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浈凌岸 扶贫开发奔小康

2014-03-22 07:34曾诚巫寅婷
源流 2014年3期
关键词:南雄市贫困村贫困户

曾诚?巫寅婷

南雄是广东省著名的革命老区,全省为数不多的“原中央苏区”。经过3年的攻坚战,如今贫困村、贫困户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日前走访了南雄。

桩桩件件暖民心——

扶贫项目受益面广百姓得实惠

笔者来到界址镇荷树坑新村,美丽的乡村风貌映入眼帘:村头榕树挺拔,村里小楼林立,文体广场宽敞,道路整齐干净,民居整齐划一……“以前我们这里大部分人住的都是又残又旧、还漏水的泥坯房,可现在很多房子都变成了‘洋房,住得又安心又舒服!”谈及“新家”,刚刚告别了泥坯房,搬进了崭新“洋房”的村民们,个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据悉,自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开展以来,在东莞市南城街道的帮扶下,该新村建设如火如荼,现已有50户村民住进了新居。

这仅仅是南雄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3年成效的一个美丽的缩影。3年来,该市用一项项具体措施,一件件暖心小事,一滴滴细致关爱,一缕缕真挚情怀,给贫困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

在这短短的3年时间里,该市贫困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年来,全市累计投入住房改造资金8500多万元,其中上级财政和部门扶持资金2500多万元,农民自筹6000多万元。共完成农房改造1717户,完成“两不具备”整村搬迁村11个,搬迁户277户,新建农村住房集中安置点36个,兴建新农村示范点6个,兴建幸福安居示范村2个,完成村庄整治55个,兴建垃圾池548个,每个自然村都配套建设了1个以上的垃圾收集池(桶)。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卫生,贫困村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有效治理,贫困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大为改善。

同时,该市3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1亿元,完成农村硬底化道路219公里,80%以上的自然村通了水泥路,其中54个300人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硬底化道路,其它未通水泥硬化路的村庄也已开通机耕路;完成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131个,改善和增加农田灌溉面积2万多亩;45个贫困村完成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部用上了放心安全的饮用水。不仅如此,该市还致力完善村文化娱乐设施。兴建文化室50个,室外文体设施57处,每个村都兴建了文化室和室外文体设施。

为提高贫困户的保障水平,该市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对所有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所有成员都纳入了低保五保;对贫困户60岁以上老人全部纳入新老保;所有贫困户家庭人员都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且每个村都建立了卫生站,方便村民就医;对有重大疾病、上学有困难的贫困户给予一定的救济扶持。

通过实施惠民工程,解决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贫困户收入稳定,文化娱乐生活丰富,村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大为提高。

组组数据显成效——

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比2009年翻两番

有这样一组组数字,也许最能说明南雄市3年帮扶工作为当地百姓做了多少实事……

3年来,全市累计投入扶贫开发“双到”资金25023.21万元,其中到村资金19247.24万元,到户资金5775.97万元;

2012年,45个贫困村的贫困户人平纯收入达到8614元,对比“双到”前的2009年增加了6938元,翻了两番,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平纯收入达到8863元,有劳动能力的3956户贫困户、15749人全部实现了脱贫;

全市累计投入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2460万元,兴办村集体经济项目290个。2012年,45个贫困村生产经营性经济收入达到357.16万元,平均每村达到7.94万元,比2009年每村增加了6.78万元,每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都达到5万元以上。

特色产业引领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3年来,南雄市花大力气,下足功夫,认真组织产业帮扶,坚持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主攻方向,积极推动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该市通过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策略,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长期摆脱贫困。

该市通过举办产业扶贫工作座谈会,邀请农业专家、学者,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代表、种养大户等进行座谈,共商产业扶贫大计。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根据各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确定把优质烟、优质稻、优质水果、中药材、油茶、朝天椒、竹子、五黑鸡和三元猪等作为扶贫开发的主导产业。目前,每个村都建立了一项以上的主导产业。如界址镇把发展中药材作为产业扶贫的主要抓手,目前5个贫困村新开发种植金银花、半夏等中药材1000多亩;邓坊镇里源村根据韶能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珠玑纸业公司需要大量丛生竹的实际,大力发动农户种植丛生竹,目前已新开发种植丛生竹20多万株;邓坊镇上湖村做大做强高山李产业,目前高山李基地面积达到4000多亩等。

为使扶贫的产业能够稳定发展,长期受益,该市着力开展扶贫开发项目与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对接,形成一套“确立帮扶目标、制定配套政策、建立投资体系、严格考评标准、强化部门配合”的严密产业扶贫机制。目前,参与扶贫开发的龙头企业有12家,45个贫困村成立专业合作社48个,每个村都成立了一个以上的专业合作社,80%以上的贫困户加入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经济作物8万多亩,发展三元猪、五黑鸡等20多万头(只)。

该市通过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制定生产标准,举办种养技术培训班,规范生产行为,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目前该市已通过“三品”认证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5家,认证产品18个,其中有机产品认证9个。通过发展绿色产品,打响了该市农产品知名度,产品价格高,销路好。同进,通过农超对接,开拓市场。加强与对口帮扶单位的合作,与东莞市建立“农超对接”,该市的大量农产品直接到东莞市的超市进行销售。目前,该市的优质(有机)米、绿壳蛋等农产品深受东莞市等珠三角城市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南雄市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与“双转移”工作相结合,坚持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主要抓手,积极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3年来,该市从培训新型农民入手,发挥创业培训基地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免费智力扶贫活动。同时,该市还积极深入用人单位,广泛收集用工信息,通过广播电视、公告栏、政府信息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布就业信息,为贫困户提供准确的就业岗位信息,组织用工单位到该市现场招工,市人社局充分利用网络与中山市建立了网上视频招工,确保实现“培训一个,就业一个,脱贫一户”的目标。

目前,该市45个贫困村的贫困户外出务工人员有4974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平均每户达1.26人,每年可为贫困户增加收入8000万元以上。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南雄市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有力保障,积极发挥党建对扶贫的突出作用。该市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农村党员“双向承诺”、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等活动,认真选派干部驻村,发挥机关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作用,支持帮扶村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对帮扶工作组和驻村干部的管理,严格要求、自我约束、做好表率和模范作用。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把思想过硬,作风扎实,办事公道,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能人”选上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增强基层领导班子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伍。endprint

猜你喜欢
南雄市贫困村贫困户
书法作品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