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旧文具架想起

2014-03-22 07:21谢佚芳
源流 2014年3期
关键词:采访团宣传报道源流

谢佚芳

它,是一个用塑料制成的文具架。论价格,它值不了什么钱;论特色,它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之处。但在我眼里,它却显得很珍贵。我曾几度搬家,别的杂物、衣服、家具,还有书籍等,丢弃了不少,但对于它,真有点情有独钟,我一直珍藏着它。直到今天,我把它摆上办公桌的桌面上,可以天天看到它,经常用上它。它是在1992年11月间,由省老促会的老会长罗天同志,代表省老促会和省新闻工作协会亲手赠送给我的,是广东省第一次“南粤老区行”采访活动的纪念品。我忘不了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22年前,我在南方日报社政文部,负责报纸的政文宣传报道工作。一天,我接到一个任务,要组织、带领记者深入广东革命老区调查采访,名为“南粤老区行”。这次调查、采访很特殊,不仅南方日报社要派出记者,而且,广州地区的几大媒体,如《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省电台、省电视台等,都派出记者,联合组成采访团。采访团从南方日报社出发,老会长罗天和一批老领导、老同志,特地到报社为采访团授旗。采访团兵分三路,分头深入到粤东、粤北、和粤西老区,要进深山老林,去海岛边防哨所,到最边远、最艰苦的地方采访。这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史以来首次组织的大规模的采访活动。前后近两个月时间,记者边采访边发稿,广州地区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几乎天天都有关于老区的报道,有老区的声音,有老区的画面。一时间,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老区舆论氛围在广东大地呈现。这不仅使很多人知道了老区,加深了老区这个概念,而且,各路记者,从老区第一线,了解到老区存在的实际困难和老区干部、群众的呼声,写成了很有价值的内参,提供领导参考。从那时,对老区的宣传,各新闻单位和采编人员,也有了一个较深刻的印象和鲜明的概念。从此,对老区的宣传报道也提上了各自的议事日程。我任南方日报政文部主任时,特别地注意,凡是有关老区的重大活动和有关老区的来稿,都给予特殊的重视和及时的处理、突出的安排。

赴粤北采访的记者团有7人,除了我以外,还有《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省电台、《粤港信息时报》等新闻单位的记者,有男有女。当时,他们都很年轻,很多是第一次接触到有关老区的采访报道。那时,我们要到地处边远的深山老林的老区采访,交通非常闭塞,简直没有像样的路可走,要爬山越岭,有时要走五、六个小时的羊肠小道。有的年轻女记者,从来没有走过这样的路,走不动了,脚打泡了,要别人帮忙背行李包,还要搀扶着走。但大家的情绪很高涨,没人叫一声苦和累。我们找到了老区的人家,他们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当年战争年代革命前辈的生动故事。革命前辈为了翻身解放,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前赴后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可歌可泣。老区的干部群众把我们当成亲人,像对当年的红军、游击队战士一样,热情地接待我们。他们与我们促膝谈心。谈他们的心声,谈他们的愿望和呼声。他们都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了,改革开放了,日子就有奔头了”,“我们相信共产党一定能带领广大群众把我们国家建设好,让它变得繁荣富强”。

那时,他们的生活虽然绝大多数都很贫困,但他们毫无怨言。他们都坚信“今后,我们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会富裕起来的。”我们采访团的记者,都被老区群众那种淳朴、真挚的革命感情所感动,从他们保持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中得到鼓舞。当然,我们也为他们还过着贫困生活感到难受和内疚。

过去,对老区,我们多数是从书本上、电视上了解到一些。真正了解老区,了解老区群众的生活,还是从这次采访任务中,翻阅了大量的史料,采访了很多老区的干部和群众,察看了很多革命历史遗址,亲身获得具体而深刻的认识。可以说,这次采访活动,给我们上了一堂十分生动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教育课。我们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采访活动结束了,省老促会专门召开座谈会,认真总结,听取意见和建议。老会长罗天在总结会中说,这次大型的系列采访活动,是史无前例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一是广泛深入地调查了解了老区的历史和现状,听取了老区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二是通过宣传报道,在各级干部中和社会上加深了对老区的认识和理解,起到很好的作用;三是进一步密切了与老区干部、群众的联系。通过调查采访活动,老区的干部、群众深切地感受到,共产党和全社会都在关注着老区的建设和发展,都希望老区的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四是进一步锻炼了新闻工作者队伍。参加采访活动的记者收获大量的深刻体会,就很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罗天会长和参加座谈会的老领导,还十分认真地听取了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几乎是一条不漏地记下来。

当时,我提出,这样集中系列地宣传报道一下老区,让社会引起关注,是很好的事情,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由于各种媒体担负的任务不同,不可能天天宣传报道有关老区的专题和文章,平时老区建设发展的大量信息,还不能及时报道出去。但要持续地经常地宣传报道老区,又不仅仅是老区需要,也是全社会的需要。因此,我建议,除老区的重点题材要在主流媒体上及时宣传报道外,其他经常性的宣传报道,最好是有一个媒体,小报也行,杂志也行,负起这个职责,专门宣传报道老区的信息,成为老区宣传的阵地。这样,既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又有经常性的全面宣传,对推动老区建设发展很有好处。这一建议,首先得到了罗天老会长的首肯。他十分肯定地说:“这一建议很好,也很重要,我们一定想办法办好它。”后来,我知道,先有了省内公开发行的“内部刊物”,接着,又有了全国第一家具有正规刊号的老区杂志《源流》。而且,《源流》在不断发展壮大,越办越好。我曾为此高兴,为此激动过!

然而,怎么也想不到,时隔20年后,一天,听到“《源流》出问题了”的消息,我为之一震。有领导找到我,希望我“临危受命”,去担任《源流》杂志的总编辑,重组《源流》的班子,重新把《源流》办好。到底情况怎么样啦?

经初步了解,一本原来好好的《源流》,确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看一看《源流》的办公室就可见一斑。乱糟糟的,铁锈的窗框两旁挂着积满灰尘的黑乎乎的窗帘,办公用的桌椅又破又旧,桌面上连一部像样的电脑都没有,一部照相机也没有……真是一副十足的“一穷二白”的样子。再了解一下编辑部,《源流》杂志已成了“几无杂志”:无稿件、无通讯员、无稿费、无印刷费……杂志社连多一本旧杂志也找不到。此情此景,实在令人心寒、心痛!

百废待兴啊!怎么办?当年老会长罗天同志在座谈会上的音容笑貌,立刻在我脑海中涌现。我们当年采访过的老区干部群众的眼光好像都在看着我。我心里忐忑不安。《源流》是老区人民的喉舌,是宣传老区的主流平台和重要窗口,怎能让它变成这个样子!报社的领导支持、鼓励我说,这是很有意义的工作,“你去上任吧,紧紧依靠老区广大的干部、群众,发挥你多年搞新闻报道、办媒体的才智和经验,不仅要临危受命,而且要旗开得胜啊!”

就这样,两年多以前,我二话没说,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到了《源流》。就这样,我投入了重组《源流》的战斗!从到《源流》的第一天起,我就把这个纪念品——它,带来办公室,与我一起参加工作。在艰难的两年多时间里,是它不时地提醒我,激励着我:要坚持,再坚持,要坚持为老区鼓与呼呵!

两年多的时间,经历的事情很多,磨难不少,获得的感受也不少。但我们最难忘的是,“一餐饭吃了两年”的事情。

2012年第一期《源流》,是改版后的第一期刊物。因为时间紧,人手少,仓促上阵,原来没有什么可用的稿子,不管是文字还是照片,都没有,连有用的资料也不多。怎样才能体现《源流》的定位和宗旨?要设置哪些栏目?怎么办?我只好领着编辑部的记者,赶快深入老区去采访。自己不仅要写报道文章,还要当“摄影记者”,自己拍照片;还要约老促会的同志、新闻秘书、通讯员写稿,版面、封面、封底设计,还有杂志的发行时间等等,都要考虑进去,作出周密的安排。编辑部的同志,又采又编,谁是记者,谁是编辑,分不清。总之,那种紧张忙碌的样子,事后,自己都感到有点好笑!除夕的钟声已敲响,我和编辑部的同志,在办公室也欢呼了起来。龙年开始了,我们改版的《源流》彩样终于又可以交给工厂印刷了!彩样签了字,我们才赶紧到附近的一间小餐馆炒了几碟小菜“充饥”!那一顿宵夜,吃到新年的元旦到来还没吃完。大家笑了。“一餐饭吃了两年”呵!但有谁知道我们工作的甜、酸、苦、辣呢?还是“它”可以理解,可以见证!

我与它结了缘。endprint

猜你喜欢
采访团宣传报道源流
精准扶贫宣传报道的创新路径
“啸”的源流
“大江奔流”主题采访团在遵义的三天里
本帮菜之源流考
“新时代 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干” 字源流浅析
把好节奏、踩准节拍,凝心聚力铸自信——浙报集团迎接十九大宣传报道中的探索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扎实推进关心下一代宣传报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