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立
Q:《数码影像时代》
A:卢正雨
2009年,优酷网推出网剧《嘻哈四重奏》,开启了网络自制元年。此后,这部办公室生活喜剧长盛不衰,到2013年共制作出五季六十集作品。而开创中国网剧先河的这部系列情景喜剧的核心人物,正是集编剧、导演和主演为一身的八零后青年导演——卢正雨。2013年从《西游降魔篇》创作和学习归来的他,接连推出三部微电影《绝世高手》《婚纱照》和《幽浮目击者》,依然延续其一贯的喜剧风格,依然身兼编、导、演等多种角色,每部作品在优酷网上的点击量都过千万,受到众多网友和专业人士的热捧。新年伊始,应广大读者和青年创作者的需求,本刊对这位青年导演做了一次专访,希望他的解读能帮助大家在网剧包括微电影的制作中更好地前进。
Q:您是怎么认识微电影这种艺术形态的?
A:电影艺术产生最初就是短片,后来才变成长片的。有了网络这个传播途径之后,短片又突然大肆兴起,人们给它按了个名字叫做微电影。因为最初这些“微电影”都是免费给大家看,没有盈利的模式,所以大多是客户为广告定制的。
在YouTube上,所有视频的作者都有权利按照点击率获得贴片广告的分成。比如“江南STYLE”,因为MV点击率超高,在YouTube贴片广告分成的数字就令人咂舌。但目前国内的网站还没有听说会按照贴片给创作者分成,要回本和赚钱只有靠广告,所以微电影中基本上都有广告,大部分都是定制。区别只是说广告体现的是否巧妙。
Q:这种情况下,该怎么来平衡微电影中的艺术和商业元素?
A:其实这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你有一个剧本,你需要广告商来赞助支持,他们认可你的故事和理念,可以在里面有一些广告植入,像这种情况就是你要有界限,广告不能超过多少,不能影响你的剧本和它的艺术价值。第二种情况就是广告商要推广他的产品或品牌,希望你来做一部微电影包装它,主题都是围绕它在讲,像这种情况我觉得你就要想清楚了,这就是一个广告,你不要去想表达自己太多的东西,也不要在中间去拧巴,你只能是尽力把它做得有趣。
作为导演,我要么把它做成我想要的东西,你不能侵犯我太多,中间可以有适当的产品露出或者台词暗示。我要么就是把它看做一个创意广告,全心配合广告商为他服务,不要去偷摸地这个改改、那个改改。有的导演就会把它拍得很有趣,观众也是愿意看这种创意广告的。你要是非认为它是微电影而不是广告,而最后落的点却在广告上面,这也是欺骗观众。另外,你跟你的广告主、合作者是对立的话,这样产生的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大家在做这个事情之前,就最好把这个情况说清楚,然后清清楚楚地去做好。
我特别希望规范这些事情,因为毕竟也这么多年了,这个行业应该有一些自己的规范,就是说广告就是广告,短片就是短片。你看观众经常会排斥广告,因为有些广告实在是太恶心了,观众看到之后就想吐,我也遭受过这种痛苦,这个就很不好。就比如《嘻哈四重奏》第五季里面的广告就植入得有些生硬了,但是我一己之力很难跟这个行业去抗衡,也是没办法。
Q:制作《嘻啥四重奏》,优酷和您是采用什么样的合作方式?
A:《嘻哈四重奏》是优酷全版权,我们是制作团队。他们出钱,我们写剧本、筹备、拍摄、做后期,也就是承担从写剧本到成片的所有工作。然后优酷再来做宣传推广、上线播放等工作。在第一季形成这种合作的时候,如刚才所说如果广告商不定制的话,也没有人做这个事情,所以它最开始就是广告剧。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版权的事,后来优酷开始发展“嘻哈”品牌,不过后来还是优酷全版权。以后开展其他项目,也许会尝试不同的合作方式,这个不固定。
Q:《嘻哈四重奏》的制作团队是什么样的规模?大家都是什么样的合作关系?
A:最开始就十几个人,到后来发展到四五十人,就是正常电视剧制作团队的阵容。最开始其实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之后制作的要求逐渐升高,各部门需要的人越来越多。
大家彼此之间是合则聚不合则散的关系,你有戏了就合作拍,没有戏了大家就去拍别的戏,大家都是自由的。我们也慢慢认识一些很有才华的摄影师和美术等主创人员,然后大家彼此欣赏,所以就一直在合作,大概就是这样子的关系。
Q:《嘻哈四重奏》还会接着拍第六季吗?
A:我个人是不会再继续拍这部剧了,其实早在第三季的时候我就想结束。因为一部情景剧会框住很多东西,不可能在里面做更多的发挥和改动,这种安安稳稳、毫无挑战的工作会毁了一个青年导演。但是很多观众很喜欢,每次拍完就要求再拍一季,渐渐我发现这样也是很对不起他们,我必须拍自己真正有激情的东西,不能去硬撑。而另一层面上讲,我也有更多更好的想法,没法放到这部剧里去实现,而且我精力也非常有限,那这样比起来我还是更愿意去做一些我更想做的事情,这样对观众也是好。就比如去年的三个短片《绝世高手》《婚纱照》《幽浮目击者》,我觉得我嗨了,观众也嗨了,这就是非常好的事情。
Q:《嘻哈三部曲》不同于《嘻哈四重奏》,它是没有任何商业元素植入的?那这三部微电影怎么去收益的?
A:它就是干投的,之后做了一些点播收费的尝试,这个是需要有胆量的,当时我们也觉得是有意义的,因为可能早晚会有这一天,就是这样的片子不靠广告盈利,视频网站推出收费点播业务,大家用很少的钱来收看,这是一种比较健康的模式。这三部曲在盗版很多的情况下,也取得了令,人意外的收益,收回成本可能做不到啊,但看到真的有观众掏钱只为了“卢正雨”,真的非常感动。
后来,《嘻哈四重奏第五季》也在尝试收费,这个就没那么健康了,我也是非常反对。比如人们愿意买票去电影院,但为什么在家里花那么少的电费和有线费就能看到那么多电视剧呢?它们在制作上给观众就是不一样的享受,从故事编写到拍摄制作都要达到一个高度才行。《嘻哈四重奏第五季》本身广告就植入的太多了,单从这一点上就不应该收费,因为你明明有收回成本,而且这个剧又有那么多的老观众,突然就收费了,于情于理大家都有点接受不了。观众们就追着我骂,从网站骂到微博,把我这几年的信用都刷掉了很多。我觉得骂骂也好,下一次再回馈给他们更多的东西,下一次我也再坚持一点,一些东西不能触碰就不去触碰,虽然我很无奈,就是这样。
Q:您之前的专业似乎和影视圈相差很远,您在编剧、导演和表演上的成功得益于哪些因素?
A:影像这种艺术还是要靠很多天赋、想法和兴趣的,当然后天技术方面的学习也很重要。国内外的很多大导演一开始也不是学电影的,比如我的偶像周先生,一开始只学了几个训练班,像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太学是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后又从事职业相声演员;还有大家喜欢的昆汀,一开始只是在音像店做营业员。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一次次的经历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做编剧,需要一步步地去尝试,讲好一个故事真的很不容易,灵感很重要,当然更需要人生的感悟、阅历,在不断的积累和沉淀中会一次比一次好,做导演,你不止是有想法就可以,因为你要去把控很多人,包括工作人员和演员的沟通,以及对整个戏的结构把握,这也需要在一次次的工作经历中进步:做演员,要靠很多天赋,我从小就喜欢演比较活泼的料,当然也会从电影中认真学习,因为我的兴趣在这里,就会模仿各种人的细节表演。
Q:这么多角色中,您最享受那一种呢?
A:演员对我来说相对是最轻松的,所以偶尔只是演演戏也是蛮好的事情,当然要遇到合适的合作者。电影是个整体,特别是新导演一定要会编剧,去设计桥段,去跟演员讲戏、引导和示范。在角色上我还是希望都参与,如果我觉得可以胜任的话;我不能胜任的比如美术、摄影,那当然是给擅长的人去做了。其实,作为一名导演,他看待作品是一个宏观整体的概念,所以他不会区分那么多,就是自己能做的就倾其所有都奉献出来。
Q: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您以幽默诙谐的喜剧见长,无厘头风格和黑色幽默相结合,您是不是一直在模仿偶像周星驰?
A:我一直说他是我的偶像,不会避讳这个事情,他对我的影响非常大。香港无厘头喜剧是比较杂糅的,有很多英式的喜剧元素,也有很多日本的动漫元素。香港当年有很多喜剧,周先生在这种风格上是做得最好的,所以就变成了他一个人的风格。我们这一代是看着那些香港喜剧长大的,认识和表演肯定受他们的影响很大。但是我们的视野跟他们当年的视野又不一样,我们还受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影片风格的影响,而我现在的影片中也有很多湖南的元素,现在年轻人创作的影像可能会更杂糅。
其实很多导演在刚出道的时候,都可能被说过像谁。比如早期的宫崎骏,大家都说他像手冢治虫,他当初的偶像就是他了。就像我们写字一样,他一定会受一个人的影响,很喜欢谁之后,创作中会带着痕迹,这种事情很正常。在写剧本、拍摄的时候我没有想过一定要像周先生的,如果不像我就不写、不拍或者一定要改成像,我没有过这种想法。我是我由内而外的在原创,觉得就这样去编排、表演是最好笑的,如果之后我能理解到更多的、更好笑的东西我会再去尝试。
去年我参与了周先生的《西游降魔篇》编剧和制作,我觉得全程跟下来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我是比较能触类旁通一点,看到要比我自己琢磨得快很多。无论是从技巧、经验还是操作流程上讲,一部大制作电影的参与和学习,对我今后的帮助都非常大,所以也才有了之后的三个短片。
Q:2009年,您曾经导演过一部长篇电影《一只狗的大学时光》,已经过去三年,您有继续拍摄长片的打算吗?谈—下您个人的发展目标。
A:我个人的职业理想当然是希望在工作中不断进步,成为一个优秀的导演,能有越来越好的喜剧作品呈现给观众,因为在这么辛苦的生活压力下,大家还是需要笑声的。我个人对喜剧很感兴趣,希望多用喜剧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目前对成立一个公司,不断的去赚钱兴趣不大。如果一个导演变成了公司的运作者,他思考的就一定不再是纯粹的创作问题,至少对我目前的状态来讲,创作上一定会受影响。
《一只狗的大学时光》,其实也是一个畸形。客户的意愿本来是为自己的品牌宣传计划辅助做一些短片,后来各种各样的原因就变成了长片。这部片实际的制作费只有几十万。它既不是一个好的广告,也拧巴着不算是一个好的剧情片。严格来说,它不算一部真正的电影,上院线给观众的综合享受是不够的,也是因为客户、品牌宣传等原因勉强上了电影院。
这之后我就更加谨慎,也不急于一定要做电影。期间有很多业内外的公司找过我,但我对自己的规划是很清楚的。首先自己对电影的创作和把控上要不断磨练,要有十足的把握,然后要和专业的电影公司合作,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和理念。现在我个人在创作上已经准备得很好,已经在筹备自己的院线电影了,也已经签了电影约。我会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就要离开网络,我是在网络上被大家熟知的,视频网站也越来越壮大和成熟,今后还是会有作品和视频网站有各种形式的合作。
一张小圆桌,三把木质靠椅,三杯摩卡咖啡,我和卢正雨相对而坐,旁边的果晓丹提醒歪着坐的卢正雨坐直身子小心腰疼更严重,而他回复说这样很舒服。他前天晚上又熬夜工作了,人们常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在卢正雨多数作品的职员表中,也总能找到他妻子果晓丹的名字。实际上,除了和卢正雨一起编写剧本,在剧组负责制片外,果晓丹还负责他所有的商务事情,以保证他能够安心创作。
(文中部分回答出自果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