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治理现代化,中国寻路

2014-03-20 14:12陈芬
中国经济信息 2014年3期
关键词:现代化转型体系

陈芬

国家统计局在1月20日公布了多项2013年度宏观经济数据,2013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顺利完成。从已公布的年度数据来看,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内,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赢得了空间和时间。

深度改革推动下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一年多以来新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最大成绩。如何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将是接下来政府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本文要探讨的核心内容。

转型升级 任重道远

根据2013年国民经济数据的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7.7%。与改革开放以来平均近10%的增速相比,2013年的经济增速回落明显。但这却并没有带来人们所担心的“急刹车”、“硬着陆”的表现,原因就在于这既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也是我国主动调控的结果。

2013年中央确定的预期目标是GDP增长7.5%左右,这个增速水平能够确保经济保持适度增长的同时,又不会对就业产生冲击,同时给调结构留出余地。2013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既有外来的冲击,也有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但主要指标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经济始终运行在通胀水平的上限和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之间的合理区间内。

总体看来,2013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待缓解,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需巩固,在“调结构”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今天的中国,经过35年不断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使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回首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每一次重大的改革都给党和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党和人民事业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波浪式向前推进,在改革从试点向推广拓展、从局部向全局推进中不断发展。

但依然要清醒地看到的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很多容易改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解决,留下来的大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思想观念的障碍、利益固化、利益主体的多样,使得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新问题与老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这项改革措施与那项改革措施相互关联、彼此制约。在新的重要关头,要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全面深化改革,别无他途。

现代化治理 提上日程

为解决当前国家治理中存在着的突出问题,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高层首次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当前,我国国家治理中存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地方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问题、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等,这些都迫切需要通过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加以解决。

国家治理能力则是一个国家在制度管理与战略管理、政策制定与执行、社会治理与秩序维护等各方面能力的整体体现。一个治理能力优秀的国家,对外可以有效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对内可以使人民幸福富足、安居乐业,还能有效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与巨灾。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解决中国各种问题,实现各项既定目标,关键要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所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及时更新治理理念、深入改革治理体制、丰富完善治理体系、努力提高治理能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对我国在现代化进程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的主动回应。从统治、管理到治理,言辞微变之下涌动的,是一场国家、社会、公民从着眼于对立对抗到侧重于交互联动再到致力于合作共赢善治的思想革命,也是一次政府、市场、社会从配置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现实的功能性变化再到最终的主体性变化的国家实验。

政府与市场 两手并举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住一些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对于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重中之重。在过去的2013年里,经由顶层设计和推出的重大举措频繁,为市场化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3年是一个改革年,改革举措包括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改革、全面取消贷款利率管制、向民资开放民营银行、高规格部署农业现代化、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推进城镇化改革政策、进一步改革工商登记、减税制度等等,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提振了民众的市场信心以及对于政府的信任度。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涵盖了16个领域、60条具体任务,目标是通过一系列重大的体制改革让中国社会全面地向“市场化”转型,并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些改革举措在放开准入、对外开放、金融、公共财政、养老金、放开二胎等领域都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被认为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

2013年6月份以及12月份,银行间拆解利率和流动性紧缩的问题十分引人关注,“钱荒”等字眼充斥人的耳目。这一事件成为政府进一步放手,让市场发挥作用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传统中银行发生资金短缺时,央行都会出手,但在银行半年结算期的资金短缺中,央行的未出手与传统预期产生了结构性反差。此次的教训,有助于将银行的坏毛病改过来,是一件好事,有助于资金向实体经济转。

在金融改革领域,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的供需矛盾一直惹人关注,发展民营银行也成为讨论热点。2013年7月5日国务院“金融十条”出台,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打开了大门。2013年下半年以来,注册与申报民营银行成为众多民营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热衷的一件大事。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鼓励具有经济实力、专业管理团队、对金融领域比较熟悉的非公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打破金融垄断,这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大突破。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成立适合中小企业的草根金融机构,推进利率市场化,倒逼金融机构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推动汇率改革,发展资本市场,建设适应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建设需要为重点的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面向中小企业和创新企业的创业板、新三板、场外市场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这样将会对城镇化和企业、市场经济转型升级起到重大作用。

工商登记、减税制度再改革则为中小企业来带来了福音。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3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并抓紧研究相关长效机制。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与以往不同的“直接减税”的政策确为中小企业带来了福音。对于此次减税政策,市场普遍叫好,但同时对此项政策的受益面不够广充满遗憾。

继减税之后,工商登记制度再改革,根据2013年10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此后将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的限制,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等。此次改革有助于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消息一经传出即引起各方关注。

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的上海自贸区则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建设上海自贸区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化转型体系
边疆治理现代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沣芝转型记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