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令人难忘的春秋

2014-03-22 07:24
源流 2014年3期
关键词:老战士源流园丁

20年前,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如今长成身健力壮的小伙;20年前,一棵细小稚嫩的树苗,如今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今天,我们迎来了《源流》20周年华诞。

2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而对于《源流》——广东省唯一宣传革命老区的刊物,这期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曲折艰辛!

“共有共办”,是省老促会和《源流》编辑部共同提出的口号。这些年来,无论在办刊的方针上,还是在刊物内容上,《源流》都有所创新。每当我们捧起新一期出版的《源流》,都不禁眼前一亮:鲜艳夺目、突出老区主题的封面,丰富多样但又紧紧围绕宣传革命老区的内容,大气、现代的装帧设计,紧紧吸引读者的眼球。

记得2012年新年伊始,我们收到改版后的新一期《源流》。封面上,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广东省省长叶选平同志题写的“源流”,刚劲有力,清新自然,使人过目不忘,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

扉页上的“卷首语”是已故省老促会会长林若同志当时写的“新年致辞”:给力老区建设。文章不长,但切合实际,有感而发,句句是老区群众的心里话,读后使人精神振奋,倍受启发。

浏览全书,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栏目映入眼帘:老区对话、老区速递、老区之星、情系老区、老区风采、老促会园地、老区呼声、文化大观园、红色记忆、读者园地……林林总总,多姿多彩,但都离不开两个字——老区。

《源流》已成为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是我们获得中央大政方针,尤其是有关革命老区的政策和措施的渠道,是我们了解革命老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的新情况、新面貌的窗口,是我们熟悉来自革命老区的先进人物的途径,是我们倾听老区群众的要求、建议和呼声的“扬声器”,是我们打开老区红色记忆“仓库”的钥匙……

每当下乡调研,总会听到老区的干部、群众说:“《源流》太好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新一期到了可别忘寄给我们喽!”

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的老战士对我们说:革命老区是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们要通过《源流》来了解这些地方的现状和变化。这些白发苍苍的老战士,成了《源流》的“铁杆”读者。

一棵幼小稚嫩的小树苗,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离不开园丁们的精心呵护、辛勤劳作;而《源流》20年蹒跚走来,一步步走向成熟,深得读者的喜爱,离不开编辑部同志的日夜操劳、忘我付出。

每当我们手捧散发着油墨芬香的新一期《源流》的时候,不由得从心里底喊出一句话:编辑部的同志们,你们辛苦了!

让我们都做一名辛勤的好园丁,为《源流》这棵大树施肥、浇水、除虫,使之更加郁郁葱葱,伟岸挺拔!

祝《源流》在进一步贴近老区、贴近群众、贴近时代的办刊大道上,步子迈得更大、更坚实,为助推革命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战士源流园丁
让我怎样感谢你——谨以此诗献给辛勤工作的园丁们
“啸”的源流
本帮菜之源流考
我是小园丁
“干” 字源流浅析
一腔热血慰英烈——记抗美援朝老战士郑尚元
园丁vs采花大盗
退而不休的“老园丁”
闪光的“老战士”
老战士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