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香
科普类说明文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重要内容。它担负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与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的任务。但由于这类文章没有生动的情节,往往被教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框框,所以,教学总是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当然感到乏味至极。
1.加强朗读训练,挖掘科普文情感因素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语文味”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动情诵读,静心默读”。但审视我们的科普说明文教学,教师往往更多的是对说明方法的理性讲解与对科学知识的大量渗透,最缺乏的恰恰就是朗读。虽然科普类文章简洁通俗,但作为文章,即使叙述再客观,文字再严谨,表达再流畅,也不可能不包含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应努力地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与文本开展对话活动。例如:在教学《太阳》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笔者就借助各种形式的读来实现,先要求学生默读,找出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几个方面。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把它们的密切关系通过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抓住“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就……”这些重点词语比较读、引读。最后全班学生合读、小组配合读,学生自然朗读成诵。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读得有情有趣、津津有味,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他们潜移默化找到了情感因素。
2.展现语言趣味,焕发科普文独有的魅力
我们小学语文的新教材中有很多生动有趣的科普类说明文:《太阳》《鲸》《冬眠》《航天飞机》《大自然的语言》……这些科普说明文虽然短小精悍,但十分生动,很有趣味。写人记事类文章,能用生动形象与动人的情节打动学生;写景写物的文章,能用深刻的哲理与华丽的辞藻打动人。那么说明文却没有,尤其是科普类文章。如果说这类文章的魅力,那就是具有科学的真知,可以让人增长知识,这是其他类型文章都无法比拟的。例如:在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时,笔者就组织学生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的《百科探秘》节目,里面有很多有关恐龙的视频,然后图片配上轻灵的音乐与笨重迟钝的大象作对比,还让学生自己去扮演一个考古学家。这样,学生不仅能提出许多具有价值的问题,还把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激发出来。由此可见,科普类的说明文也能有趣味,也能焕发出应有的魅力。
3.了解说明方法,读出科普文趣味与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在学习科普类说明文时要抓住要点,了解说明方法。仔细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了“说明方法”,但只是“了解”,并不是“理解”!我们总习惯地以为,教学一篇说明文,就得讲透说明的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不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样,本来就没有什么生动情节与思维发散地方的说明文,就被教师弄得支离破碎。这样的课堂,学生当然缺乏学习兴趣,文字缺乏应有的魅力,科学也缺乏生命与活力。例如:在讲到埃及金字塔时,教师会自然而然地渗透一些说明的方法,这样效果当然比较好。
师:大家知道埃及的金字塔到底有多高吗?
生:埃及金字塔高约146米,相当于一座40层高的大楼。
师:你把“146米”与“40层”这两个词语读得比较重,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生:这两个词语能准确地反映出金字塔的具体高度,同时与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大楼作比较,让我们感觉到金字塔是很高很高的建筑物。
师:也就是说,通过具体的数字能说明金字塔的高度,并且与大楼进行了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对金字塔的高度有一种具体的感觉,是吗?你是否知道这两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与作比较呢?
4.引导自我阅读,内化语言文字的运用
科普类说明文具有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等特点。教学实践证明,对于科普类说明文的语感形成,教师要致力于引导学生从整体与局部上进行梳理、把握说明的内在结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致力于说明文逻辑与结构的把握呢?实践证明,表格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就绘制了表格并投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我阅读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表格不仅是在梳理和把握文章结构的时候可以用,在教学结束的时候,再次出示这张表格来辅助学生进行复述的练习,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美国有一个调查机构对此所作的研究表明,在分析那些内容较深、结构比较复杂的文章时,若利用捕捉要点、梳理层次、编写概要与制作图表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成倍地提高。利用图表作为辅助手段开展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就是在引导他们对科普类说明文进行自我阅读、自我领会,再到实践运用。
总之,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科普类的说明文除了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外,更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掌握文章的写作思路,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王营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