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及其技术价值取向

2014-03-21 06:36张智华
艺术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科技

【内容摘要】电影是艺术与技术的综合体,科技有力地促进了电影的发展。因此,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逐步成为电影批评的一个重要方面。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逐渐增加,传播越来越多,受众面越来越广,因此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及其技术价值取向逐步被重视。当然,电影技术是为电影艺术服务的,不能一味地追求技术、炫耀技术而忽视了电影艺术。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帮助观众了解电影科技,促进人们对电影科技的重视,对电影技术价值的认可。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对电影创作者的意义与作用是巨大的,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可以帮助电影创作者合理地运用有关技术。

【关键词】科技 电影批评 技术价值

电影批评是多种多样的,其价值取向也是多种多样的。注重文化的电影批评强调人文价值取向;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强调技术价值取向;注重市场的电影批评强调商业价值取向;注重娱乐的电影批评强调快乐价值取向;注重创意的电影批评强调艺术价值取向;注重美学的电影批评强调审美价值取向。

电影是艺术与技术的综合体,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从一般电影到3D电影,可以清楚地看出:电影发展与科技密切相关,科技有力地促进了电影的发展。因此,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逐步成为电影批评的一个重要方面。

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逐步增加,传播越来越多,受众面越来越广,因此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及其技术价值取向逐步被重视。章柏青指出:“当今时代,不仅新的文艺思潮、文艺现象纷繁复杂,高科技的发展也使电影这种现代艺术在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变化上日新月异。如数字技术的运用,不仅引发电影技术革命,甚至对电影的定义、电影的本质也需要重新修订、重新理解。”①所言精辟。陈晓云认为:“电影是在科技与艺术的互动关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电影的诞生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 电影历史的转折和电影艺术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明显的对应关系。机械时代的电影以活动的影像作为最重要的法宝, 它在表现运动方面的潜力令人叹为观止; 数字时代的电影以电脑技术营造传统科学技术所难以企及的视觉奇观,显示了电脑魔术的巨大魅力。”②王庆伟说:“电影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产物,电影技术的革新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电脑数字化美术制作技术给电影带来的这场革命,不仅完全可以与有声电影、彩色电影的出现相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电影数字化已经成为制作电影的主要手段,其意义在于完善视觉艺术效果,创造‘银幕奇观”。③他们准确地阐述了科技发展对电影的推动作用。

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强调电影的技术含量,如张红叶的文章:从《冰海沉船》到《泰坦尼克号》(《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等。孙立军认为:“第一代黑白无声电影开创了电影工业的基础,第二代彩色有声电影完善了电影的视听艺术,推动了电影纪实美学等创作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第三代数字互动立体电影则完全解放了观众的思想,全面推动着电影创作、观赏以及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代电影是新时代计算机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同时拥有数字、互动以及立体三个突出特征,其最大的突破在于:从以往封闭的导演个体创作时空向完全开放的观众自由主导时空发展,进而冲破观众的思想樊篱,更自由地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的造梦世界。”④由此可见,技术成为电影代际划分的标杆。

数字化使电影人能够更自由地选择所需的造型手段,使电影具有更强的造型能力。詹薇的《论数字艺术对电影的影响》阐述了当前数字艺术设计技术应用到电影制作后的形态,进行一个纵向的对比;之后谈到电影的导演、电影受众——观众对数字艺术设计技术应用到电影中的看法;最后谈到数字艺术设计应用于电影的意义、优点及前景展望。⑤张文燕《对高科技电影美术的思考》认为:以数码技术为主的现代高科技,为电影这一年轻艺术赋予了新的表现力,革新了传统电影的视听表现,同时高科技的银幕造型打破了传统的电影美术造型,电影美术观念也呈现出了新的变化。⑥王琼《电影〈阿凡达〉3D特效技术解析》阐述道:随着科技的发展,当前世界电影的创作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满足观众越来越多的多元化需求,电影的创作已经不单单是通过宏大新颖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广大观众的眼球。各种新型科技的应用赋予了电影更大的创作空间,这其中尤以3D技术对电影的影响最为深远,其标志着电影科技属性的第三次巨大飞跃,为新的电影数字特效技术奠定了基础。⑦该文通过解析电影《阿凡达》的创作始末,在《阿凡达》引领的3D电影发展浪潮中,带领大家走进神秘的3D电影特效技术。

数字化使电影人能够更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色彩,使电影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郭锐《浅析电影中光与色的魅力》论述道:“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影色彩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影色彩既能传递情感,也能表达思想;既能塑造氛围,又能体现风格,它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无可取代。彩色电影的产生是电影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色彩在电影中的恰当运用能更好地调动观众的情绪,使电影画面和电影本身更具艺术感染力。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电影产业链中的全面运用,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必将更为凸显和重要。” ⑧

数字化使电影人能够更自由地选择所需的听觉手段,使电影具有更好的听觉效果。武一娜、杨国琴《〈阿凡达〉中的未来科技与现实科技》着重阐述了影片中比较典型的未来科技情节, 并与现实科技的背景相联系, 指出卡梅隆导演对科技要素的充分运用有着深厚的现实科技背景。他所营造的科幻世界不仅逼真, 而且细节精致、设计缜密、逻辑严谨、画面鲜活。⑨由此进一步分析了科技要素对电影艺术的启示。

数字技术使电影叙事和结构具有更大的自由,可以在不同的叙事时空中转换,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郑德东在《论电影时代的艺术制衡》中认为:电影时代的全面到来,印证了艺术与科技二者存在形式上的高度统一。在电影技术辅助下,亲和力对于营造更高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体验成为重中之重。⑩该文通过关注电影艺术的叙述方式与亲和力,针对“亲和”状态不断发生改变的今天,揭示出对于电影这样一门仍然是“叙述”的艺术,需要的是“叙述”和“亲和”的均衡发展,并通过“翘升原理”揭示出艺术创作过程中两者的博弈关系。田文的《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冲突与交融》指出:“传统影视艺术的诞生、发展与影视艺术形态的演变都是在媒体技术的影响下发生的。有了全新的数字媒体技术,影视作品才有了制造梦幻影像的能力,影视艺术的奇观本性才得以被挖掘与展现,影视艺术更深层次的内涵才得以进一步释放。因此可以说,全新的数字媒体技术是创造视觉奇观的技术,是产生梦幻的技术,是延伸传统影视艺术本质的技术。全新数字媒体技术更进一步地触及了传统影视艺术深层本质的特征,揭示和放大了影视作品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而独自享有的视听奇观,呈现出自己的魅力与美学价值。总之,全新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表明其可以给传统影视艺术和影视美学提供一个新的舞台。影视作品创作者完全可以用全新数字媒体技术叙述一个逼真的故事,更深入地表现导演的意图,创作出优美绝伦的艺术画面,从而更深刻地表达制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寄托思想情感。更加彰显影视艺术的美学价值。”?该文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电影艺术与数字媒体之间冲突与交融的关系。

我们应该重视各种各样观众的需求,科技发展能够满足观众对电影较高的视听要求。滕芳的《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传统电影与数码电影的融合》从数码科技对电影的影响分析着手,提出中国电影应注重电影艺术元素与数字科技应用相融合、注重电影原创能力与数码产业发展相融合、注重电影类型多元化与电影需求的多元满足相融合,从而走出传统电影与数码电影相融合的中国式发展道路。?

当然,电影技术是为电影艺术服务的,不能一味地追求技术、炫耀技术而忽视了电影艺术。我们强调电影的技术价值,但是不能走向技术主义。王强认为:“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文明包括影视艺术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当代影视作品过于迷恋技术,艺术追求退居其次;泛滥的直观的图像使艺术更明晰也更表象;色情化倾向满足了一些人的邪恶冲动,感官刺激取代了艺术升华。当今时代,追求真善美的艺术愈显重要。吸收了最新科技手段的影视艺术可以在塑造真善美统一的健康人格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可谓一语中的。陈旭光、刘志在《关于艺术与科技关系的美学思考——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电影美学理论的挑战》中说:“这引发许多问题, 比如现代高科技影像艺术对技术的运用有无限度?技术是技术的人还是人的技术?虚拟现实是不是还是开放的现实?如何扩大审美领域?如何开放艺术体系?显然,这些问题都可以集中在传统艺术和美学理论应对现实的策略上。艺术的内涵、美的观念、审美的领域显然不能再固守传统的樊篱,在当代使这些传统理论观念向新的艺术实践开放是一种必然,这是体现出理论应对现象的敏锐性和现实性的境况,问题在于这种开放限度何在?如果理论一味地丧失涵盖力的开放,无疑会有迷失在现象的森林里的危险。换而言之,就是要有一个判断开放限度的弹性尺度,这一标准需要在艺术和科技之间的价值关系中来寻找。辩证地看,艺术是人文价值的体现,科技则代表着工具价值。传统艺术由于对于科技依赖性并不强,艺术家的主体性则特别强大。而电影作为与科技密切相关的现代艺术,它的崛起给曾经经典的美学、艺术理论带来极大的冲击。技术与人或者说技术与艺术、数字技术与影视艺术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技术是发挥工具价值作用的事物,不能扩展成为支配人、奴役人的东西,否则会使工具价值僭越到人的自由精神创造性体现的艺术世界。尤其是在高科技主宰的影像艺术领域,因为其影响广泛和深远,而又更容易盛产阿多诺所批判的文化工业支配的粗制滥造的作品。所以对社会的危害也更为严重。在这一领域中,批评家更应该承担其作为人文知识分子的批判职责,激扬那些富含人文价值理念的优秀作品和激励人的主体自信。说到底,高科技只是为艺术提供了更为方便的创造工具,优秀的艺术作品仍然依赖于塑造人文价值的那些核心理念(如灵感、想象、创造性等)的推动。”?所论切中肯綮。李宜卿《关于电影艺术品质与高科技手法的结合技巧分析——以电影〈造梦的雨果〉为例》认为:“在高科技电影影像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电影艺术是否在高科技革命下被技术化、市场化、资本化而改变方向产生了思考,技术革命是否正在让电影改变方向,让观众失去思考?电影还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有鉴于此,高科技手法与电影艺术品质的结合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影片效果不仅需要先进的电脑科技与摄影设备来支撑,更需要与精益求精的电影艺术品质相结合,才能拍摄出更有品质的好影片。”?他们重视高科技对电影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强调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尽量避免犯片面追求技术的错误。

高科技对电影美学与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杨新宇、高太梅《高科技对电影美学的影响与冲击》认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科技对电影的影响更加明显,对传统的电影美学也带来了一定冲击。数字成像技术使得电影假定性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进一步突破了电影所受到的物质现实的制约。?2009年被称为“3D元年”,但目前的3D电影无论在影像、表演还是叙事层面都带来了美学上的退步。影像数字化越来越使电影成为一种语言。高科技不仅对大屏幕产生影响,小屏幕也受到其影响,手机电影的出现,使电影体裁得到了开拓。邓尚的《论数字媒体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阐述道:“一方面既要鼓励电影使用最新的数字技术,也接受它可能给电影带来的根本改变。另一方面又要对数字技术使用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厘定。目前,国内的确有很多电影一味地追求视觉奇观。对视觉奇观背后故事思想性的缺失研究不够,使影片显得贫血。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影片奇观就有如一个巨人,形体越庞大,贫血带来的后果就更可怕。”?这些论述体现了技术与艺术两条腿走路的精神。

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帮助观众了解电影科技,促进人们对电影科技的重视,对电影技术价值的认可。饶曙光在《电影批评,别再自说自话》中说:“当然,不管是何种电影批评,都要求批评家有独立的人品与文品,不为权力、金钱所惑。可以说,批评家自身人格的独立、自律和完善,是重建电影批评公信力和权威的重要保障。在电影工业发达的国家,一个独立于电影工业之外的、有公信力的电影批评家往往会影响到一部电影的票房,从而进一步影响电影创作,影响电影工业、电影产业的格局和走向。培养一个有公信力的电影批评家与培养一个电影品牌是同样重要的。”?所言很有道理。

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对电影创作者的意义与作用是巨大的,注重科技的电影批评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可以帮助电影创作者合理地运用有关技术。张会军说:“电影批评者和电影制作者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是互为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电影批评者生产出批评供电影制作者和电影观众消费, 电影制作者生产出影片供电影批评者和电影观众消费, 这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同时, 他们也是一种精神合作的关系, 批评与影片是由不同的生产者、制作者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 两种精神产品所产生的作用和对的消费对象不尽相同, 但是,其直接的目的基本是相同的, 那就是造成一种循环往复的精神消费和精神愉悦的过程。”?所言十分中肯。

[注:本文为张智华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当代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研究”(批准号12BC021)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①章柏青.电影批评:在反思中前行——中国电影批评30年的演进与嬗变[J].当代电影,2008(12).

②陈晓云.电影:科技与艺术的互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③王庆伟.电影中的数字技术与艺术[J].电影文学,2010(23).

④孙立军.数字互动时代的第三代电影研究与开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4).

⑤詹薇.论数字艺术对电影的影响[J].大科技·科技天地,2004(5).

⑥张文燕.对高科技电影美术的思考[J].美术观察,2012(2).

⑦王琼.电影《阿凡达》3D特效技术解析[J].电影文学,2013(13).

⑧郭锐.浅析电影中光与色的魅力[J].电影文学,2013(7).

⑨武一娜,杨国琴.《阿凡达》中的未来科技与现实科技[J].电影文学,2010(16).

⑩郑德东.论电影时代的艺术制衡[J].电影文学,2010(13).

?田文.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冲突与交融[J].大众文艺,2009(15).

?滕芳.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传统电影与数码电影的融合[J].电影文学,2010(18).

?王强.高科技时代影视艺术价值的几点思考[J].当代电影,2001(2).

?陈旭光,刘志.关于艺术与科技关系的美学思考——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电影美学理论的挑战[J].艺术科技,2011(3).

?李宜卿.关于电影艺术品质与高科技手法的结合技巧分析——以电影《造梦的雨果》为例[J].大众文艺,2012(22).

?杨新宇,高太梅.高科技对电影美学的影响与冲击[J].上海大学学报,2010(6).

?邓尚.论数字媒体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J].现代传播,2011(3).

?饶曙光.电影批评,别再自说自话[N].人民日报,2013-3-1:24.

?张会军.电影批评的思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4).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高薪茹)

猜你喜欢
科技
科技向善
科技赋能未来
笔中“黑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环保科技大搜罗
环保科技大搜罗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新中国科技60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