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英《屈骚指掌》成书的背景研究

2014-03-26 08:48季晓菁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胡氏楚辞庄子

季晓菁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清代,作为中国古代学术的“结穴”,更是楚辞发展的大盛期,而胡文英《屈骚指掌》就是其中一部考证务实、见解通达的重要注本。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1]依据孟子“知人论世”的方法,以胡文英生平为立足点,结合其生平、所处之时代及著书三方面,挖掘之间的关联性,继而揭示《屈骚指掌》成书之背景。

一、胡文英生平对《屈骚指掌》成书的影响

胡文英,字质馀,号绳崖,武进人。“乾隆十九年拔贡”,“三十年副榜”[2],“广东籍,官直隶高阳县知县”[3]。胡文英“为人甚修饬……行高而心宽,伏处自适,弹琴咏歌,其闲居则嘿嘿然,行于道途则循循然”[4],这样一个性格平和内向、循归谦逊之人,却对“烦闷郁伊”的《楚辞》有“嗜芰嗜痂之癖”[4]1。另,胡氏在《庄子独见》一书曾云:“不能如古圣贤之乐天知命,颇赖是书以静究而深观之,有所得,窃喜起舞椎鲁。”[5]由此看出,胡文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亦能想象胡氏由嗜书而产生的不竭动力。胡氏一生好学深思,著作颇丰。 《贩书偶记》记载了胡氏八部著书:《诗考补》二卷,乾隆四十九年留芝堂刊;《诗疑义释》二卷,乾隆四十九年留芝堂刊; 《毛诗通义》六卷,乾隆间刊;《诗经逢原》十卷,乾隆五十一年刊;《诗疏补遗》五卷,乾隆五十三年刊;《吴下方言考》十二卷,乾隆四十八年留芝堂刊;《庄子独见》无卷数,乾隆间聚文堂精刊;《屈骚指掌》四卷,乾隆间刊。

论及胡文英之家世,《武进阳湖合志》载“胡文英,广州商籍”[6],虽处商人之家,亦非家财万贯,反倒时见家境贫寒:其“跨山涉海,辛苦流离”[5]2,“食贫居贱,东西游走”[4]1。此种遭遇及体验,应有助于对屈原好修不懈、愁苦终穷之精神生活的理解与契合。另,在洪亮吉为清将领胡时显所作之墓志铭上曰:“君又尝出嗣季父直隶高阳县知县文英后,季父有子,君复归大宗。”又载:“胡讳时显,字行偕,一字晴溪。先世为江西奉新人。五代时远祖琼官常州路刺史,遂家武进之安上乡。明礼部尚书谥忠安公濙,其后也。君为忠安公十一世孙。祖□俊,父用嘉,两世皆封赠如君官。”[7]1000—1001此外, 《吴下方言考·凡例》中云,胡氏再侄孙灿殷协助其分类考订相关音韵知识[8]4。可知,胡文英祖族显赫,文武双全,其文人、官人之身份亦或受家族文化背景之承袭。此外,胡时显“为文移笺顷刻立成,曲折如意,同辈虽精思不能易一字也。尤善书,官京邸日踵门求者不绝”[9]。可见,行偕虽为一名武官, “以军功得官”,后“擢鸿胪寺卿”[7],然其学问之功力亦不在众文人之下,又曾生活在胡文英家中一段时间,其上述种种行事,难免不受胡文英之影响,可谓甚得季父之风。

胡文英一生辗转多地:其乃武进人 (今常州);乾隆十六年于广州完成《庄子独见》;创作《屈骚指掌》时曾“两涉楚南,三留楚北”[4]5,他游历四处、见多识广,博闻强识、学富五车,正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问的功夫深,生活的历练多,家族文化背景深厚,为他完成《屈骚指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术思潮对《屈骚指掌》成书的影响

梁启超云:“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10]1的确,学术风气的变迁,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而《楚辞》研究,自然也会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学术思潮的影响。一方面, “自秦以后,确能成为时代思潮者,则汉之经学,隋唐之佛学,宋及明之理学,清之考证学,四者而已”[10],足见清考据之地位,胡文英便身处其中。另一方面,胡文英乃常州人士,从小耳濡目染,亦必受家乡环境之感染。故从这两点着手对胡文英《屈骚指掌》的学术背景进行阐述。

(一)朴学风气

清代学者把继承汉儒学风为己任,力行考据训诂治学,以区别宋儒性理之说的学问称为“朴学”,[11]以考证为主要方法,其研究范围涉及“经书的笺释”、“史科之搜捕鉴别”、“辨伪书”、“辑佚书”、“校勘”、“文字训诂”、“音韵”、“算学”、“地理”、“金石”、 “方志之编纂”、 “类书之编纂”、“丛书之校勘”[12]等十三项,范围甚广,无所不包。乾嘉时朴学之发展,梁启超称此为“全盛期”,多标举吴派和皖派,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学风“博学”、“好古”;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学风“实事求是”、“无徵不信”。

《楚辞》研究,亦受着这种风尚之变化。清代的楚辞学至乾隆时,随着“经世致用”思想的逐步黯淡,以考据为特征的朴学风气日益鼎盛。《楚辞》研究进一步深入展开,其时不乏学者以“训诂考据”方法治《骚》,治学态度缜密,朴学色彩颇为浓厚。它体现的是务实求真的学术原则,而较少政治寄托与身世之感。如毛奇龄《天问补注》对神话传说和历史由来考证详尽;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戴震《屈原赋注》二书,对作者之身世、作品之时地、名物之训诂、音韵之考订等方面,均有详实之考证与研探。另有王念孙《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则为《楚辞》音韵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以上均体现朴学风潮对清代《楚辞》研究的深远影响。即使是一批以阐释义理、评析文章为主的楚辞学著作,如陈本礼《屈辞精义》、林云铭《楚辞灯》等,在这种学风的熏陶下,学问亦皆做得扎实认真。

基于以上原因,胡文英身处朴学兴盛之康乾年间[13],自然受其熏染。胡文英释《屈骚指掌》,“注文简单明了,不涉繁琐”;有其立义者,“不为空言疏释……必稽之往籍、按之目验”;引书为证,多有比较;不明处则阙疑,“未尝苟驳前师,谰辞脞说,以相诋诘”;[4]1注疏求之不得,“后检诸解,无论前贤时彦,必表其名,不肯穷美”[4]3等,此番自述多与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概括清代朴学之特征相符[14]。另,清王鸣盛乃著名朴学大师, “主于校勘本文,补正讹脱;审事迹之虚实,辨纪传之异同;于舆地职官典章名物,每致详焉”[15],其以专家眼光评赞《屈骚指掌》,曰:“地理名物考索最精……屈注当以此为第一家。”[4]1皆可窥见胡氏之考据训诂功力不菲。

(二)常州学派

清乾隆晚期,资本主义萌芽不断滋长,腐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败解体。当时社会中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国危,开展了救亡图存的运动。其中,大多为经学家,以变易思想的公羊学说作为变法改革的理论支柱。就在乾嘉学派鼎盛时期,公羊派今文经学异军突起,常州学派也由此诞生。另,常州属江南地区,而早在唐宋时代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就非常发达,到了清朝乾嘉年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这里得到较大发展。此时的常州已“不仅是江南经济重镇,而且文化也较发达”[16],而胡文英的家乡就在常州武进。常州学派一大史学思想即是“疑古”,而胡氏《吴下方言考》最突出的特点是“考订吴语方言中的‘伪’字”[8],于此足见胡氏治学之门径。

综上所述,虽然胡文英并非“常州学派”中人,但受到“常州学派”之熏陶,且受“朴学风潮”之浸润。因而,提出此观察角度,亦为研究胡文英《屈骚指掌》与时代风气互动之参照。

三、《庄子独见》对《屈骚指掌》成书的影响

庄屈研究一直是学人感兴趣的议题,周建忠在《〈楚辞〉研究五题回顾及反思》中独列一节,简述了古今“屈原与庄周研究”。[17]胡文英于乾隆十六年完成《庄子独见》,比《屈骚指掌》早十年。《庄子独见》的注释体例、行文结构、对文章寓意的探索方法等对胡氏注《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其治《骚》别具一格。

(一)“时文”之法

八股文是清代科举制度中规定文体,且各大书铺随处可见诸如评点八股文之类的书籍,这对庄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时文评点《庄子》之风随之兴盛,如清四库馆臣谓林云铭“以时文之法解古书”[18]、 “以八比法诂《庄子》”[18]1246。胡文英《庄子独见》亦不免于此。

胡文英在《庄子独见·自叙》中云,释《庄》应“联络其辞,贯串其意”[5]3。可见,揭示《庄子》之文脉、线索,是其注书的重要内容之一。黄强《八股文与明清文学论稿》云:“事物的演进有其开端、发展、转折、结束的逻辑顺序,文章起承转合的布局反映了事物演进的一般逻辑顺序。八股文作为格律之文,对起承转合布局的讲究更甚于其他文体。”[19]其中“承上起下”这一八股术语常见于《庄子独见》的评析中。如《外物》“慰睯沉屯,利害相摩,生火甚多,众人焚和”句,胡注:“‘慰睯’二字承‘甚忧两陷’,起下‘利害’句。 ‘沉屯’二字根‘无所逃’来。”[5]214通过这些释语的点拨,易于理清词句的承接关系,让文中的隐秘线索显现,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体悟庄子的真实寓意。

同样,这种八股评点法胡文英亦作用于对《屈骚指掌》的探究中。《远游》篇:“神倏忽而不反兮,行枯槁而独留。”注:“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焉而尽,独留此枯骸,岂有及哉?所以起下文宜早求正气也。”[4]1“起下”之注使句与句联系更加紧密,让读者明白下文“求正气”之缘由,文意之顺了然于心。胡氏通过对屈作“起承”关系的梳理,不仅流畅了文章脉络,更为其考究错简提供了重要依据。如《离骚》“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句,注曰:“成言,成约也。承上言我之明知謇謇为患而不舍者,恃与君有成约耳。孰知君悔遁而有他志。”[4]3胡氏通过对“成言”一词进行解读,并分析上文“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句,疏通两句之承接关系,忠贞直言会惹来祸患,但仍不放弃劝说的原因乃与君王之前已达成的约定。两句意义如此紧密,中间忽插入四句,与文意隔阂,故疑为错简。时文之法的运用,不仅分析了屈作的外在结构,揭示文章的起承之妙,更有利于表露文章所寄寓的深邃涵义,从而准确地把握屈子的内心世界。

(二)“空言”之法

郭沫若于《屈原研究》中称《天问》是“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字”[20],内容多为神话传说,“多《山海经》志怪异之物,不可悉究”[4]4,这多与《庄子》大荒无稽的寓言相仿。胡文英在《天问》题解下注:“此篇皆郁极无聊,搔首问天之语。”此说或受《庄子》托空言发愤诘之辞的影响。

胡文英解《天下》篇时云:“至天神、至圣不杂‘真人’之号,邹鲁《六经》不置进退之辞,隐然见根柢出于圣门,变化裕于全德,无可奈何而托空言以救世。”[5]278他认为庄子学说根柢出于圣门,本以立德为目的,只因“时命大谬,是其不能立德立功处”[5]6,故无可奈何,然后托诸空言,时发愤激之辞罢了。庄子所处之时代,如同“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秋水》)一般,屈原则处“众谗人之嫉妒”(《哀郢》)、“君含怒而待臣”(《惜诵》)时,他们所处之境均有恶人当道,一己之才华无法施展;而时光又匆匆流逝,庄子谓“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知北游》),屈原叹“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离骚》)。面对“生命的困局”[21],命运的不济,岁月的流转,基于庄屈共同的境遇,胡文英以“无奈”心态解读,故两位只得挥洒文墨,托“空言”、“无聊”之语发愤抒情罢了。

(三)“微探”之法

庄子著书,“一雷电风云之通于天地日月而无可端倪者也”,故胡文英“静究而深观”,“简细别白,联络其辞,贯串其意,约以该之,微以显之,解其所可解,而置其所不必解”[5]3。皆因庄子文章极具奇幻的风格特征,而“后人只在语言文字上推求”,并不能窥探、欣赏隐藏其特殊语言形式下的本真含义,所以胡氏指点《庄子》,隐见其旨,洞幽烛微,于“冥冥之中独见其晓焉”[5]3。正如《庄子独见·读庄针度》谓:“读《庄子》要浅者深之……只如极平淡语句中,有无限含蓄……从此入去,迎刃可解。”[5]10这种择关键词句释之、细微处见情感、将隐晦含蓄之意显现出来的解文方法,胡氏在注屈作时多有继承。如《离骚》:“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此句表面之意明白简洁,正如王逸谓: “言我宁奄然而死,形体流亡,不忍以中正之性,为邪淫之态。”[22]然王氏注说仅求文字之层面意义,并未挖掘其深层思想,不若胡注:“第曰‘不肯为’、‘不能为’,犹属有强制,曰‘不忍为’,则三代直道,根心而然矣。”[4]6胡文英与此句择“不忍为”释之,寥寥数语,使屈子宁死不屈、中正刚强的形象跃然纸上,一语道破该句之真正寄寓所在。

(四)“品读”之法

胡文英注《庄》重“读”《庄》,并列《读庄针度》凡八则,主张由读文来领悟庄周之意。他在《大宗师》“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句下注:“才赋于天,道成于人,各有所长,不必定言开道而不用才也。顺着白文读去,自得。”[5]45意通过阅读文本就能自己领会其旨。并介绍了读《庄》的方式:“读《庄子》须把心收得细如游丝,虚而与之委蛇。望其气上,则引而避之;俟其气下,复缓而惹之。炼得此一片轻清微妙之质,则气息自通。”[5]9胡氏认为文章自始至终当有一气贯之,这里采用“顺气缓读”的方法。胡文英亦通过“读”来注《骚》,《凡例》曰:“余读时甚多,解时甚少,记诵更绝不系心,是以与古诗乐府,互为流环沉郁,俯仰吟啸,迄今二十余年。”[4]1—2这表明他常年像诵读其他诗歌那样品读屈作。

在胡文英看来,解读屈作如能像读《庄子》一样,随文气而抑扬顿挫,慢慢品读,其真意也就不难窥见了,正“如泡药酒一般,久久气味自出”[5]9。屈赋篇幅宏阔,时有赋比兴之例,但难与《毛诗》同论界限。朱熹在《集注》中常标注赋比兴处,胡氏以为此法注屈“精神莫能详到,往往为物论借端”,故“今概去之,诚以学者能以一气顺行乎千迥百折之中,则赋比兴当自得之,若到处凝滞,反失其真矣”[4]3。读《骚》的文气不受阻隔,能随文脉上下流转,更能求得屈作的“理之是,神之顺,情之曲挚”[4]3,由此自然能融会贯通、深领屈旨了。胡文英以“读”来解屈作,更易于进入作品的境界,进入屈原的情感世界,仿佛与屈子一同行吟泽畔。

(五)“自得”之法

文学情感需要读者通过文本语言自己去心领神会。在接受美学中,屈作是“第一文本”,通过读者的接受产生的各种注本属“第二文本”,亦是注家在文学创作中自我能动性的表现,姚斯提出:“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23]

胡文英重品读出真情,重亲身感受现真知。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学典籍,将自身丰富的人文知识结合人生体验,从而把握研究对象的精神实质,领悟其精髓,成为己之自得。而“自得”之说又源于胡氏早年所读之《庄子》。庄子的“自得”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部分,文中多次提及“自”或“自得”,如《田子方》篇: “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陈鼓应解“自”为“自然”之意。[24]“自然”是庄子美学的一大特点。胡文英将此领会应用于屈骚之音的求偿中,曰楚辞之音“皆以自然为贵,不欲强古人以不适也”[4]6。古之学者多拘泥于沈约韵书,然其音往往与楚音不同,胡氏则引“自然”之说,以见其通达的态度。又《让王》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此“自得”乃自己不受外物主导、不役于他物,为“自我”之意。自得依赖于“无待”,是庄子追求的最高境界,胡文英注《骚》为了不让诸家之说左右自己的观点,故而先“不看诸解”,通过己之吟读加之“学问思辨”以求屈作之真。

综上可见,胡文英将释《庄》之法能够灵活地应用于研《骚》之路中,实可贵哉!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93.

[2]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通志稿·选举志·清贡生(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21.

[3][清]汤成烈.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 (37)·光绪武进阳湖县志[M].[清]王其淦,吴康寿,修.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480.

[4][清]胡文英.屈骚指掌[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79:2.

[5][清]胡文英,庄子独见[M].李花蕾,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6][清]李兆浴.武进阳湖合志[M].[清]孙琬,修.武进区地方志办公室,点校.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1187.

[7][清]洪亮吉.诰授通议大夫内阁侍读学士升鸿胪寺卿加三品衔特赠光禄寺卿赐祭葬胡君墓志铭[M] //洪亮吉.洪亮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1000.

[8][清]胡文英.吴下方言考[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

[9]张惟骧.清毗邻名人小传稿[M].蒋维乔,登补.台北:明文书局,1985:94.

[10]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

[11]李海生.中国学术思潮史·朴学思潮[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2.

[1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4:24—25.

[13]李花蕾,张京华.胡文英与《庄子独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9.

[14]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1985:39.

[15]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M].台北:明文书局,1986: 147.

[16]吴泽,陈鹏鸣.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42.

[17]周建忠.《楚辞》研究五题回顾及反思 [J].求索,1993 (3):82.

[18][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1270.

[19]黄强.八股文与明清文学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05.

[20]郭沫若.屈原研究[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41:24.

[21]蔡觉敏.庄子和屈原之异同浅论[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0.

[22][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6.

[23][德]姚斯,[美]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

[2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27.

猜你喜欢
胡氏楚辞庄子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胡氏三姐弟”的黑与恶
屈原和楚辞
节奏观下《楚辞》的英译研究
秋夜读《楚辞》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为后何如为妓乐
后主刘禅:家暴、偷情,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