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留菊
江苏省沛县大屯煤电(集团)公司中心医院 江苏 沛县 221600
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张留菊
江苏省沛县大屯煤电(集团)公司中心医院 江苏 沛县 221600
目的:探析对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救治的4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及护理,分析其结果。结果经仔细观察出血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并进行细致护理后,46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具有起病快、发病率和危险率高等特点。对产妇产后状况进行紧密观察,能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现象,及早判别出血原因,对症采取处理措施,并做好其产后护理等一系列措施,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病死率,为患者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观察;护理体会;产后出血
在胎儿娩出24h内,产妇的阴道出血量多于500mL的现象即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多见于产后2h内,其起病快,发病率高,据相关资料显示,产后出血约占分娩总数的2%~3%[2],严重危及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此,紧密观察产后出血情况,及时对症采取抢救措施及其关键。本文对4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救治的4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3]。其中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0.2±2.3)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17例;剖宫产13例,自然分娩33例;出血量590~1600mL,平均出血量(1087.3±221.4)mL。
1.2 观察方法
产妇成功娩出胎儿后,注意观察其出血状况,若发现有产后出血现象的患者,应及时准确判别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类型,并对症实施止血方案。医护人员要按时且严密对患者进行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情况等常规监测,观察并记录产妇阴道出血量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外部体征如皮肤、指甲、嘴唇等部位的颜色,并严密观察其子宫收缩情况。
1.3 护理方法
1.3.1 一般护理 引导患者平卧在床,抬高整个腿部,同时通过氧气管给患者输氧,确保大脑的氧气量充足。建立静脉通道,给患者输血,补充患者分娩时过多的失血量。控制好病房温度和湿度,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如戴帽子、盖棉被等,并保持干净、明亮、舒适的病房环境,以防呼吸道、产道感染。将应急药物及抢救设施放置于病房中或放在随时可拿的位置,以便在遭遇突发状况时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按时监测身体各项相关指标、准时记录数据。适当调整输液量和输血量。
1.3.2 对症护理 发现产妇有产后出血现象,应及时判断出血原因,一般的出血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及胎盘因素等。并针对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止血和救治措施。
1.3.3 心理护理 产妇面对产后出血状况,容易产生心悸、恐慌、焦躁、绝望等不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要做好产妇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安慰并帮助产妇,缓解或消除其不良情绪,增强产妇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同时,医护人员要时刻保持平静,在给患者处理产后出血情况时从容镇定、有条不紊,为产妇的健康和安全做好万全的保障。此外,医护人员还要及时与产妇及其家属讲解相关的病情和治疗措施的方案与意义,并让产妇家属帮助做好产妇的心理疏导,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1.3.4 恢复期护理 产妇产后大出血,会导致其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易感风寒、易受感染,医护人员和产妇应及时做好产妇的恢复期护理。医护人员指导产妇做好早期的母乳喂养工作,教授产妇关于产后恢复的技巧,并引导其做好产后自我护理。指导产妇服用补血剂,以防贫血;添加营养的补给,保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免疫力;适当服用抗生素,避免感染;产妇可做一些简单的肢体运动,保持乐观心态,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经仔细观察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发现46例患者中,宫缩乏力有27例,软产道裂伤有8例,凝血功能障碍有6例,胎盘因素有5例,通过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止血。同时,经对产妇产后进行细致护理后,产后出血46例患者全部得以治愈出院,住院时间为5~8d,平均住院时间为(6.5±1.5)d。此外,护理人员做好一个月的随访记录,恢复期为17~26d,平均恢复期为(21.5±3.5)d。
产后出血的原因有两种[4],其中客观性原因如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和胎盘因素等为一般的产后出血原因,另外医源性原因也属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医源性发病的主要因素是产前漏诊导致产妇产后凝血功能差,或医生在助产期间,因未保护好产妇的软产道,致使宫颈、阴道或会阴部位等遭受严重损伤。客观性原因中的宫缩乏力,是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关键性因素[5],导致宫缩乏力的有多胎妊娠、胎儿畸形、胎位不正等。
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医护人员、产妇自身及其家属等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产妇成功娩出胎儿后,医护人员应紧密观察患者的产后状况,发现有产后出血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治和护理措施,为患者的人身安全提供最大的保障。本研究中,通过对我院4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产后出血观察和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6患者全部得以治愈并出院,住院时间较短,产后恢复好。由此可知,产后出血发病急,医护人员应紧密观察产妇的产后状况,发现有产后出血现象时,应立即准确判别发病原因,并给予对症治疗,做好产后护理,为产妇的生命安全和产后恢复提供良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具有起病快、发病率和危险率高等特点。对产妇产后状况进行紧密观察,能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现象,及早判别出血原因,对症采取处理措施,并做好其产后护理等一系列措施,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病死率,为患者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1]赵相娟,张梅娜,张涛等.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2):108-111.
[2]邱慧敏,王卉佳,张莹.产后大出血的观察评估及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9):335.
[3]李力,俞丽丽.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原因识别及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2):115-117.
[4]宋梅,成书玲,谭秋红等.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1):48-49.
[5]王爱宝.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3):248-249.
R473.71
B
1009-6019(2014)08-0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