文.高校科研实验室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6):11-14.

[5] 杨科,华心祝,孟祥瑞,等.产学研结合 建设创新型综合实验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114-117.

[6] 邹友锋,孟战福,赵观石.推进产学研用合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10(5):34-36.

[7] 马陆亭.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探索与展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24-31.

[8] 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6):45-47.

[9] 毛晓翔,戚勇,陈亚玲.研究型大学科研实验室体系建设问题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210-213.

[10] 潘蕾.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131-133.

[11] 李庆丰,薛素铎,蒋毅坚.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2):70-72.

[12] 王晓锋,王连军,戚湧.创新产学研合作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2011(12):8-10.

[13] 王秀敏,龚宇平.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搞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23):66-69.

猜你喜欢
产学研实验室建设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