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

2014-03-26 01:17:51董梅生丁吉海王培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影响力安徽省学报

■何 莉 董梅生 丁吉海 王培珍

1)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 243002,E-mail:xbhl@ahut.edu.cn

2)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江苏省南京市鼓楼校区 210093

3)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安徽省马鞍山市秀山新区 243000

学报是展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窗口,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发挥着其他学术期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在当今学术期刊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把握当前学报的发展现状,综合评价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水平对于高校期刊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常用的期刊评价方法有单指标评价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2]。单指标评价法如影响因子评价法、总被引频次评价法等过于强调期刊的某一项指标,评价结果片面化;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涉及指标个数和指标种类的选取、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等,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2个问题[3-5]:一是如何消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二是如何确定指标权重,而这2个问题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其权重是利用原始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来确定[6]。这种方法避免了主观赋权的武断性,使权重具有科学性;由于因子载荷矩阵是不唯一的,因而可以采用因子旋转方法使得载荷系数向0和1两级分化,给公因子的解释带了极大的方便;且一般的统计分析软件(如SAS,SPSS等)都有专门的因子分析过程,计算方便快捷。所以,近年来因子分析法已广泛应用于经济学[7]、社会学[8]、管理学[9]等领域的评价中,已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综合评价方法。文中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提升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和促进高校学报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1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学报属学术期刊,学术期刊的质量指标一般分为4类[10]:(1)影响力指标 即文献被阅读、引用的程度,如下载量、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等;(2)时效性指标 即对该刊文献的反应速度及该刊吸收其他文献的新颖程度,如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引用半衰期等;(3)期刊特征指标 反映期刊出版的信息数量和质量,如可被引文献量、基金论文比等;(4)经济效益、管理指标 反映编辑部经营状态和出版规范情况,如营业总额、编排规范化、差错率、印刷装帧质量等。

不同的评价目的,指标的选取也不同。为了评价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当前学术影响力的状况,从上面所述的前3类指标中选取11个单项指标,建立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该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指标分别为:复合总被引z1;复合影响因子z2;复合他引影响因子z3;复合即年指标z4;可被引文献量z5;基金论文比z6;被引用半衰期z7;引用期刊数z8;他引总引比z9;Web即年下载率(万次)z10;总下载量(万次)z11。 选取的23种学报均为安徽省高校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报,23种学报分别用A1~A23表示,各学报的具体文献计量指标源于2012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11],见表 1。

表1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11个文献计量指标

2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2.1 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需对体系中的数据进行KMO检验和 Bartlett球形检验,以判断此体系中的指标数据有没有结构效度,适合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检验即Kaiser-Meyer-Olkin检验,KMO检验统计量是用于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Bartlett球形检验主要是用于检验数据的分布,以及各个变量间的独立情况。如果KMO检验的值>0.5,且Bartlett球形检验的选项中,概率值(Sig值)<0.05,则说明选用的统计量结构效度可以,适宜进行因子分析。

首先,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指标体系中的11个文献计量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如表2所示;然后采用 SPSS18.0统计软件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KMO检验和 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由表3可见:KMO值为 0.736,大于0.5;Bartlett球形检验中概率值为0.000,小于0.05。由此可见,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评价采用因子分析的条件全部具备。

2.2 旋转后的因子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的Factor Analyze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指标体系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得到其相关系数矩阵和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累计贡献率)。提取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为公共因子,见表4。

表2 学术影响力指标的统计描述

表3 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

表4 方差贡献率表

从表4可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2个公共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已达76.073%,说明这2个公因子可以代表原始11个指标的76.073%的信息,故文中选取2个公共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方法进行旋转,获得各指标的载荷系数。见表5,公共因子旋转空间图形如图1。表5中k1i,k2i分别为各指标在公共因子1,2上的载荷系数。图1中坐标为公共因子1,2上的载荷系数;compent1,compent2分别为公共因子1,2。

载荷系数代表的是公共因子与指标变量的相关系数,其绝对值越靠近1,公共因子与指标变量的关系越密切。结合表5和图1可看出:

表5 各指标的载荷系数

图1 公因子旋转空间图形

1)第1公共因子上载荷系数大于0.7的指标有6个,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分别是Web即年下载率z10,复合他引影响因子z3,复合影响因子z2,基金论文比z6,被引半衰期限z7,复合即年指标z4,这些指标主要反映文献被引用和利用的情况,及文献创新、衰老的程度,因此可称该这些指标为文献质量指标;载荷系数在0.9以上的变量只有Web即年下载率z10,说明该指标对第1公共因子的贡献最大,与其关系最密切;复合他引影响因子z3的载荷系数较复合影响因子z2的大,位居第2,为0.885,说明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对第1公共因子的贡献较大,与第1公共因子的关系较密切,由此表明采用因子分析法可有效消除自引较高带来的影响力方面的指标评价失真。

2)第2公因子上载荷系数大于0.7的指标有4个,按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是可被引文献量z5,引用期刊数z8,总下载量z11,复合总被引z1,这些指标反映文献出版数量、引用文献数量、被引文献数量、下载数量等信息,因此可称这些指标为文献数量指标。其中载荷系数在0.9以上的仅可被引文献量z5,说明可被引文献量对第2公共因子的贡献最大,与其关系最密切,也即学报出版时的信息数量对学报的学术水平有很大影响。

2.3 综合评价

采用bartlett回归方法得到公共因子的得分系数矩阵, 分别为 F1,F2,见式(1),(2)

再对F1,F2按照特征值进行加权平均,即得各学报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分数y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结果及其与影响因子比较结果见表6,表中,综合评价分数为负的表示该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水平在平均水平以下,综合评价分数为正的表示该学报的学术水平在平均水平以上,分数越高,学术影响力越好。从表6可看出,11种学报的分数为正,12种学报的分数为负,表明11种学报学术影响力水平在平均水平以上,12种学报在平均水平以上;学术水平的综合排序与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及复合影响因子的排序一致的学报仅2种,21种学报的排序不一致。

表6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影响因子比较结果

结合表1可看出,综合评价排名第1的学报Web即年下载率遥遥领先,为50万次,综合评价排名第2、3的学报Web即年下载率均较高,均在30万次以上。而Web即年下载率是指某期刊出版并在“中国知网”发布的文献被当年全文下载的总篇次与该期刊当年出版上网发布的文献总数之比,由此表明在网络环境下,办刊人应重视期刊的网络传播力,进一步加强、加快、加大期刊的数字出版。值得注意的复合他引影响因子排名第3、4的学报学术水平综合得分排名分别为第10、第9,说明不能以复合他引影响因子作为衡量学报学术水平的唯一指标。复合影响因子排名第1的学报,其复合他引影响因子排名第3,而综合排名第10,实证表明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高校学报进行学术影响力评价,可有效消除自引较高带来的影响力方面的指标评价失真。另外复合他引影响因子排名前3的学报其学术水平均在平均水平之上,这也说明复合他引影响因子虽不能作为衡量学报学术水平的唯一指标,但是很重要的指标之一。

3 结论

(1)采用因子分析法可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而且可使用较多的文献计量指标,无需关心指标之间的相关重叠性,也无需人为确定指标权重。

(2)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水平与学报的文献质量与数量密切有关,复合他引影响因子或复合影响因子指标不能作为衡量学报学术水平的唯一指标,主要指标有Web即年下载率、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被引半衰期限、复合即年指标、可被引文献量、引用期刊数、总下载量、复合总被引,其中Web即年下载率、可被引文献量、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对学报学术水平的影响权重最大;且复合他引影响因子的影响权重较复合影响因子的大,由此表明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高校学报进行学术影响力评价,可有效消除自引较高带来的影响力方面的指标评价失真。

(3)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水平综合得分排序与学报的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和复合影响因子的排序不完全一致,但学术影响力水平综合得分第1的学报复合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排名分别为第4,2,且即年下载率遥遥领先,为50万次,而综合得分第2、3的学报Web即年下载率均较高,在30万次以上。由此表明在网络环境下,办刊人也应重视期刊的网络传播力,进一步加强、加快、加大期刊的数字出版。

本研究得到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刘明寿老师的大力指导,谨致谢意。

1 姚志昌,邢燕萍.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为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6):855-859

2 赵惠祥,张弘,刘燕萍等.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的属性分类及选用原则.编辑学报,2008,20(2):179-182

3 刘明寿,周晓明,戴国俊等.用归一化法评价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与常规评定结果的相关性分析.编辑学报,2006,18(6):468-471

4 李华,李政,顾才东等.文献计量指标在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中权重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6):817-819

5 张薇,肖红.科技期刊评价方法的改进.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6):895-897

6 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7 杜茂华,刘锡荣.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3):125-131

8 陈晓旭,王英.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国外贸增长能力综合评价.价值工程,2010,(31):78-79

9 陈岩峰,于文静.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广东科技服务业服务能力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9):4-7

10 张弘,赵惠祥,刘燕萍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科技期刊评价方法.编辑学报,2008,20(1):87-90

11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期刊影响因子、各类计量指标.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2

猜你喜欢
影响力安徽省学报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家教世界(2021年7期)2021-03-23 08:49:18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家教世界(2021年5期)2021-03-11 12:08:54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家教世界(2021年2期)2021-03-03 09:27:00
致敬学报40年
天才影响力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40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49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9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