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庆伟,许庆福,魏鲁,王增如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其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农村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传统的农村聚落规模小而分散,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经济薄弱,要实现城乡统筹首先是改善农村居住质量,逐步改变农村居民点散乱的现状,调整和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因此,需要通过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以进行空间上的引导,同时提出不同整理模式,以便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践。
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全市地势为中间高,东西两边低,略向东南倾斜,间有山地、丘陵和分割的小块平原。平原、丘陵、山地分别占21.99%,57.07%和20.94%。2010年总人口287.92万人,城镇化水平47.08%。日照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城乡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不断加大,人地矛盾不断加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的居住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农村居民点规模过大、空间布局分散、“空心村”现象普遍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居民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需要结合农村居民点整理,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目前,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的研究较少[1,2],主要存在指标选取过于繁琐,没有突出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的关键因素等问题。农村居民点整理受自然条件、用地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具有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该文遵循综合性、可比性、可获取性、代表性等原则,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结合人均居民点用地和综合评价值,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以指导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点整理。该文研究范围为地市级,以乡镇为评价单元,以便于实际操作。
2.2.1 评价指标与权重
(1)评价指标体系。从自然条件、用地特征和整理能力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自然条件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基本因素,区位因素影响整理成本,距离城镇越近,整理成本越高,难度越大;地形地貌影响整理后土地利用方式,平原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后对农民的生产方式影响较小,而丘陵区影响较大。用地特征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根本因素,居民点布局散乱,分离程度高,越需要整理。整理能力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关键因素,农村居民点整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可以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等解决部分整理所需资金,其缺口需要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地方政府解决,因此,地方经济越发展、农民越富裕就越易整理。
(2)指标权重。指标权重是指标重要性的定量表达,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采用客观赋权法确定。但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受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多种因素影响,尽管客观赋权法具有较强严密性,但难以将上述因素综合评定,其结果的客观性难以保障。因此,该研究采用主观赋权法(特尔斐法)确定,以使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表1 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指标体系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1)数据来源。在各指标中,区位条件采用乡镇驻地到最近城镇的距离表示,在1∶5万地图上量算直线距离;地形地貌采用平地比率表示,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库统计各乡镇中小于6°土地面积占该乡镇土地总面积比重,0%~100%分别赋值1~0;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人均GDP采用近5年统计数据平均值;农村居民点分离度指数反映农村居民点斑块的分离程度,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库统计相关数据,计算公式为:
N=D/S
式中:N为分离指数;D为距离指数;S为面积指数;A为区域土地总面积;a为农村居民点面积;n为农村居民点斑块数。
(2)数据处理。由于各因素指标的量纲、数量级不同,在处理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处理,消除量纲差别,使得每个指标的值都在0~1之间。
2.2.3 评价方法
根据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及数据标准化值,采用综合法进行评价。公式为:
式中:M为综合评价值;Ki为第n评价指标的权重;Ai为第n评价指标标准化数值。
表2 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标准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具有典型意义的整理范式,包括空间集合模式、组织管理模式和资金筹集模式等。该文探讨的是空间集合模式。根据实际情况,探讨了适合当地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3-8]。日照市主要有低山丘陵和平原两种地貌类型,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迥异。农村居民点整理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模式。近年来,日照市农村居民点改造取得了诸多成功经验。通过调查分析,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提出日照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社区化整理模式、小村归并整理模式、村庄整体搬迁整理模式和村庄内部改造整理模式。
城镇周围的农村居民点,经济水平较高,农民思想观念转变快,有较强的城镇化趋势。在整理这部分农村居民点时,将旧村改造与城镇规划相结合,在建筑形式上提倡建多层农民公寓和住宅小区,提高建筑容积率。同时,考虑到农村生产的实际需要,可将生产设施集中化,统一建设晒场、农具存放地等。
图1 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
在低山丘陵地区,农民为耕种便利,形成了一些布局分散、规模较小的“迷你型”村庄。把分散于大村以外规模较小的自然村并入中心村,集中发展一个中心点。如五莲县许孟镇大珠子村,将沿水库周围的5个自然村合并到1个中心村,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大大降低,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这种模式需要对农民加以引导,改变传统的乡土观念,同时要充分考虑归并后农民的生产半径问题。
对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偏远村庄、水库滞洪区或生态敏感区内的村庄,由政府或集体组织,整体搬迁到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适宜建设的位置建设新村,并对原村址进行复垦。如莒县陵阳镇西湖村,将原村整体搬迁,选择新址建设。新村户型分为老年住户和青年住户,青年户宅基地180m2,老年住户宅基地90m2,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规模较大的村庄可采用村庄内部改造整理模式。由于是在原址上进行改造,对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不会产生太多的影响,农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如莒县桑园镇张家四山子村,采用此模式进行旧村改造,效果明显。这种模式对平原地区居民点改造有较强的适用性。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策、技术、资金等多个方面。对较大区域的农村居民点整理需要通过分区进行空间优先程度和重点上的引导,实现差别化整理,促进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统筹与协调。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是空间聚合的具体方式,与农民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具体采用何种整理模式,应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在做好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
参考文献:
[1] 关小克,张凤荣,赵婷婷,等.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及整理模式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3):114-118.
[1] 高小琛,石培基,潘竟虎,等.基于耦合关系的干旱绿洲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地球科学进展,2011,(10):1071-1078.
[2] 李占军,范之安,高明秀.挂钩政策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与对策研究——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2-36.
[3] 高建华,李会勤.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调查与研究——以河南汝州市温庄村为例[J].农村经济,2003,(10):26-27.
[4] 李广泳,王数,安萍莉.矿区地质条件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取的影响分析——以山东省肥城煤矿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9,(2):70-74.
[5] 来璐,李世峰,南国良,等.山地经济条件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探讨——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65-569.
[6] 方颖,唐苏芹,张平,等.挂钩政策下东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与对策分析[J].山东国土资源,2009,25(10):4-6.
[7] 董小俊.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研究——以古郊乡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