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迪新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石子镇动物防疫监督站 635106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畜产品的质量。而有的养殖场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滥用药物或者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物,造成药物残留超标,制约了畜产品的消费和出口。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生产,减少药物残留,确保畜产品食用安全。
(1)对人体的危害。在养殖生产中,药物虽然有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作用,但是如果用药不合理,畜产品中就会有药物残留,直接威胁着人体的健康。如果食用药物残留超标的畜产品,可能会引起人体过敏、致畸、致突变等不良后果。
(2)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药物残留还会制约着畜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导致病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现在有很多病菌已经出现了多重耐药情况,同时还出现了耐药菌株,使得疾病的种类越来越多,治疗难度越来越大,增加了治疗成本。
(3)对环境的影响。动物用药以后,代谢产物会随着粪、尿等排到环境当中,通过土壤、水源被植物、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和昆虫等吸收利用,对其产生影响,进而通过食物链进一步被畜禽、人类所吸收,间接影响人体健康。
(1)引起畜产品药物残留的原因很复杂,有的是主观上为了追逐更高的利益,随意加大药品的用量和使用违禁药物;有的是对养殖技术了解得少,缺乏药品的使用知识,认为剂量大、使用时间长效果就好,从而引起药物残留量大。畜产品中药物残留主要有几种情况:饲料中违规添加的抗菌剂、促生长剂和镇静剂等,养殖场为了防病治病投喂药物,畜产品加工过程中添加色素、香精和防腐剂等,畜产品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来源于病害畜禽加工的产品。
(2)现代畜禽生产中,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动物疾病的种类也增多,诊断也变得困难。预防疾病的疫苗品种和使用的预防药物也增多,畜产品安全的威胁因素越来越多。
(3)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对畜产品安全进行监管,涉及的部门和环节多,监管难度大。从畜禽的饲料一直到屠宰和形成产品都要监管到位,线长面广。对畜产品监管也需要专业素质强的技术人员和精密的仪器设备,工作成本高。由于目前投入的资金少,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1)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督监管。做好基层动物防疫监督体系的建设,强化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达到过硬的技术水平。在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实行监管项目目标责任制,实行分区包干或者分片包干的模式,责任落实到个人。从生产用水、用料、饲养管理、直至畜产品出厂都有专人负责。将认证制度引入饲养场和畜产品加工过程,实施标识管理,增强人们的防范意识。
(2)做好动物疫病的防控和药物残留的监督。养殖场要根据本地的疫病流行规律做好疫病的免疫防控工作,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定期做好抗体检测工作,提高防疫技术,增强免疫效果。有疾病出现时要合理用药,发挥药物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不要随意加大用药量和增加用药时间,不使用违禁药品,节约药品投入成本,降低药物残留的风险。
加强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增加资金投入,引进精密的仪器设备,对有关技术人员做好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完善管理制度,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客观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药物残留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