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罗巴文化在彝族传统体育中的作用研究*

2014-03-25 06:27李欣
关键词:彝族民族传统

李欣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腊罗巴文化在彝族传统体育中的作用研究*

李欣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腊罗巴彝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本研究通过对腊罗巴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分析其在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起源和传承作用。这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腊罗巴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内涵,进而提出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持与传承方法。该研究对构建彝族地区的社会和谐,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腊罗巴;彝族;传统体育

腊罗巴彝族是云南保山彝族的一个重要支系,也称“腊罗泼”、“倮颇”、“罗罗”、“纳罗”或“鲁泼”,人口占彝族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大部分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而在四川、云南两省也有少量分布[1]。受当地独特的山区地理环境影响,当地居民形成了具有鲜明腊罗巴彝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本研究将通过对腊罗巴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分析其在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起源和传承作用;分析腊罗巴文化与彝族民族传统体育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腊罗巴彝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本研究对于促进彝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深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 腊罗巴彝族传统体育简介

腊罗巴彝族目前较为流行的传统体育项目包括:跳火绳、斗牛、爬油杆、赛马、打陀螺、传统舞蹈、摔跤、藤秋、磨儿秋、跳水牛、蹲斗等体育项目。本文将其试分为健身娱乐型和竞技比赛型。现简介如下:

(一)休闲娱乐型

跳火绳:将3米以上的藤条,捆上布条、棉纱等,倒上菜油、桐油或煤油后点燃,参赛者像跳绳一样跳跃前进,最先到达终点者为优胜。

爬油杆:这是一种以婚嫁为题材的民间竞技活动。男方先找好一棵高而滑的松树杆,剥下树皮,在杆上扎上油纸。女方先行,成功后,男方喝酒以示庆祝;如失败,则男方继续,最后以爬上杆顶点燃鞭炮者为胜。

打陀螺:正月十六日为腊罗巴陀螺节,腊罗巴人民要举行祭祀陀螺神仪式,即抽打陀螺。甲乙两队同时抽打陀螺,以转动时间长者为胜。

传统舞蹈:有展现古代战争画面的大刀舞、盾牌舞;有富有宗教色彩的羊皮鼓舞和铃铛舞,还有与劳动生产密切相关的芦笙舞、烟盒舞、铜鼓舞、跳花灯等[2]。而最具民族特色,在当地最为流行的当属芦笙舞,也称“左脚舞”、“叠脚舞”或“踏歌”。

藤秋:是用树藤做的秋千。由于交通不便,古代彝民来往时,常常通过树藤荡过深谷,也因此慢慢有了藤秋这一民间体育活动。参赛者用树藤作秋千,在两山之间完成飞跃。

跳水牛:在水牛行走时,选手横越牛背,双脚着地。

(二)比赛竞技类

赛马:赛马比赛一般在圆形赛道进行,一种是赛速度的“大跑”,彝语叫“大踪”;一种是比赛姿势的“小跑”,彝语叫“小踪”,比赛不光讲究骑术和速度,还注重观赏性,骑手需盛装出行,并在马背上进行骑术表演。

斗牛:彝语“牛顶”,是彝族一项妙趣横生的传统体育活动,火把节期间方圆几百里较有名的公黄牛都会到斗牛场来决出高低,斗牛头部相抵,直到一方败下阵去,比赛方告结束。获胜的牛披红挂彩,由主人牵着绕场一周[3]。

摔跤:摔跤是彝族地区最为普遍的节日竞技活动内容,彝语称“杏格”,被誉为“彝族体育之花”,选手身穿民族传统服装,先蹲在场边,裁判示意后,双方须先抱腰抓好后方能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使对方肩部着地,采用三局两胜制,胜者奖励红布。

蹲斗:彝语称“瓦布吉则”,意为雄鸡斗架,即模仿雄鸡斗架的一种竞技比赛。参赛两人相对采取半蹲姿势,手掌在胸前合拢,似雄鸡昂头状。双方伴着芦笙节奏,以手推,或撞肩,或跳起脚搏斗。比赛结果以两人有一方手或臂部先着地决定,先着地的判定为输[4]。

磨儿秋:又名“磨担秋”、“打磨秋”、和“转转秋”。通常在过彝族年和火把节时举办。一般以村寨或家族为单位组队参赛,立上一根高约一米、直径约五十厘米的木桩,以此为轴心,取一根直径约五十厘米、长约六米的横杆,居中套在木桩顶端上,可以灵活转动。因为该形状形似磨,又像秋千,故称“磨儿秋”[5]。玩磨儿秋时,两端人数相等,用力朝同一个方向蹬踢地面,使得秋千转个不停,选手做卷身、翻滚、骑杆等动作,场面相当精彩,。

射箭:腊罗巴在节日或庆祝丰收时,会举行射箭比赛,箭靶通常以木石为材料,中靶多者获胜。

二 腊罗巴体育在彝族传统体育中的起源作用

(一)劳动活动是彝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基点

远古时期的古代彝族同胞,受地理条件所限,主要以打猎及采集野果为生。跑跳、攀爬、投掷、射箭就成为了他们生存所必需的生活技能。《雷波厅志》记载有:“夷性牧猎,出人多以柴弓、弩箭相随。”说明射箭是彝族体育活动中最古老的项目,在远古时期就已成型。随着牧猎与耕种的出现,古代彝族人民又产生一些效仿放牧行为的传统体育活动。如飞石索、追羊、赛马、摔跤、跳水牛等,就是在原始生活的牧猎行为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如摔跤则可能来自远古时期的“磨枣”三兄弟。传说有放牧三兄弟,通过模仿牛羊的顶头、摔斗、滚翻等动作,结合自身的一些身体动作,逐步形成了现今具有健身和表演性质的摔跤运动,其他诸如爬油杆、顶头、舞虎等传统体育运动,应该也是起源于古腊罗巴彝人对动物行为的模仿和演化[6]。

(二)节日庆典是彝族传统体育形成和传承的必要条件

腊罗巴彝族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庆典,这也是彝族传统体育形成和传承的必要条件。例如阴历六月二十四日的彝族火把节,最早起源于农业祭祀活动,反映了腊罗巴人民希望通过农业崇拜而得到丰收的朴素愿望,在此过程中渐渐出现了如斗牛、蹲斗、摔跤、赛马、射箭等体育活动;而每年阴历二月初八的“哑神节”则是一种古老的彝族傩文化,最早以跳哑巴舞来祭祀哑巴神,身上需涂油彩,手持古代武器,舞蹈结束后,焚烧面具和武器,以求平安免灾[7]。上述节日的体育活动内容从最初的几项发展至现在几十项,一些体育活动直接成形,并存在于节日庆典文化活动中延续和发展。

(三)腊罗巴传统体育起源于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

腊罗巴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伴着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同时发展的。古代彝族人民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宗教特色的,可在祭祀时举行的体育活动,如磨儿秋、爬油杆、响铃舞、虎舞等[8]。“羽人荡秋图”,证实了磨儿秋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的彝族先民生产劳动活动。古彝族人民以虎为图腾,认为在祭祀活动中,存在音乐伴奏时,最能得到神的欢心和庇护。作为腊罗巴传统体育舞蹈的重要代表——老虎笙,则是拜虎傩仪的再现[9]。此外,彝族还有其他诸如牛、龙等图腾崇拜,在此过程中经常会进行一些带有竞技意味的身体活动,如虎舞,则是模仿老虎扑、立、坐、滚、跃、摔等动作,具有一定的健身价值,而其他如“跳月”、“响铃舞”等带有体育性质的舞蹈,也起源于古腊罗巴人民的宗教祭祀活动[10]。

(四)战争对武术等传统体育的影响

彝族从形成到融合,从生产狩猎到部落战争,逐渐形成了原始的攻防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彝族尚武,咸工刺击之术,奴隶社会的彝族人尤以家支庞大,武功精湛为荣。”提示彝族武术至少已有千年历史,这可能是在早期生产活动和打猎放牧中,逐渐积累了一些基础的武术技能,随后在种族纠纷和抵御外敌入侵的战场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11]。而“哑神舞”、“跳水牛”、“磨儿秋”、“爬油杆”等传统体育项目也源于古代战争,具有深刻的彝族文化内涵。

三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古代腊罗巴彝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劳动生产方式对腊罗巴彝族传统体育形成起到基石和载体等重要作用。同时,腊罗巴传统体育文化作为腊罗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传承呈现彝族文化的民族特色。

2.腊罗巴传统体育是腊罗巴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军事战争的历史传承中经过不断地创造、加工、成型,最后以宗教仪式、节日庆典等形式流传下来。其具有民族性、宗教性、艺术性、节日性、健身娱乐性、个性化的彝族文化特征。

3.腊罗巴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目前大多属于自发行为,缺乏政府有组织的管理行为;其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母语消亡、继承人断代以及缺乏认知(同)等严重问题,对腊罗巴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形成较大影响。

(二)建议

1.加大有组织的政府行为,形成科学健全的腊罗巴传统文化宣传体系。从多角度进行宣传,扩大腊罗巴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2.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对腊罗巴传统体育活动的科学研究,为腊罗巴彝族传统体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基础。

3.在彝族地区的学校里加大体育课中腊罗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重。用其特有的民族特色来吸引广大师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腊罗巴传统体育文化的熏陶,既可以避免传承断代,又可以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造,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化学校体育教育的需求。

4.对腊罗巴传统体育进行加工和包装,规范统一,使之顺应时代需求,从而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以便于推广普及。

[1]徐缙.腊罗巴文化在彝族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与传承中的作用[D].西南大学.2012年.

[2]张宏宇李小兰.论彝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特点[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3(1):12-14.

[3]彝族火把节风俗-专题报道-北纬.http://www.beiww.com/zt/2009/0508/article_6310.html)》-2010-06-20

[4][5]徐缙.腊罗巴文化在彝族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与传承中的作用[D].西南大学.2012年.

[6]罗建新.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与传承[J].体育学刊.2008.

[7]王建中,丁志远,邵建勇.彝族民间武术阐扬[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25(3):96-100.

[8]徐缙.腊罗巴文化在彝族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与传承中的作用[D].西南大学.2012年.

[9]王建中.虎图腾崇拜与彝族传统体育舞蹈——老虎笙[J].科技信息.2010.

[10]徐缙.腊罗巴文化在彝族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与传承中的作用[D].西南大学.2012年.

[11]王建中.虎图腾崇拜与彝族传统体育舞蹈——老虎笙[J].科技信息.2010.

G89

A

1004-342(2014)03-115-03

2014-01-09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ZWH1329);成都学院校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ZJZ01)。

李欣(19-),男,博士,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彝族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彝族海菜腔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