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财经
有这样一句话:“没有董明珠就没有格力”。
从2012年经营业绩来看,格力电器实现净利润74亿元,差不多是中国五大主流彩电企业同期利润总和的两倍(TCL多媒体盈利7.65亿元,海信电器16.03亿元,创维数码15亿港元,四川长虹3.25亿元,康佳集团4582万元)。预计2013年格力电器营收1200亿元,盈利超过100亿元,继续是五大彩电企业利润总和的两倍。
在中国,谈家电撇不开格力电器,撇开格力谈家电权威性大打折扣。
企业的未来
对于格力电器的未来,笔者有一个基本判断:未来三年,格力电器仍将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即:营收、盈利两项指标都将持续提升,继续成为中国家电业最具有投资价值的三支股票之一。所谓“又好又快”,即未来三年格力电器营收与盈利增幅保持10%—15%没有太大风险,能否做到20%增速尚不确定,能不能到2017年“再造一个格力”笔者不知道。因为在我看来,格力电器面对的不确定性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多。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格力电器的主要对手是美的电器(现在的美的集团),另外捎带韩系的三星与日系的大金。过去,董明珠曾经打败连锁大佬黄光裕;现在,她能打败电商后起之秀的刘强东吗?
笔者看来,格力最大的风险来自三个方面:能否建立互联网思维,能否抑制住规模扩张欲望,以及如何确保“后董明珠”时代企业持续发展。
格力的“规模情结”
来说说格力的规模情结。“五年规划(注:即5年再造一个格力)暂时不变”,与雷军豪赌后不久董明珠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重申。这意味着,董明珠的目标是,到2017年格力电器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这难免让人产生负面联想,让人想起“大跃进”。
而过去的格力电器不是这样,在别人追求规模的时候,它将精力放在了研发体系建设、质量管理及专卖店渠道架构上,无意于规模的格力电器,规模迅速壮大。
笔者担心的,不是它研发能力有可能倒退,而是一旦规模情结无法遏制,这个企业很可能会做出非理性的决策,从而将企业置于危险境地。
规模情结的可怕,还有一层原因,投资者一旦认同企业“必须快速增长”的观念,企业就只能疯狂地奔跑在快车道上,一旦出现增长低于预期,媒体、投资者乃至公众马上对企业失去信心,各种不利猜测将不可避免,甚至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危机。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中国企业顾虑的是:如果没有目标牵引,企业发展的动力从哪里来?国际企业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的发展动力来自这个企业强大的研发能力、强大的品牌形象、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有竞争力的盈利模式,以及这个企业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显然,这与大多数中国企业的目标牵引不同。
笔者判断,董明珠规模情结来自两个因素:一是珠海当地政府对格力的期待越来越高,希望它变得越大越好;二是与董明珠的使命感有关,有点“只争朝夕”的意味。
空调市场仍存发展空间
再说说空调市场的空间还有多大。这个问题不仅关乎格力,也关乎它的同行。空调产业发展空间的大小,直接决定空调企业的发展前景,一个没落的产业不可能诞生伟大的公司。
笔者认为,空调产业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很大。统计数据显示,空调是四大家电产品(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中户均拥有率最低的产品,尤其三、四级市场,很多家庭还没有装空调。另一方面,空调又是四大类家电产品中(按营收规模计)市场容量最大的产品,一个家庭只需一台冰箱、洗衣机,需要1—2台彩电,却需要2—5台(套)空调。仍以格力电器为例,2013年实现营收约1200亿元,空调产品大约占1050亿元左右,而中国最大的彩电企业TCL多媒体,2013年营收不会超过350亿元,彩电业务不会超过320亿元。实际上,中国三大彩电企业(TCL、创维、海信)总营收之和,也抵不上一个格力空调。
空调产品结构持续调整,对空调企业来说是个利好。目前,从定速空调向变频空调的转型仍在持续,这个转型将推高空调行业平均毛利率5—15个百分点。而中央空调(包括民用中央空调和商用中央空调)发展很快,对空调企业的贡献会越来越大。
后董明珠时代
2015年,董明珠将正式迈入花甲之年。她在董事长位置上做到2017年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不管再做多久,董明珠总有一天要离开格力。
董对接班人的要求很高,其中一条就是“爱格力胜过爱自己的家”,就这一条,笔者认为目前格力领导层中没有一人能做到。
笔者建议董明珠向万科的王石学习、向华为的任正非学习,改变事事亲力亲为的习惯,过去那样做也许没有问题,但是现在,董明珠必须学会放权。
目前,格力无论企业文化还是企业战略都较为封闭。格力的高级管理层基本上都是从内部提拔,较少从外部空降,这是董明珠的用人习惯(不过,这种状况也有改变,比如2013年格力电器从外部引进一个副总裁)。格力技术虽然强大,但是,公众几乎看不到格力研发人员与外界交流,研发体系较为封闭。一般来说,这样的企业不太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
作为中国标杆型企业的格力,任何战略与主张的提出,都必须三思而后行,都要进行充分地论证,并考虑到可能对其他企业形成的潜在影响。这是一个公众型企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