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学英,孙晓辉
(安徽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虽然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都已经证明了这一不争的事实。但中小企业融资难却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外最早开始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始于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大爆发,英国政府专门成立以麦克米伦为首的金融产业委员会对国内的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进行调查,该委员会在1931年的报告中提出“融资缺口”这个理论,也就是著名的“麦克米伦缺口”①黄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探讨》,《商场现代化》2008第4期,第175页。。国外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融资方式和结构的研究:(1)著名的M-M定理,由Modigliani &Miner(1958)②美国小企业研究中心联合会:《中小企业的困境与对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8-84页。提出,该定理致力于解决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融资结构之间的关系。(2)优序融资理论,由Myers&Majluf(1984)③阮铮:《美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第137-145页。提出,在研究不对称信息和融资成本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得出了优序融资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不同融资方式所对应的信息约束条件是不同的,由此所产生的融资成本也存在差异,企业所选择的融资方式应该依据融资成本最小化的原则来进行选择。(3)企业生命周期理论(Berger and U dell,1998)④Berger A.N.and Gregory F.Udell."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Financial Grow Cycl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Vol.122,1998,pp.613-673.。该理论提出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导致企业融资结构发生变化的因素包括资金规模、不断变化的资金需求和信息约束条件。第二类是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因素及对策的研究。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相关理论有很多,最为广泛采用的是信贷配给理论。Stiglitz与 Weiss在1981年创建了信贷配给模型⑤孔曙东:《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第234-239页。,该模型的基础是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当企业因发展需要有旺盛的贷款需求时,银行会对所有的贷款申请进行分配,这样一来,信誉度较低的中小企业往往得不到贷款,因而更容易受到信贷配给的影响。对策研究方面,有的学者从中小企业与银行关系这一角度进行研究(Berger和Uden,2002)⑥Allen N.berger."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 ganizational structure",Vol.3,2002,pp.35-49.。中小企业要审慎选择几家可靠的银行并固定地同这些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并形成长期的互利合作的关系,将会有效避免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关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国内的学者也做了大量研究。主要概括为两大类融资困境和融资方式的研究。关于融资困境的研究:有学者认为金融缺口是由于存在金融压抑,实际利率并未反映出真实的资金供求,导致资金的需求大于供给,从而出现金融缺口(徐洪水,2001)①徐洪水:《关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学术界》2001年第 2期,第75-79页。。而且,各商业银行为了取得更安全、更大的收益,他们会致力于争取业绩良好的大企业,这种定位同样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武琴,2008)②武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第82-83页。。此外,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并没有像其他国家对中小企业提供许多优惠的条件,也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出现困境(陈玮,2008)③陈玮:《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3期,第23-28页。。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出路是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因为存在商务成本,我国的金融体制是以大银行为主的,并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林毅夫、李永军,2001)④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第23-25页。。此外,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还应该尽早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陈晓红,2004)⑤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87-92页。。有的学者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是进行制度创新 (吴敬琏,2001)⑥吴敬琏:《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思考》,《时代金融》2008年第4期,第40-41页。。亦有学者提出一种全新的金融服务创新模式——供应链金融模式,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发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夏泰凤,2011)⑦夏泰凤:《供应链金融解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优势分析》,《商业研究》2011年第6期,第35-38页。。
现有的国内外文献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国外的研究侧重于市场角度,主要关注融资问题的经济根源,例如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企业成长周期等;国内学者侧重于从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关注企业自身、银行因素、金融抑制、国家政策等。从解决融资困境的途径上来看,国外学者主要从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分析,而我国学者主要从制度、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创新的角度去寻求解决的途径。可以发现当前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的研究还没有有效的结合,本文从其他国家融资模式的分析着手来研究我国的融资模式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因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已大力拓展其融资方式,但实际融资中仍存在有效渠道较少、成本较高等问题。
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以直接融资及间接融资为主,以自筹及政府扶持为辅。直接融资中包括股权融资及债权融资。根据我国建立发展多层次资产市场情况,目前我国已有701家及355家分别在深圳证券交易市场的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向投资者直接融资,上海、深圳、重庆、天津等各地区域股权交易中心也创设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产品。但能通过上述平台融资的企业数量相对我国所有的中小企业而言仍是少数,且产品销售困难。以银行借贷方式的间接融资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绝对主导来源。据调查,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绝大部分来自银行。中小企业银行借贷融资的高比重使得企业财务杠杆居高不下。财务风险的加大使得企业融资信用风险提高。
表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及特点
商业银行对贷款一般要求有较强的增信措施,倾向于土地使用权、厂房等对企业重要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作抵押,而中小企业在成长阶段需要大量资金,仅以上述增信措施无法达到其融资需求。且银行审批文件的刚性要求及流程繁琐,使得中小企业无法及时取得贷款资金。相对银行贷款,民间融资的要求较低,一般无需资产作抵押担保,手续相对简便。虽然民间筹资成本较高,但在一定程度上却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但是民间融资因其利率过高、手续不合规等因素对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有企业自身的内部原因,也有金融机构及监管等外部原因。
1.中小企业的高信用风险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首先,中小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少、规模小、底子薄、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其经营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说企业存续的变数大、风险大,其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极大地影响了其未来的履约能力。其次,我国当前信用制度的不够完善以及交易双方的失信行为已经成为阻碍经济正常运转的主要因素。虽然目前我国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查询企业信用信息,但信用制度的内容不仅仅包含银行贷款,涉及经济主体的道德水平的履约均可纳入信用体系。我国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相对大企业而言较高,一家中小企业发生失信行为就会影响银行对整个此类别企业的信用评价。为降低银行坏账率,银行通常乐意向信用高且现金流量稳定的大企业发放贷款。
2.中小企业缺乏抵押担保能力
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一般会要求企业提供抵押担保,尤其倾向于土地使用权、厂房等对企业重要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作押抵。但大部分中小企业资金不足,因而在厂房、土地等固定资产上投入较少,其有限的资金大多用于维持企业正常运转,也就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品作为担保;也有部分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厂房、机器、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所有权权属不清现象,导致这些资产很难作为抵押品。此外,中小企业由于知名度较低,市场占有率低,一般来说盈利能力较低,经营风险较高。对于以盈利为目的金融企业来说,其开展业务的基本原则必须兼具盈利性、安全性和稳健性。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就出现回避中小企业贷款情况。
3.中小企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存续经营不确定性大
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业务规模小,特别是在遇到外部市场环境恶化时,其经营风险将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的体制不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为银行提供完整的财务报表和信息资料;且很多民营企业仍沿用经验式与家庭式的管理方式,大股东一言定生死,企业未来的发展决定于一人,其对市场判断的偏差则影响整个企业存续发展。
1.金融机构的原因
从银行来看,目前很多银行,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已为中小企业发展成立了小企业信贷中心。且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9年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签署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四大国有银行将为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提供渠道等支持。
首先,银行作为一个法人实体,盈利性、流动性及安全性为三大经营目标。银行基于盈利性及安全性的目标,其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仍会偏向公司治理相对完善、资产规模相对较大、经营业绩相对较好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且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其产品寿命周期一般在3-5年,很多中小企业寿命很短,甚至随时可能倒闭。银行为规避风险,“保大放小”的做法成为必然。且中小企业贷款定价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30%,直接使得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方面雪上加霜。
其次,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缺乏动力。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均是需要担保的融资产品;而且担保品种类较少;担保评估过于严格。银行在增信措施、信用评级、内部管理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要求较高,服务开发力度小,银行不能完全适应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要。
2.政府原因
政府较倾向扶持大企业,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却受到很大的障碍。在全国企业数量占比达99%以上的中小企业,在利用贷款资源的比例上却不到20%。政府部门针对中小企业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很少公开,因此中小企业很难知晓并申请,从而大部分优惠政策仅适用于与政府关系较好的中小企业。
3.社会金融机制的原因
首先,中小企业虽然能够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但现实中,我国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进入要求较高,如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对拟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及业绩增长幅度等均有明确规定。我国相关法律对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的限制很多、门槛很高,实力弱小的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其次,缺少相对完善的信用担保机制。近几年各地都专门成立了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服务的公司,但实际都要求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反担保措施等限制性规定,并没有真正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再次,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例如银行在办理信贷业务时,对中小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要符合担保法和银行法的规定。就有可能产生以下问题:(1)作为质押物的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需要由专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定,但我国目前却缺乏此类资质和评估能力的专门的评估机构,其价值无法公平、合理认定且贷款违约时银行处置专利方式受限,实际操作困难;(2)股权质押,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不能得到公平、合理认定,且贷款违约时质押股权价值可能会大幅缩水、银行处置股权方式也受限,实际操作困难;(3)研发技术等非专利技术质押,研发过程具有不确定性,需经过产业化阶段的成果才能质押,且一般情况下企业为保密非专利技术不愿将其质押;(4)上述多种抵质押物均需专业评估,势必会增加企业的信贷成本;(5)如出现借款人违约,银行处置上述质押物时,又无公开交易的市场,这就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造成其贷出的资金很难收回。因此,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纵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欧盟、台湾等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法律层次、财政及金融政策扶持、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均给予较大的支持,以下从四个方面选取各国(地区)比较有特色的支持政策。
美国、日本、德国等均为中小企业发展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文件。如美国1953年制定 《小企业法案》,专门保护中小企业。并成立小企业管理局(SBA),制定宏观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向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为了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创新,出台了《小企业创新发展法》。日本也于1963年成立了国家中小企业局,并正式颁布了 《中小企业基本法》。德国政府也颁布《中小企业研究与技术政策总方案》等,成立专项科技基金,用于资助中小企业科技开发。
在财政及金融政策方面,各国均不遗余力地从减税、担保、基金、贴息等方面提供支持。如美国,政府在对中小企业资金支持方面的制度:
1.提供税收优惠。对于企业的新增投资采取减税政策;降低公司所得税率;为了促进科技发展提供税收优惠,例如科研经费的增长额的税收可抵免等。
2.贷款援助。美国SBA主要工作是通过担保引导各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一是一般担保贷款。SBA对不同额度贷款提供不同担保(如75%-80%);二是通过担保扶持妇女和少数民族创办的中小企业;三是通过担保促进贸易企业等。
3.成立风险投资基金。风险基金是由政府或民间成立的,其投资对象是具有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是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专项风险投资基金。
4.市场融资。美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建立NASDAQ市场。
美国、日本、台湾等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支持方面也有很多可借鉴的做法。
美国1999年花费100亿美元用于实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计划,帮助民间企业发展以促进Internet商业竞争。美国联邦交易委员会建立实验室,对Internet上欺诈行为采取相关措施,增强消费者网上交易安全感。
为方便中小企业获取信息资料,欧盟专门开通“企业之窗”网站,以便于中小企业了解欧盟及国际市场,利于寻找商机以打入国际市场。通过欧盟内部通用的12种文字调阅经济新闻、欧盟关于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近60万家企业的年营业额统计及贸易博览会信息等。
美国、日本、台湾等在中小企业人才培养支持方面值得借鉴。如日本:第一,构建中小企业诊断和指导制度,指导并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其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第二,专门培养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等创办中小企业大学。
通过以上各国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而提供的各项政策可以归纳出,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1.推出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减税政策
各国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中都有减税。我国中小企业一方面盈利能力就低,另一方面,国家仍征收较高的税负。从2002年度全国47,225家中小企业的总体税收负担水平上看,中小企业税收占销售收入的负担率为6.81%,高于全国各类企业6.65%的水平;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为4.9%,高于全国1.91%的水平;税收占利润的119.6%,高于全国99.9%的水平。虽然国家已经提出营改增方案,但是此举带来的减税占中小企业整体税负比重较低,且仅适用部分中小企业。假如国家工信部及税务等有关部门可出台针对中小企业税收的优惠政策,包括完善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对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均有非常大的帮助。首先,完善消费税。一方面可将目前日常生活中的高档消费品如保铃球、高档时装、保健品、高档家用电器和环境污染大的物品纳入征税范围,另一方面,可将如黄酒、啤酒、日常化妆品等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或常用品剔除征税范围,使消费税真正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其次,完善企业所得税。可通过制定鼓励创办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如对新创办的中小企业,在一定额度内可设免征期;对创办中小企业的投资者,可基于投资额的一定比例免征税费。中小企业的寿命一般很短,尤其在其初创期,而税务部门对其的优惠将帮助其度过初创艰难时期。
2.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一方面必须完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可将所有与信用有关事项均纳入该体系中,以便约束企业行为;另一方面,建立信用违约的惩罚机制,没有法律惩罚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违约主体盲目违约的可能性,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最后要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客观、公正的信用评级有助于大大降低信息不利一方的合约风险和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双方的成交意愿。
3.由政府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担保的机构
中小企业融资难,与其信用风险有关。目前部分省市已成立为中小企业或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的担保机构,但实际操作中,仍需要中小企业提供较强的反担保措施,倾向对大企业担保。为帮助中小企业顺利融资,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政策性机构或组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发展前景、业绩、经营风险等,对评价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可提高银行放贷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风险补偿专项基金或推出专门的信用保险产品以扶持中小企业贷款。
4.建立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专业评级制度及二级流转市场
银行增信措施的单一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但中小企业很多是科技型企业,拥有很多专利及商标等无形资产。只有建立专业评级制度及二级流转市场才能促进无形资产的合理定价、提高其作为融资质押物的可能性。
企业内部通过自我激励、改革创新可提高内源性的融资能力。
1.在中小企业内部弘扬我国传统的信用文化
我国传统教育中特别重视信用教育,对人如此,对一家企业更要如此。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提倡“传统信用文化”,使其自身充分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杜绝假帐,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等真实、准确,为融资创造条件。
2.完善企业制度、开展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较其他类型企业的好处就是产权清晰,但坏处就是制度不健全,所以需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首先,构建合理、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其次,充分借鉴上市公司的做法,引入董事会制度,企业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决定,总经理等高管由董事会对外聘请,总经理等对董事会负责,同时引入职工监事、建立监事会制度。
技术创新对于中小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也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竞争力。中小企业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要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内源性的融资能力。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对于政府来说,不仅需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金融机构也需要进行金融创新,尽快消除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抑制;同样,企业也要切实提高自身经营实力、提高自身信用度及尽力拓展融资渠道。在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尽快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