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贾常艳/
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需铲除理念危机
/本刊记者 贾常艳/
截止2013年年底,我国煤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已经下降到70%以下,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燃气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是4.61亿千瓦,比重达到37%,发电量1.4万亿千瓦时,占比为26%,煤电装机比重将保持持续下降的态势,电力结构绿色化转型的步伐在加快,中国也将成为一个不断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
前不久,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二期项目(CRESP)启动会。CRESP项目二期主要目标是通过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方式,支持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二期项目获得全球环境基金(GEF)赠款2728万美元,主要支持可再生能源政策研究、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与消纳、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实施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创新和示范工程以及开展可再生能源能力建设等五大类活动。
CRESP项目是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WB)及GEF合作开展的可再生能源国际项目,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研究和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实现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2006年CRESP项目一期启动,2011年底结束。CRESP项目一期配合我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针政策,努力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组织实施了政策研究和制定、技术进步和省级示范三大类活动。据初步评估,CRESP项目一期的实施带动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增长超过90亿元,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产值超过100亿元。
此次二期项目较一期项目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展方面又深入了一步,尤其是把可再生能源并网与消纳、能力建设等具体问题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提出来,这也明确的展现了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进度和进程。
常规化石能源价格上涨,需要发展替代能源,而常规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需要付出环境代价的“蒙昧期”,而是进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阶段,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增长速度的换档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能源和电力发展也进入了调整变革的时期,我们需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空气质量,需要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能源的供应、维护国家能源的安全,而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了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截止2013年年底,我国煤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已经下降到70%以下,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燃气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是4.61亿千瓦,比重达到37%,发电量1.4万亿千瓦时,占比为26%,煤电装机比重将保持持续下降的态势,电力结构绿色化转型的步伐在加快,中国也将成为一个不断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
尽管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在逐渐扩大,规模化发展的进程在逐步加快,但是可再生能源依然面临着危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一直受到众星捧月般的礼遇,怎么会有危机?某资深能源研究者表示,可再生能源的危机主要是理念危机。而理念危机又作何解释呢?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不久前在“第五届地坛论坛”上表示,国务院特别制定并发布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今明两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目标任务,并推出了具体措施及重点推动工作。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设置能源消费或者是煤炭消费的天花板,适当调节雾霾严重地区和能耗大省能耗增量,适当调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需求,将能耗增量分解到各地区,并加强预警调控和监督检查。”控制能源消费也就是节能,在整个节能减排的过程中,节能在前,减排在后,这也充分说明了节能的重要性。
发展可再生能源,节能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甚至有人认为四分之三要靠节能,四分之一靠可再生能源。但是节能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看不见摸不着”的节能往往成了人们忽视的对象。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的技术研发,按照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的成熟程度,对技术研发项目给予持续的资金补助,以降低私人企业投资的风险,提高其增加技术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为了建立节能的国家标准和标识体系,20世纪90年代,美国环保署推出了著名的“能源之星”计划,由政府对符合节能标准的商品,加注绿色五角星的标签进行标识,并在政府指导目录中向社会公布,这为帮助能效较高的产品扩大市场份额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近年来,美国政府进一步扩大了“能源之星”项目的评定范围,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家用电器能效标准,并加强消费者教育,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使更多的消费者获得有关节能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特别重视高耗能产业的技术进步,将建筑用能、工业用能和政府用能作为节能工作的重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应该与节能并重,没有节能而单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做法是违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魏昭峰曾表示:“提高高效能源和环保能源的竞争力,减少对化石燃料进口的依赖性,通过能源节约和提高能效来减少能源的消耗,一个繁荣的生态文明的关键不是存在于增加新的能源生产力,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资源在于能源的节约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因此,他认为这需要在中国进行能源安全的重新思考,中国现在正面临着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社会和环境能够融入到经济发展的思考当中,使之变得更加的可持续,这也就意味着政策决定者思维的转变。电力行业在实现经济变革方面要扮演重要作用,我们知道,实现重大决策的时间往往是经过几十年而不是几年的深思熟虑,这也是为什么德国和中国需要深化我们的对话和合作,但是行动是迫在眉睫。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西欧现在分两种局势,一个局势赞成核能的发展,一种局势反对核能的发展,挪威、丹麦、德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都和德国一样,经济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现在仍然适用于核能,但是我们的能源转变目标是避免对于核能的依赖性。
针对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魏昭峰建议应该积极有序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他认为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是解决中国未来能源需求的战略选择,要在统筹国家政策补贴能力、全社会电价可承受能力、电力系统消纳能力和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实现积极有序高效的开发,风电开发要坚持分散与集中、大中小、陆地与海洋开发先结合、近期优先分散开发与落实消纳市场和超前建设配套的跨区电网工程为前提,有序集中式的开发风电基地,因地制宜的开发海上风电、光伏发电,近中期应优先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按照合理布局、就近接入、当地消纳、有序推进的原则,在落实市场消纳条件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各种类型的光伏电站。
面对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进程在逐步加快,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到底能否帮助我们摆脱危机和压力?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因此,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确定正确的理念基础,以节能为基础,重拾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信任,这样才能实现安全、经济、低碳的能源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