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华,许月阳,王铮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31)
根据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十二五”期间,SO2要实现减排8%的约束性指标。目前脱硫设施占火电机组的比例超过90%,火力发电厂已基本全部安装脱硫设施,工程减排非常有限。根据环保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对于取消旁路的机组,核算期SO2排放量按旁路取消后的脱硫效率进行核算,鼓励取消脱硫设施烟气旁路。环保部环办[2009]25号文,要求对新审批的燃煤脱硫机组一律要求不得设置烟气旁路,对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已建成运行的脱硫设施逐步取消烟气旁路,提高脱硫系统质量。另外,根据各地方环保部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要求,“十二五”期间,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上燃煤机组应按规定取消烟气旁路。因此,现役火电机组拆除旁路挡板,是环保要求的必然趋势。
当火电机组脱硫装置拆除旁路后,脱硫装置与主机将成为一个串联系统而必须同步启停。目前脱硫设施设计保证的可用率在95%左右,所以取消旁路后,脱硫装置可靠性低于主机的可靠性水平。同时机组启动时锅炉和除尘设备也会对脱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目前部分电厂已完成拆除脱硫旁路挡板并投入运行,大部分电厂均准备结合改造利用检修时间拆除脱硫旁路挡板工作。
在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旁路烟道是指烟气不经过脱硫装置,直接通往烟囱排入大气的通道,脱硫装置进、出口烟道均开口在旁路烟道上,旁路挡板门也安装在旁路烟道上,并通过旁路挡板来实现100%烟气脱硫或部分烟气脱硫甚至停运。脱硫旁路烟道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锅炉启炉或低负荷稳燃时,烟气走旁路,不让含有未燃尽油污、碳粒和高浓度粉尘(锅炉大量投油时电除尘器一般不投运)的烟气进入到脱硫系统中,对脱硫系统设备和浆液造成污染。
(2)在进入脱硫系统的烟气参数异常时,如烟气超温、入口压力异常、入口粉尘浓度过高等,开启旁路烟道挡板门,烟气由旁路直接进入烟囱排放,不进入脱硫吸收塔,保护脱硫装置。
(3)当脱硫系统设备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时,打开旁路烟气挡板门,使脱硫系统退出运行,脱硫装置被旁路隔离,不对电厂主机的运行产生影响。原烟气挡板或净烟气挡板关闭;浆液循环泵、搅拌器、增压风机等全部停止运行。
脱硫系统设有旁路时,主机启动与脱硫启动分别进行。机组启动时先开启脱硫旁路挡板,关闭FGD原烟气和净烟气挡板,然后启动锅炉,待点火完成或油枪撤出,电除尘投入后,开启FGD原烟气和净烟气挡板启动脱硫系统,并逐步关闭旁路挡板,脱硫系统投入正常运行。旁路拆除后,脱硫装置与主机将成为一个串联系统,需统筹协调脱硫与主机的启动。
拆除脱硫旁路后,锅炉的烟气任何时间都必须从脱硫系统经过。因此任何能够引起脱硫系统退出运行的因素,像除尘器效率差烟尘超标、增压风机跳闸、烟温超标、浆液循环泵全停等因素,由于没有烟气旁路的缓冲,都会造成锅炉机组跳闸,对主机正常运行的不利影响将加大。
脱硫吸收塔是烟气脱硫设施的核心设备,系统在塔中完成了对SO2等污染物气体的吸收。脱硫装置入口原烟气温度一般在110~170℃之间,因炉型、煤种及设备状况不同而各有差异,当出现锅炉空预器故障停运等紧急情况时,会导致烟气温度急剧的升高,即使此时锅炉紧急MFT,由于无脱硫旁路,仍然会有部分高温烟气进入脱硫系统。脱硫塔防腐层等的耐温一般在90℃左右,烟温过高,会损坏吸收塔设备,如喷淋层、除雾器以及吸收塔防腐材料等,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对采用燃油点火的机组,锅炉点火时,需要投油助燃,这时烟气中会含有油雾。按投运要求,电除尘不能投入,烟气中的油雾和烟尘通过脱硫系统后,锅炉未燃尽的油污会对吸收塔防腐层等材料产生溶胀,使高分子材料快速分解和脱落。同时油烟和烟尘会对脱硫塔洗涤系统产生危害,油雾和烟尘被脱硫塔洗涤下来进入浆液系统,对浆液产生污染,危害到脱硫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脱硫的效率。等离子技术发展至今,还不能使进入锅炉的煤粉完全燃烧,点火时可燃物达到40%左右。造成大量未燃尽煤粉进入电除尘甚至脱硫吸收塔,对除尘器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同时污染脱硫吸收浆液。
(1)锅炉在启动过程中不投油或尽量少投油。目前大多数锅炉冷态启动阶段,采用等离子体点火或微油点火技术可满足要求。应在点火前投入电除尘器,以防大量的灰和未燃尽碳进入到脱硫系统中,对GGH、除雾器、喷淋层等设备造成损害,并污染吸收塔浆液。加强GGH吹扫,并根据浆液和石膏品质决定是否置换浆液。加强除灰的频率,避免在电除尘器灰斗和除灰系统内自燃。
(2)锅炉低负荷稳燃投油阶段,应尽量减少投油量和投油时间,锅炉应采用低负荷助燃技术,确保锅炉启停和运行期间助燃油及煤粉完全燃烧,避免未燃尽油污和煤粉对除尘器和脱硫系统造成污染,或发生二次燃烧和堵塞。
(1)增设事故喷淋系统。当吸收塔入口烟气超温时或GGH等设备故障时应快速启动事故喷淋系统,使烟温下降到正常值。当循环泵失电时,锅炉MFT,同时快速启动事故喷淋系统。当事故喷淋系统较长时间运行时,应警惕吸收塔浆池液位。
(2)应保证吸收塔入口烟气粉尘含量处于正常值,高粉尘含量会对GGH、除雾器、和吸收塔浆液造成危害。当除尘器故障时,应立即降负荷或锅炉MFT,除尘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正常时,锅炉MFT。控制燃煤品质,保证除尘效率,使脱硫系统入口粉尘浓度在设计值之内,以免对吸收塔设备造成危害。
3.3.1 从设备选择和系统设计上提高系统可靠性
(1)优化吸收塔内设备,选择高效的除雾器,设计安全的支撑结构,避免运行过程中除雾器垮塌,合理布置浆液喷嘴,减少烟气对吸收塔壁防腐层的磨损,优化氧化空气管道的布置,合理选择吸收塔内防腐材料,延长防腐设施的运行周期。
(2)脱硫系统不单独设增压风机,尽量采用引增合一方案,这样不但减少了增压风机本身的故障,而且减少了增压风机与引风机协调控制的故障率。
(3)为保证浆液供应系统的可靠性,从石灰石浆液箱至吸收塔的供浆管道采用双供浆管道,而且将两台机组的供浆管道互通,采用自动切换方式,以提高吸收塔供浆的可靠性和供浆能力。
(4)对于腐蚀堵塞严重的GGH进行改造,更换为大波纹形式换热片,减少堵塞造成的运行故障,延长停机维护周期。
(5)新增或增容事故浆液箱,当浆液被污染时,可通过浆液置换的方式更新部分浆液。
(6)增加关键设备的备品备件,如循环泵叶轮、吸收塔搅拌器、石灰石浆液箱搅拌器等;对系统中没有备用而又可能影响系统运行的辅助设备增加备品备件,如地坑搅拌器、地坑泵等。
(7)为防止供电中断,同类设备不宜连接在同一段供电母线上。为脱硫系统设置2台变压器,双路供电,保证脱硫设备可靠运行。
(8)将目前脱硫装置的PLC控制系统更改为DCS控制系统,提高其可靠性。脱硫DCS和主机DCS选用性能可靠的同系列产品。
3.3.2 加强运行管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烟气脱硫系统旁路拆除后,运行控制重点要确保浆液循环泵的安全、稳定运行,控制好原烟气的温度、粉尘在正常范围内,SO2含量尽可能在FGD的设计值内,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
(1)入炉煤控制。尽量使配煤后的入炉煤指标(如硫分和灰分等)达到设计要求。
(2)石灰石品质控制。作为脱硫系统的吸收剂,石灰石品质的优劣与否将直接影响脱硫效率以及运行状况,应对每批石灰石的品质进行检测,并严格控制其品质。通常石灰石的检测项目有CaCO3含量、MgCO3含量、粒径分布和化学活性、盐酸不溶物。CaCO3的含量越高,石灰石中的活性成分也就越高,越有利于SO2的吸收,同时可以降低石灰石的耗量,减少对浆液泵和管道的磨损。
(3)吸收塔石膏浆液品质控制。为使脱硫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必须保证理想的石膏浆液品质,而影响石膏浆液品质的最重要指标是pH值,石膏浆液的pH值是控制脱硫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参数,其次还有密度、杂质、Cl-浓度等。
(4)严格执行除雾器、GGH清洗运行规定。加强GGH和除雾器吹扫及差压监视,及时组织差压测点校验和疏通,加强在线冲洗,避免因GGH和除雾器堵塞导致脱硫停运。
(5)运行中加强吸收塔入口事故喷淋装置的检查,每月定期进行手动喷淋工作。
(6)制定脱硫旁路拆除后脱硫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完善事故处置组织保障和技术措施,定期组织演练,防范事故的发生。
(7)脱硫系统和发电机组必须按照相同的标准要求,进行运行和检修维护。加强脱硫点检定修、技术监督、运行维护、在线监控、分析诊断,及时消除设备缺陷,提高设备和系统可靠性。
现役燃煤机组大部分烟气脱硫装置按环保要求必须拆除旁路烟道。拆除脱硫系统旁路,可从根本上解决燃煤发电企业大气污染物直排的问题,杜绝了机组运行中擅自停运脱硫装置的可能,实现对脱硫设施运行过程的有效监管,提高脱硫设施运行效率。脱硫旁路烟道拆除后,脱硫装置和主机成为串联的生产系统,脱硫装置必须与主机组设备按照同样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运行和维护,对锅炉和脱硫的检修及运行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只要在配套改造过程中和运行控制管理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就可以避免脱硫旁路挡板拆除在机组启停、事故工况时给燃煤机组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脱硫系统与主机的相当的可靠性,实现脱硫装置与主机同步、可靠、稳定的运行。
[1]马晓珑,李 桓.湿法脱硫发电机组取消旁路烟道的技术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1,(2):88 -90.
[2]牛拥军,杨 程.湿法脱硫无旁路运行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热力发电,2011,(5):56 -59.
[3]周至祥,段建中,薛建明.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黄涛.大型燃煤火电机组取消脱硫旁路烟道的应对措施[J].电力环境保护,2009,25(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