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凤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畜牧兽医站 224233
预防注射是预防蛋鸡新城疫、禽出败等烈性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产蛋鸡的预防注射以开始产蛋前和停止产蛋后进行最为适宜,因为蛋鸡进入产蛋期以后机体会发生各项生理变化,此时应保持良好、安静的鸡舍环境,以期达到最高的产蛋量。否则会因为注射疫苗使机体的生理规律发生紊乱,导致产蛋率下降,甚至引发呼吸道疾病。而且在嘈杂的环境中注射疫苗容易惊扰鸡群,造成产蛋率下降。
(1)注射前的准备工作。如果注射时环境温度较低,一定要预温疫苗。否则容易导致注射部位形成疙瘩,影响对疫苗的吸收,免疫效果较差。方法是在注射前4~6 小时将疫苗从冰箱取出,放入40°左右的温水中,使疫苗的温度大体接近鸡的体温,然后注射。
(2)注射时间。通常情况下,82%的高产蛋鸡产蛋时间都集中在上午,因此注射疫苗应选择在下午3 点半左右进行。而且下午鸡舍光线较暗,不容易产生鸡群炸群现象,应激反应小。
(3)注射部位。注射疫苗要尽量减轻鸡的应激反应,如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和排稀便等。通常选择在颈部皮下1/3 处或浅层胸肌注射,注射时针头与注射点呈30°角,而且使用的是7~9 号的短针头,在鸡胸上半部分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避免注射器与颈部呈90°角直接注射,这样容易使疫苗注射到颈部肌肉内出现不良反应。因为鸡的颈部肌肉比较少,血管和神经分布比较多,注射疫苗后容易导致颈部肿胀,鸡群出现弯颈缩脖、精神萎靡和消瘦等症状。
(4)选择健康鸡群注射。鸡群注射疫苗后应激反应的强烈程度与鸡的体重有很大关系。鸡的体重大、体质好,注射疫苗后的应激反应和产蛋率下降幅度小,产蛋恢复也快。由于产蛋期间鸡所需要的营养较高,必须根据鸡群的实际采食量适时调整饲料配方,并且要定期称重,使鸡群的体重达标,确保鸡群有较好的体质。
(5)注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缓解应激反应的方法。在注射过程中要对鸡只轻拿轻放,尽量不要惊动鸡群,否则容易炸群造成产蛋量下降。注射疫苗前后1~2天可在鸡的饮水中适量加入电解多维,以缓解应激。注射疫苗当天在饮水中添加转移因子,以充分发挥疫苗的保护效果,并且可以有效缓解应激反应。
为了保证良好的免疫效果,采用弱毒活疫苗和油乳灭活疫苗并用的措施,并进行定期监测,从而使鸡群产生持续时期长、效果稳定的免疫抗体。养殖户要随时注意检查免疫效果,并根据疫苗效价的变化适时调整疫苗用量,保证每只鸡都能接种到足够的疫苗量。为了防止细菌感染,可在1~7日龄的蛋鸡饮水中加入大约40ppm 的氟哌酸,每只鸡注射5000 单位的庆大霉素。
饲养产蛋鸡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产蛋量,因此各项工作都是围绕充分发掘蛋鸡的产蛋量来进行的。由于蛋鸡的防疫较为繁琐,所以防疫工作是影响产蛋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希望广大养殖户注意防疫工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防疫的时间要合理安排,操作流程要规范,接种后勤于观察鸡群动向,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到蛋鸡的产蛋量。所以要坚持不懈地做好防疫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现代产蛋鸡的高产、高效和高品质的优良特性才能发挥出来。
[1]蔡宝祥主编.家畜传染病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53-257.
[2]崔尚金等主编.实用家禽诊断与防治,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哈尔滨),2009,第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