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华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四川成都 610031
新生儿窒息合并早期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分析
李晓华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四川成都 610031
目的了解我国新生儿窒息合并早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326例新生儿窒息纳入研究,收集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疾病转归、住院天数、血常规检查和血气分析等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 结果 326例窒息新生儿早期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 60.7%(198/326),其中早产儿发生率为71.1%,高于足月/过期产儿的56.3%。早期血小板减少者生后2 h内的动脉血乳酸水平比血小板正常者高。早期血小板减少出生体重<1.5 kg的早产儿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机率高。窒息早产儿组和足月/过期产儿组早期血小板减少者的病死率均比血小板正常者高,平均住院天数前者亦高于后者。结论 我国新生儿窒息合并早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高。早期血小板减少是新生儿窒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新生儿;窒息;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是新生儿常见的血液系统异常表现,常伴发于严重疾病,根据出现时间的早晚可分为早期及晚期血小板减少症[1,2]。国外文献报道新生儿窒息增加发生早期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且与疾病严重性和预后有明确的相关性[2-4],目前国内尚缺乏此方面的资料。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26例新生儿窒息病儿,了解我国新生儿窒息合并早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
1.1 病例
2010年10月—2014年6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共收治新生儿窒息352例。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见文献[5]。将其中有详细出生情况记录,生后2 h内进行过血气分析、48 h内检查过血常规,住院诊治过程记录详尽的326例纳入本研究,其余26例患儿因资料不全未作分析。326例患儿中,早产儿97例,足月儿210例,过期产儿19例。由于过期产儿例数较少,本研究将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合并为一组进行分析。
1.2 临床资料收集
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疾病转归、住院天数等临床资料。
1.3 外周血血常规检查及动脉血血气分析
血常规检查血样取自外周静脉血或肢端。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标准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50×109/L,其中100~149×109/L为轻度降低,50~99×109/L为中度降低,30~49×109/L为重度降低,<30×109/L为极重度降低[2,3]。动脉血血气分析采用雷度ABL90ELEX血气分析仪检测。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两样本率的比较及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新生儿窒息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
326例窒息新生儿中,共198例发生血小板减少,总发生率为60.7%。表1所示,早产儿出现血小板减少69例,发生率71.1%;足月/过期产儿有129例血小板降低,发生率56.3%,两组病儿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早产儿组重度及极重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分别为53.6%和18.8%,中度减少17.4%,轻度减少10.1%。而足月/过期产儿组则以轻度和中度减少为主,发生率分别为27.1%、40.3%,重度及极重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4.0%、18.6%。两组病儿极重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低,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新生儿窒息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
表2 新生儿窒息血小板计数与Apgar评分的关系
2.2 新生儿窒息血小板计数与Apgar评分及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关系
生后1min Apgar评分及动脉血乳酸水平反映窒息的严重程度。1min Apgar评分0~3分通常认为是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5]。本研究中,无论早产儿或者足月/过期产儿,以1min Apgar评分评定为重度窒息的患儿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出现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重度窒息的早产儿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数目正常者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 (3.75±1.33)mmol/L和 (2.06±1.21)mmol/L (t=5.8151,P= 0.0000),重度窒息足月/过期产儿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正常者的动脉血乳酸分别为(4.16±2.23)mmol/L和(2.83±2.08)mmol/L(t= 4.6089,P=0.0000),结果表明乳酸高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
2.3 新生儿窒息血小板计数与出生体重的关系
为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其它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了解新生儿窒息血小板计数与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如表3所示,出生体重<1.5 kg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机率高于体重≥1.5 kg的患儿(P<0.05)。
表3 新生儿窒息伴血小板减少与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
2.4 血小板减少与新生儿窒息住院天数及预后的关系
早产儿血小板减少组病死率为30.4%,平均住院天数19.3 d;血小板计数正常患儿病死率为10.7%,平均住院天数 14.8 d,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1599,P=0.0414)。在足月/过期产儿,血小板减少组的病死率为16.3%,高于血小板计数正常组的6%,病死率(χ2=5.7229,P=0.0167);前者平均住院天数11.5 d,高于后者的8.4 d。
血小板减少在新生儿期并不少见,收治于NICU的新生儿约30%以上出现血小板减少[1,2],而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更易发生血小板减少,有报道极低出生体重儿(<1000 g)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约75%左右,<750 g者85%~90%会发生血小板减少[6]。
纳入本研究的326例窒息新生儿早期血小板减少的总发生率高达60.7%,与以往文献报道的结果相近似[3]。早产儿组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71.1%,高于足月/过期产儿组的56.3%,且前者以重度和极重度减少为主而足月/过期产儿则以轻度和中度减少为主,结果进一步印证了前人的结论[6]。
理论上,窒息缺氧严重程度与血小板减少呈正相关关系。Boutaybi等人[3]分析了171例新生儿窒息病人,发现生后1 h内脐带血或动脉血乳酸升高、和生后10min Apgar评分≤5分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而生后5min Apgar评分≤5分者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正常的病例数无明显区别。本研究进行了类似的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早产儿或者是足月/过期产儿,生后1minApgar评分分值大小在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正常患儿之间无区别,但血小板减少者生后2 h内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均比血小板正常者高。综合本研究及Boutaybi等人的研究结果,证实窒息越严重越易导致血小板减少,生后10 minApgar评分和动脉血乳酸水平对预测血小板减少更有价值。
本研究结果表明窒息足月/过期产儿发生血小板减少与性别、胎龄和出生体重无相关;窒息早产儿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性别比例、胎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出生体重<1.5 kg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机率高于体重≥1.5 kg的患儿。结果与以往文献[6]报道相符,说明低出生体重是窒息早产儿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危重症患儿血小板降低预示着预后不良[7]。本研究中,窒息早产儿组和足月/过期产儿组早期血小板减少者的病死率均比血小板正常者高,平均住院天数前者亦高于后者,说明早期血小板减少是新生儿窒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对于血小板数目过低的新生儿,输注血小板是防止出血、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在英国,约有60%血小板数目低于60×109/L的新生儿接受血小板输注[8]。另外,对于窒息新生儿,低体温疗法是防治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最近发现低体温治疗可增加新生儿出现血小板数目减少的风险[9]。本研究的病例中,由于采用低体温疗法的患儿数量过少,故未对此现象进行探讨,拟在将来的后续研究中加以分析及研究,并了解早期血小板输注是否可作为降低低体温治疗导致血小板减少风险的治疗手段。
[1]Del Vecchio A.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rombocytopenic neonate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Early Hum Dev,2014,90(Suppl 2): S51-55.
[2]Christensen RD,Henry E,Del Vecchio A.Thrombocytosis and thrombocytopenia in the NICU:incidence,mechanisms and treatments[J].J Matem Fetal Neonatal Med,2012,25(Suppl 4):15-17.
[3]Boutaybi N,Steggerda SJ,Smits-WintjensVEHJ,et al.Early-onset thrombocytopenia in near-term and term infants with perinatal asphyxia [J].VoxSanguinis,2014(106):361-367.
[4]Christensen RD,Baer VL,Yaish HM.Thrombocytopenia in late preterm and term neonates after perinatal asphyxia[J].Transfusion,2014,Aug 1. doi:10.1111/trf.12777.
[5]王卫平.儿科学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2-107.
[6]Christensen RD,Henry E,Wiedmeier SE,et al.Thrombocytopenia among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neonates:data from multihospital healthecare system[J].J Perinatol,2006(26):348-353.
[7]蒋燕,巨容.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小板变化的临床意义[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2,27(5):496-498.
[8]Carr R,Kelly AM,Williamson LM.Neonatal thrombocytopenia and platelet transfusion-a UK perspective[J].Neonatology,2014,107(1):1-7.
[9] BoutaybiN,Razenberg F,Smits-WintjensVE,etal.Neonatal thrombocytopenia after perinatal asphyxia treated with hypothermia:a retrospective case control study[J].Int J Pediatr,2014,Aug 21.doi: 10.1155/2014/760654.
R614
A
1674-0742(2014)11(c)-0130-02
2014-09-16)
李晓华(1982.9-),女,四川雅安汉源人,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科学(新生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