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特有的思维状态、价值观、文化理念和民族精神。手工艺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有机组成类别,是指以纯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1]。手工艺是民族发展的精神食粮,在发展、传承中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
自运河申遗工作启动,运河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成为公众的焦点。区域内的传统手工艺如:王星记扇、张小泉剪刀、西湖绸伞、杭州金银绣、杭州机绣、杭州铜雕、南宋官窑瓷器制作等,相继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中。它们伴随着大运河历经了数百年的发展,以精湛的技艺流传至今。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这些传统手工艺面临着严峻的抉择。如何重建适应当代社会的传承方式,如何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生存,如何在市场化运行的机制中开拓创新,这是 “申遗”后的重要课题。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耕社会中以“师徒传承”、“口传身教”的方式代代相传。农耕社会的自然状态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社会激烈碰撞,传统手工艺面临着生存危机,濒临灭绝。
古往今来,传统手工艺延续了 “徒弟拜师学艺,师傅口传身教”的传承模式。由于掌握手工技术的难度较大,需要传承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并改进技术。初学手艺不仅得不到经济效益,而且要花费大量的学习时间、精力甚至财力。在传统的传承体制下,出现了以下几种状况:学徒因为学习过程艰苦及无法快速实现经济效益而中途辍学;传承人思想保守,认为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对传统技艺保密,徒弟因为学不到师傅的传世手艺,被迫中途放弃;有些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有很大的热忱,但是苦于不知该去何处拜师学艺,缺少传统手工艺的学习平台。因此,这一传统传承模式经历了数百年,传人越来越少。
运河区域的王星记扇庄鼎盛时期从业人员达四五千人。但从2000年至2010年手工艺者的增长幅度从21%下降到9%左右[2]。其中黑纸扇制作目前仅存一位传人。金银绣从业人员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千人以上,1956年仅存7 位刺绣艺人,如今仅存1位手绣传人。现今杭州国家级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仅有8名。
传统的拜师学艺的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代社会,凸显自然传承的危机。
运河的流淌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但是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滞缓,面对市场的转变和城市功能的变化出现了生存的窘态。经营场地缩小,品牌形象弱,消费者流失;传统手工作品创作时间长,个人经济实力难以承受;外来文化艺术、生活方式、价值观如潮涌入;洋品牌冲击着传统手工艺市场;国内市场大量廉价仿制品鱼目混珠,使本土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失去了大量的消费者,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杭州传统特色手工艺西湖绸伞面临着生存危机。1995年开厂至2002年,西湖绸伞的月销量曾达到五六百把。但由于产品工艺复杂,导致成本攀升。大量廉价的仿制绸伞冲击市场,导致销量跌至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自2009年传承人为中国伞博物馆制作了一批西湖绸伞作为展示,就再也没制作过。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金银绣和杭州机绣也仅存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无其他实体机构。
传统手工艺来源于群众日常生活,但随着历史演变,如今变成了高高在上的艺术品。以西湖绸伞为例,作为一把雨伞,既不能遮风又不能挡雨,其基本功能已经脱离了日常的生活需求。从价格上看,其制作成本200多元,出厂价在500 元左右,价格是普通雨伞的10 倍。产品脱离了群众生活,造成在群众间的影响、传播力度不够。品牌的成长和壮大,最终要由市场来决定[3]。目前的市场恰恰表明,传统手工艺在当代成了弱势群体,出现了生存危机。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同时期、不同民俗状态的乡民社会的产物。从诞生至今,经历了发展、高潮、低落期,如今面临着诸多问题。那么,在现代生活方式中它们能生存吗?如何生存?
传统手工艺是传统商业文化的象征,凝集着传统文化的信息。在当今社会中,传统手工艺不可能成为时代的主角,但它传递了民族精神,是形成民俗民风的重要文化基因。传统手工艺来自民间,来自生活。要生存,必须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这需通过一系列的感性认知活动来激发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感怀之情。
2009年,杭州建成中国刀剪剑、扇、伞三大国家级博物馆,承担了传统手工艺类 “非遗”的展示、收藏、研究、培训和交流工作。2011年5月,手工艺活态馆一期开馆,以 “活态”的形式展示、弘扬传统手工艺。目前有30位老艺人进驻活态馆,现场展示传统手艺。博物馆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活态”活动,唤醒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认知,如:张小泉剪市、王星记扇市等文化创意集市,开展传统技艺的论坛、“工美大讲堂”的公益讲座,与工艺美术大师面对面的交流学习等。据博物馆统计,2011年举办了体验项目2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类主题活动153场次。
流动博物馆是用车载的形式,将博物馆的各种元素向最基层的公众进行博物馆文化服务的一种传播方式。它是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进入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效补充途径。流动博物馆进入社区、学校,开展主题活动,让年轻的新生代接触到古老的优秀民族精华,并在心里生根发芽。2010年流动博物馆进入4个社区,9所学校;2011年进入6个社区,18所学校。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记录方式和存储形式。我国国家博物馆、上海美术馆等已建有数字博物馆,为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数字博物馆,对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传播方式、发展过程、原材料选取、原生态生存环境等各方面进行数字信息的采集,建立传统手工艺类的备档和共享。通过三维建模等技术保存,转化成数据,永久地存入网络中。目前的保护措施基本只停留在拍摄等简单的“静态保护”层面上。运用数字化技术将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从 “静态保护”转向 “活态保护”和“动态保护”。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全面了解传统手工艺的历史、原材料和制作过程。这将更好地保存正在慢慢消失的传统手工艺。
杭州市政府在传统手工艺交流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搭建了一些交流平台。每年举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2008年召开了世界手工艺大会和手工艺论坛;建成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 “活态”呈现了本土传统手工艺。为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十周年,2013年10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多家单位组织并举办了 “首届亚太传统手工艺博览会”。2014年3月,浙江省文联、杭州市文创办、浙江省民协等联合举办 “首届浙江民间美术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传人现场展示古老的手工技能。这些举措让古老的技艺重新获得人们的关注。
运河区域内的这些保护手段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解传统手工技艺,唤醒人们对它们的记忆,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手工艺类 “非遗”,激发学习的兴趣,传承和发扬传统手工艺。
传统手工艺仅仅 “回归”是不够的,需要的是“传承”。目前众多传统手工艺处于濒临消失的境遇,传承是首要的问题。
美国为保护华盛顿的本土艺术,曾设立“师—徒传承”的教育项目(Master-Apprentice Program)[4]来扶持本土传统艺术,资助一些有成就的传统艺术家,让学徒和他们一起工作、学习。项目使将近100个学徒通过学习,成为美国的本土艺术家。
要解决杭州传统手工艺 “后继无人”的现状,必须改变传统的传承方式。成立 “师—徒传承”基金,设立资助的项目,进行扶持。
2013年1月,杭州市政府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推出了以传承技艺、培育人才为重点的杭州市 “工艺与民间艺术薪火传承计划”。请杭州市的萧山花边传人赵锡祥、机绣传人王文瑛、陶瓷传人嵇锡贵、手绣传人陈水琴、铜雕传人朱炳仁5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在全国范围招收徒弟,以五年为周期,带领4—5名徒弟传授技艺。其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以项目扶持的方式,每带一位徒弟给予每年5万元资金支持。政府推荐优秀学员参加各类国内外专业比赛,参选各级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等。
虽然有政府的支持,但传统的师徒传承的形式已不适应部分传统手工艺类 “非遗”的传承。“兼职徒弟”这一新型师徒关系的尝试,既可以解决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又可以解决徒弟的生活来源。西湖绸伞的传承人宋志明尝试了兼职徒弟以传承手艺,并成功收到6位兼职徒弟。
加强各类传统手工技艺的基地建设,高等院校与工艺大师合作,在高校和大专院校建立教学基地,开展各主题的传统设计赛事,对现代大学生进行传统熏陶的同时提升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共同培养具有现代设计理念的传统手工艺接班人。2012年,举办了 “张小泉杯”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2013年,由浙江省民间美术家协会、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美术学院、宋志明西湖绸伞技能大师工作室主办了西湖绸伞伞面设计大赛,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新鲜的理念。
运河区域的经验表明,政府对传统手工艺类的企业和工作室的帮扶政策切实可行。特别是资助传承人,评级授予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鼓励传承计划等项目让传统手工技艺在新的环境中延续、流传。
传统手工艺仅在博物馆中展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具有生命力的传统技艺,而不是躺在坟墓中的传统。
在当代审美视野下,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的两个理想状态为:一部分保留传统的设计和技艺,以继承 “传统”,继续为人们提供生活用品或成为历史文化遗留进行展示;另一部分在传统的基础上,更新设计理念,更新传统技术,生产兼具传统文化色彩的现代产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手工艺产业要积极转型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企业转型、产品转型,做大做强传统手工艺产业。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设计来满足现代消费者心理的需求。以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的 “再设计”促进传统手工艺产品改头换面,成为传统手工艺产品转型的根本变革。张小泉剪刀是传统手工艺中转型成功的一例,完成了由传统手工作坊向现代企业的华丽转身。初期对传统技术进行继承和革新,把传统的72道工艺缩减到24道。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引进世界上先进的生产设备,90%以上的生产实现机械化,脱离了传统手工制剪。20世纪90年代,在 “科技兴厂”的理念下,企业生产方式进行更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要求下,转变经营理念,成功将企业转型。产品设计也适时转型,保留日常用品系列的同时开发高端的艺术品系列。通过开展剪刀设计大赛,合理融入了新时代的设计元素,产品更具有国际化特征,使 “中国制造”的剪刀既有实用的日用品系列,又有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系列 (图1、图2)。张小泉已形成刀、剪、手动工具、美容护理用具、锅具、文具及礼品六大产品群,15个类别,700多个规格的产品规模,开始了从刀剪制造向现代生活五金制造业的转型升级[5]。
积极开拓传统手工艺产品市场,旅游产品也是发展的一个平台。利用旅游资源带动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挖掘传统手工艺的资源,在传统手工艺的精髓中,加入当代设计理念,向旅游产品转型,设计文化旅游产品。景区设立雕像,将非物质文化融入文化景点的改扩建中[6]。设置介绍传统手工艺,开展文化之旅的项目。手工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生产可成为传统和当代的结合体。如杭州特色土特产连锁店 “天目茂林”,作为一家集特产及特色工艺品出售为一体的现代型旅游特产店铺,以亲民、时尚的连锁式形象,传播文化传统。
图1 张小泉剪刀日用品系列
图2 张小泉剪刀艺术品系列
传统手工艺产业要在市场机制中寻找自身的角色定位,通过企业转型、产品转型、经营思路拓宽等手段,抵制市场经济竞争带来的危机,才能在竞争中重振当年的雄风。
传统手工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传承和发展。在不破坏其核心价值的情况下,融入现代的生产生活中,并带来经济效益,这是关键所在。
提升手工艺产品的整体形象,建立专业的产品研发中心。20世纪60年代,美国涌现出高度专业化的独立设计事务所,为各种类型的企业提供专门的企业私人定制服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经济效益。这种社会专业合作的方式既减少企业开支又能广泛采用社会上的专业力量资源,实现 “双赢”。设计事务所帮助企业提升产品已有相当多的例证,如:苹果电脑公司、微软公司等。而目前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企业依靠内部的研发,甚至没有产品研发部门,限制了产品的创新。传统手工艺的开拓,缺少的正是将这些传统工艺整合成商品资源的设计团队。传统手工艺行业可以依托工艺美术研究所,建立独立的研发机构。也可在机构的指导下,归属于生产企业。其任务主要有:调研主体消费市场,了解手工艺产品的消费需求;调整结构,改进原有产品;开发具有新理念、适合当代消费者的系列产品;建立细致、专业的研发模式等。
完善传统手工艺企业经营模式,借鉴成功范例,例如:杭州万事利集团。该集团主打产品是传统丝绸,但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采用老产品新思路的多种创新策略,提倡 “传统产业+文化创意+高科技=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路径。企业将传统丝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出了国门,获得了国际的认同。专门建立了礼品部,根据不同客户需求研发各种类型的内外销的丝绸产品。具有传统特色丝绸书、丝绸画等创新型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集团重视核心技术的开发,目前企业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大核心技术:新型丝绸书制作工艺技术、现代数码纺织技术、新纤维及功能性纤维材料开发技术、生态染整技术。企业还提倡跨界合作,与画家和艺术家一起开发和提升传统手工艺产品的艺术价值。
传统手工艺品牌的再起步,就自身而言要建立专业的产品研发中心,科学合理地设计研发传统手工艺产品的新形式。积极建立国内外联盟的合作关系,引导传统手工艺品牌健康发展。建立跨地区的交流合作,走出国门,开展跨国际的交流活动,让世界认识、了解我国传统手工艺。
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这是民族的 “根”和 “魂”,这些本应成为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精神食粮,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却正在逐步衰亡。在国家大力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传统手工艺类 “非遗”要抓住机遇,从传统中汲取精髓,古为今用,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科学地传承和振兴,推动传统手工艺类 “非遗”的再发展之路,让传统的民族精华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的未来留下可贵的民族财富。
[1]王琳,钟蕾.数字化在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的应用 [J].艺术与设计,2013 (9):120-122.
[2]徐雅丽,励婷婷,杜巨玲.传统手工艺经营现状调查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 (3):19-20.
[3]威利·史密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知识产权——华盛顿美国本土艺术的个案 [J].民族艺术,2013 (1):70-74.
[4]温日琨,谭春映.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研究 [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S1):36-40.
[5]子君.纵览 “张小泉”光辉历程 [J].科学之友,2013(9):18-19.
[6]马中红.老字号品牌发展的内忧外患——从苏州老字号谈起 [J].中国广告.2010 (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