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反弹,要正确认识“俭”与“奢”

2014-03-22 17:15姚桓
决策探索 2014年4期
关键词:干部精神生活

姚桓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谈到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防止不正之风反弹时引用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古训。这句话出自司马光的《训俭示康》, 大意是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这十个字凝聚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修身齐家的宝贵经验,对今天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抵制奢靡之风,确实不无裨益。

勤与俭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崇尚借鉴、力戒奢侈,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古人强调,事业要勤劳,生活需节俭。《左转》甚至讲“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个道理很简单:人的生活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沉湎于物质享受,必然玩物丧志,不可能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古代圣贤大都能在事业、生活上做到克勤克俭: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诸葛亮牢记“淡泊以明志,宁静能致远”,以朴素艰苦的生活砥砺斗志,实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们成就了事业,也树立以严于律己促进事业成功的榜样。相反,一些封建统治者丧权亡身,也往往与无休止地追求享受有关。他们生活上的奢靡荒淫是与政治上的昏庸残暴相伴而生、恶性循环的,整日陶醉于香脂粉黛、酒池肉林之中,哪里想得到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发展下去,势必不勤政、不问政,不早朝,以至把国是当儿戏。当封建统治者奢靡、腐朽到失去常态之日,就是自取灭亡之时,他们离马嵬坡和大泽乡也就不远了。“历览前人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足以亡身”,这是非常深刻的教训。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十个字的睿智之处,还在于解释了“俭”与“奢”转化的辩证法。人生来不是为受苦的,都有过好日子的愿望, 改善生活,由俭入奢自然容易被接受;而丢掉已经得到的一切,由奢入俭,在习惯上、心理上都难以适应。在这方面,清末八旗子弟的沉沦大体可为佐证。八旗是清朝的一种军事建制,骁勇善战,孩子生下来就放在马上锻炼,个个了得,为打江山立下了功劳。然而定都北京后,种种特权毁了八旗子弟,他们早已遗失了父辈的进取精神和斗志,无所用心,终日提笼架鸟,出入酒肆茶馆,以赌博斗鸡、听戏捧角为乐。及至清朝灭亡、家道中落,很多人已经陷得太深,积习难改,满足于“从前阔”的幻想里,没有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以至在人们心目中,“八旗子弟”成为一无所能的公子哥、坐吃山空的败家子的代名词。

不过话说回来,由奢入俭固然不易,也并非不能做到。在党的历史上,许多富家子弟在决心投身革命之际,就在“奢”与“俭”之间毅然作出了选择。从十里洋场来到黄土高原,从喜爱高楼深院、湖光塔影到习惯于茅屋草棚、土炕油灯,他们适应艰苦生活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境界、锤炼革命意志、改变既有生活方式的过程,很多人成为优秀的革命者。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已经功成名就的学者,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贫穷的祖国,献身科技。从繁华的美国大城市到中国西北荒寂的沙漠,这是多么大的落差,然而邓稼先等人坚持住了,因为一个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在支撑着他们。这说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消费水平是与精神追求、价值观紧密相连的,在崇高理想的鼓舞下,人们是可以适应艰苦生活,乃至改变生活方式的。

今天我们品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可以有两点启示。第一,崇尚节俭、力戒奢侈,并作为经受“四大考验”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人是担负远大使命的。南湖的航船已经航行了90多年,可是远远没有达到彼岸。从现在起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党至少还需要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几十年。越是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共产党人越是要讲艰苦奋斗。从科学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角度看,也要求勤俭节俭、过紧日子。“四大考验”是个时空转换,给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造成巨大冲击,鉴于此,更需要提倡艰苦奋斗的思想、勤俭办事的作风、朴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此作为抵御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袭的精神堤坝。事实说明,奢靡之风严重损害党的战斗力,奢靡之习可以毁掉一个人。一些腐败分子的堕落,也常常是从过度追求享受开始的。由享受、奢华到贪婪,进而不择手段地占有和掠夺国家资产和人民血汗,这是许多腐败分子自我毁灭的轨迹。第二,扫除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要克服模糊认识和心理障碍,以自觉的行动坚持下去。多年来,有少数人已经把违规的“三公消费”当作待遇补偿,甚至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了,因此整顿不合理的“三公消费”,取消实行多年的一些办法,有些干部要经历一个思想上、生活上、心理上的适应过程。要防止出现反弹,就要彻底解决思想、态度问题。

怎样做到由奢入俭呢?其一,干部对物质生活水平要有合理的定位,按照标准和规矩办事。今天扫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整顿“三公消费”, 只是建章立制,消除违规的部分,不是要回到节衣缩食的生活环境中,更不会大幅度降低干部生活水平。因此“反腐败是反福利”的说法无从谈起。在制度和政策范围内,干部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会得到保护,超出标准和规矩的行为是不允许的。按照规矩办事、执行标准就可以说达到了“俭”,这种“俭”有助于去官气、接地气、强精神、健身体,何乐而不为呢?其二,强化自己的精神需求,在“幸福指数”中增加“精神充实”的权重。根据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有层次的,更高级的是精神方面的需要,需要本身无法抹杀,但是可以调节的,高级需要可以支配低级需要。人所以有伟大与平庸、崇高与卑劣之分,不在于先天需要的差异,而在于是否能够善于调节自己需要,提高需要的层次。古往今来,一切杰出的、有所作为的人士都是精神上的强者和富翁,而不是低级需要的俘虏。“箪食瓢饮,回也不改其乐”,因为精神信念支撑着他。如果党员干部在精神方面有更高的追求,把强国富民作为目标,选择健康、科学、文明、朴素的生活方式,适当地、理性地消费,完全可以在精神需求和物质享受之间找到平衡。如此,干部保持节俭会成为习惯、全党拒腐防变的能力会极大增强,作风建设也会收持久之效。endprint

猜你喜欢
干部精神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