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临床分析

2014-03-23 17:53江秋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3期
关键词:隐窝椎管椎间盘

江秋明

(湖南省祁东县中医医院 湖南祁东 421400)

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临床分析

江秋明

(湖南省祁东县中医医院 湖南祁东 421400)

目的:分析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患者44例,回顾分析其螺旋CT表现及诊断情况。结果:CT检查显示9例(21.43%)硬膜囊受损,15例(35.71%)椎间盘部分脱出,12 例(28.57%)为韧带肥厚,3例(7.14%)为侧隐窝狭窄,3例(7.14%)椎间孔狭窄。结论: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腰椎间盘小关节突增生性肥大、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等,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螺旋CT;诊断

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神经性疾病之一,主要是指腰椎间盘在受到某种或者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外部环状保护层破裂,活动性挤压作用导致椎间盘中大量髓核溢出,并与残存纤维共同挤压外部神经,引起环外后纵韧带部位突出[1]。由于脊椎神经受压,患者常表现为神经疼痛甚至是活动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受到创伤、肿瘤或者退行性变等时,椎间盘突出可发展成为椎管狭窄,临床主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影响学检查等诊断[2]。本研究回顾分析了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患者的螺旋CT诊断情况,旨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患者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在33-64岁之间,平均为(43.3±3.5)岁;病程在6-32个月之间,平均为(23.5±4.2)个月。患者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其中,30例患者向下肢散发;33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均能够配合跟踪随访。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GE prospeed AI型螺旋CT扫描机进行检查。检查时患者常规取平卧位,屈曲双下肢。扫描参数设置:电压为120kV,电流为300mA,螺旋因子为0.75,层厚及层间距均为3mm,每层扫描时间为1.5s。原始图像信息均由计算机多平面工作站处理,并由3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学医生进行阅片。

2 结果

本组42例患者中,9例(21.43%)为硬膜囊受损,主要表现为硬膜囊脂肪层不对称或者消失、硬膜囊受压变形以及神经根推压移位等;15例(35.71%)椎间盘部分脱出,主要表现为椎间盘后缘呈弧形突出,并位于椎体后缘中部,且脱出椎间盘块的CT值较骨质低但较硬膜囊更高;12例(28.57%)为韧带肥厚(韧带厚度在6-9mm之间,超过正常值5mm),其中,5例黄韧带肥厚合并钙化,7例肥厚黄韧带压迫神经根或者硬膜囊导致其移位或者变形;3例(7.14%)为侧隐窝狭窄,其中,有2例患者CT扫描隔间8个层面侧隐窝矢状径偏小(2.0-2.7mm之间),有1例患者的2处侧隐窝矢状径偏大,侧隐窝矢状径分别为3.3mm和3.7mm,超过侧隐窝狭窄的临床诊断标准(<3.0mm);3例(7.14%)椎间孔狭窄,经CT检查显示为关节突明显增生肥大、在椎体后缘形成骨刺以及椎间盘侧突引起椎间孔狭窄,合并同层面内黄韧带肥厚,厚度分别为7.3mm和8.1mm,其中,有1例患者存在明显椎体后缘骨质增生,而椎管前后径明显缩短,长度为10mm,低于正常值(>15mm)。

3 讨论

腰腿疼痛是椎间盘突出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当合并椎管狭窄时,疼痛症状明显加剧,即便轻微活动也可诱发椎间盘内髓核外流甚至突出,导致神经受压而疼痛,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患者活动受限[3]。早期应用准确诊断并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对于缓解或解除神经受压、改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既往对腰椎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但其确诊率较低,且具有放射性损伤。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螺旋CT、MRI已成为临床诊断腰椎病变的主要手段。MRI虽然成像效果好,组织分辨率较高、无放射线损伤以及骨伪影率低等优点,但其检查费用较为昂贵,图像变化以及成像参数较多,技术操作难度较大,临床推广具有一定的限制性[1]。螺旋CT具有直观、准确、检查快速、分辨率高、价格低廉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腰椎管CT扫描可见圆形硬膜囊以及双侧略高密度神经根,椎板内缘存在一层与硬膜囊相似密度的条状软组织影,即为黄韧带。椎间盘后缘较平直或者表现为微凹形[3]。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时,应用CT检查可观察到椎管以及其附属结构异常,例如椎管形态、大小变化、椎骨以及小关节突发生增生性退变以及黄韧带肥厚、钙化等。此外,CT检查还能够直观地显示椎间盘突出部位、形态以及大小等[4]。这些均为术前制定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提供了客观、可靠的依据。CT扫描对患者无损伤,痛苦小,患者较容易接受。本研究结果显示,部分患者在发生椎管狭窄时,椎间盘不再为微内凹陷或者平直状态,且多表现为椎间盘外环破损或者髓核外流等。破损杂质以及髓核外流量直接决定者椎间盘突出症的严重程度。利用螺旋CT扫描能够准确判断间盘外环破损以及髓核外流情况。本组42例患者中,21.43%硬膜囊受损,35.71%椎间盘部分脱出,28.57%为韧带肥厚,7.14%为侧隐窝狭窄,7.14%椎间孔狭窄,与张文作[5]等报道较为接近。但本研究也发现,并非所有侧隐窝狭窄的侧隐窝矢状径均低于3.0mm。本组有1例患者的2处侧隐窝矢状径偏大,侧隐窝矢状径分别为3.3mm和3.7mm。在临床诊断中,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进行全面分析,以准确定位CT扫描部位,并仔细分析CT图像,以便部分细微结构。同时,要求阅片者充分掌握人体脊柱解剖特点以及CT机性能,合理调整CT机倾斜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CT图像质量,避免误诊或者漏诊,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综上所述,螺旋CT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可靠的椎体病变信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1]孙红影.98例腰椎间盘突出X线、CT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19):46.

[2]黄月中,魏庆兰.17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5):958-959.

[3]周芳,周青山,李荣春等.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9,15(4):203-205.

[4]莫国友,姚亮平,苟昱钦等.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与椎体后缘骨质反应的CT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14(3):185-187.

[5]张文作.螺旋CT诊断腰椎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70例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10):183,184.

R323.3

A

1009-6019(2014)07-0001-02

猜你喜欢
隐窝椎管椎间盘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改良低温螯合法分离家兔小肠绒毛和隐窝细胞及分离效果鉴定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成人心包后上隐窝128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意义
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侧隐窝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的疗效分析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