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洋 汤 德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223600)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MRI表现及诊断
赵海洋 汤 德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223600)
目的 探讨胃肠道外间质瘤的MRI表现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外间质瘤的磁共振(MRI)检查。结果 恶性4例、良性2例,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病灶边界清晰,增强呈显著强化。结论 胃肠道外间质瘤有一定的MRI特点,MRI在病变的良、恶性评估上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间质瘤;胃肠道;胃肠道外;磁共振;诊断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由于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原发性非上皮肿瘤,因此Mazur等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GIST这个概念,以区分于其他间叶肿瘤。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大部分发生于胃、小肠。而来源于肠系膜、网膜、腹膜后间隙和盆腔等处的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比较少见,约占腹部软组织肿瘤的4%~7%[1]。由于GIST在全部胃肠道肿瘤(即上皮来源及非上皮来源肿瘤)中发病率不高,部分医师缺乏诊治经验。因此,收集我院近几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外间质瘤6例,分析总结其磁共振(MRI)表现特征。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7~75岁,平均55.3岁。主要临床表现:腹部肿块、腹痛和腹部不适。
1.2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GE Signa HDI 1.5T磁共振扫描,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增强扫描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0.2 mL/ kg。平扫BH Ax T1 Dual,RTr Ax fs T2 FRFSE,BH Cor 2D FLESTA,RTr Ax DWI序列;增强LAVA序列分别于15 s、45 s、165 s行三期扫描。
病灶位于腹部4例、盆腔2例;病灶最大径3.5~18 cm,平均8.5 cm。肿瘤呈圆形及椭圆形4例、分叶状2例。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边界清晰,肿瘤较大,内可见小片样液化坏死,T1WI呈等信号,内见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内高亮信号。病灶周围可见环性T1WI、T2WI低信号的包膜。DWI示病灶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均呈中、重度强化;动脉期瘤体旁可见排列成线状强化的供血动脉2例。静脉期病灶强化明显,较大病灶内见坏死、囊变不强化区。见图1~2。
图1 胃肠道外间质瘤,腹腔可见软组织肿块影
图2 同一患者术后半年复发
有文献报道,EGIST可能起源于一种分化潜能的中胚叶间质干细胞,其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等与GIST相似。主要有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两种基本结构。免疫组化主要检测CD117、CD34、SMA、Vimentin、S100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其中CD117、CD34较特异性及敏感的抗体,其阳性均提示本病及肿瘤恶性。EGIST来源于腹腔或腹膜后软组织,多见于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主要临床症状为腹胀、腹痛、下腹部隐痛,腹部可触及质中、固定包块;临床发现时肿块均已较大,患者均无肠梗阻症状。
EGIST的MRI表现为较小肿块,信号均匀,呈T1WI均匀低信号、T2WI高信号;边缘可见环形低信号包膜。较大肿块信号则边缘不均匀,呈花环样,T1WI呈低信号或稍低信号,出血灶呈小片状高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坏死囊变呈混杂高亮信号;DWI(b值=700)示高信号。病灶周围可见T1WI、T2WI环形低信号包膜。由于肿瘤不与胃肠道腔相通,瘤体内均未见气液平面。本组6例均未见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增强病灶动脉期可见强化,静脉期病灶强化较动脉期显著;病灶内坏死、囊变区不强化。4例包膜可见强化,2例包膜未见强化。2例动脉期瘤体旁可见排列成线状强化的供血动脉。
EGIST的临床及MRI表现均与发生于腹膜后间隙、盆腔、肠系膜的肿瘤,如神经源性肿瘤、淋巴瘤、Castleman’s病、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等肿瘤相似,区分较困难。神经源性肿瘤主要位于脊柱旁典型者呈“哑铃”样改变;淋巴瘤则累及多组淋巴结;Castleman’s病以大量肿大淋巴结为特点;脂肪肉瘤因其含有脂肪成分,检查以MRI结合压脂序列;平滑肌肉瘤内部血管丰富,呈显著强化;较EGIST更为明显。EGIST较大肿块呈分叶状、环状,坏死囊变多见;肿块内不含脂肪成分;很少伴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以上特点易与上述腹膜后肿瘤相鉴别。
综上所述,胃肠道外间质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与发生于后腹膜的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平滑肌肉瘤等肿瘤相似。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免疫组化检查及特征性的MRI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1] Reith JD, Goldblum JR, Lyles RH, et al. 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n analysis of 48 cases with emphasis on histologic predictors of outcome[J]. Mod Pathol, 2000, 13(5): 577-585.
1672-7185(2014)22-0056-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22.029
2014-04-22)
R73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