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婷婷
打开生命的关口,远离“难以下咽”之痛
——浅谈食管癌的预防
□ 孙婷婷
食管癌是一种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也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2012年,全球食管癌新增病例45.6万人,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3.2%;同时,全球因食管癌死亡的人数达4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4.9%。食管癌好发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约是女性的2.4倍;食管癌还是“穷癌”的一种,全球约80%的食管癌病例发生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食管癌发病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我国仍然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2012年,中国新增食管癌病例数达22.3万人,也就是说,全世界近一半的食管癌新增病例都发生在中国。
我国食管癌的发病还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如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区是我国的食管癌高发区。北京市食管癌发病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在北京市户籍人口中,每年新增食管癌病例1200余例,即每1万名北京人中,每年就有1名会被诊断为食管癌。
食管癌的发生与遗传、吸烟、饮酒、饮食营养等各种因素均密切相关。在发病初期,食管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或只有一些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比如:胸骨后不适或疼痛、消化不良、吞咽食物时有摩擦感、异物感等等,不会引起病人的重视,到临床发现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治疗效果和预后都大打折扣。所以,要预防食管癌,远离这“难以下咽”之痛,我们要从病因预防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两个方面着手。
“民以食为天”。食管作为食物进入我们人体的通道,每天要辛劳地输送各类食物,如果您狼吞虎咽、喜吃烫食、吃粗糙的食物和腌制食品,新鲜蔬菜水果吃得少,都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若您还吸烟、饮酒,食管内壁更要面临烟草烟雾和酒精这两个“外来武器”的刺激,食管上皮细胞会受到很大破坏,之后组织进行修复增生,外来有害因素再破坏,组织再修复增生,这一来一去,长期的结果就是:细胞偏离了生长的“正轨”,发生了癌变。
建议大家:
1.远离烟和酒:不吸烟的人,不要尝试吸第一口烟,并要劝导家人和亲友戒烟;吸烟的人尽早戒烟;不要敬烟、送烟;尽量不饮酒,若是饮酒一定要限量,尤其要少饮或不饮高度白酒。
2.养成健康饮食好习惯:每餐都细嚼慢咽,不吃烫食、硬食、剩菜和霉变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物。
1.重视预警信号
早期食管癌症状不明显且缺乏特异性,人们往往会忽视。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以下症状,要引起警惕,并及时就诊做进一步检查:
①食管内有异物感,下咽食物时有哽噎感;
②食物咽下后下行缓慢,有停滞感;
③胸骨后闷胀不适,或是有针刺样、烧灼样、牵拉摩擦样的疼痛;
④咽部干燥、发紧;
⑤剑突下或是上腹部出现持续性隐痛或烧灼样刺痛,在咽食物时出现,进食后减弱或消失。
2.重视筛查
仅仅凭借上述症状,我们仍难以实现食管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怎样才能发现那些早期没有症状的食管癌变呢?
告诉大家,平时的体检并不能发现食管癌。专家建议:食管癌的高危人群要通过筛查才能实现早期发现,并把癌瘤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您年龄在40岁~ 69岁,符合以下1条就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有食管癌、胃癌家族史;长期反复出现泛酸、烧心等上消化道症状;有上消化道(食管或胃)病史;食管癌术后患者。上述高危人群要定期做食管(胃)镜的检查,以发现早期食管癌变。此外,如果您在体检时发现大便潜血阳性,也需尽早做食管(胃)镜检查,来排查潜在的疾患。
胃镜检查时对咽部的刺激感让人们望而生畏,这导致很多人错失了发现早期食管癌以及胃癌的机会。目前很多医院开展了麻醉下胃镜,能很好地减轻甚至消除痛苦,且胃镜检查都要经过严格的清洗和消毒流程,不会引起患者间的相互传染,有较高的安全性,所以大家要消除恐惧和认识上的误区,及时进行必要的食管(胃)镜检查,才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
虽然我们是食管癌大国,但我们仍要坚信——食管癌是可防、可治的,从生活方式和早诊早治两个方面共同抓起,才能打开生命的关口,让我们自己和我们所爱的人们远离这“难以下咽”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