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电子温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2014-03-20 07:06汤晓辉王玉容方向明叶文春
实用老年医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温针生长因子神经

汤晓辉 王玉容 方向明 叶文春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电子温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汤晓辉 王玉容 方向明 叶文春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电子温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为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电子温针治疗组,B组为单纯甲钴胺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改善情况、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的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B组5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MNCV、SNCV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电子温针治疗DPN变疗效确切,是治疗DPN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神经生长因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电子温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复杂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足溃疡、坏疽、截肢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在糖尿病确诊的10年内,有60%~9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常侵犯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以感觉神经受累较早、肢体疼痛麻木为突出特点,其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临床上对此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2]。电子温针将电子、温针与传统针刺完美结合,与传统针灸相比具有独特的控温功能,可根据治疗需要设置具体参数,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本研究采用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电子温针治疗DPN,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DPN患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55~71岁,平均(62.0±5.5)岁,病程7.5~13年,平均(9.5±3.0)年。糖尿病(DM)诊断标准符合WHO 1999年标准,DPN的诊断符合1980~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DPN国际协作研究(WHOPNTF)所执行的DPN诊断标准:(1)四肢感觉异常,包括对称或单侧性肢体麻木;(2)腱反射减弱或消失;(3)神经电生理检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45 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40 m/ s;(4)排除其他神经病变。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电子温针(A组)25例;甲钴胺组(B组)2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s,n=25)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s,n=25)

组别年龄(岁)DM病程(年)DPN病程(年)空腹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A组61.5±5.5 9.8±2.5 7.5±2.0 5.86±0.30 7.8±1.3 B组62.3±6.5 9.5±3.0 7.8±2.5 5.90±0.35 7.7±1.5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给予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胰岛素降糖治疗、饮食控制、血糖检测等),控制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A组使用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mNGF,北京舒泰神药业有限公司)30μg,1次/d肌肉注射;联合电子温针,取背部夹脊穴(T6⁃L3各脊骨脊突正中旁开约0.5寸,左右各取5穴)、双侧脾俞、肾俞、足三里、环跳,以温针施治,设定参数为疏密波,温度37℃~45℃,隔日1次,共4周。B组使用甲钴胺500μg(卫材中国有限公司生产),1次/d肌肉注射,共用4周。

1.3 观察项目 采用肌电图仪检测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应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TCSS评分包括症状评分、反射评分及感觉评分3部分。症状评分包括下肢的疼痛、麻木、针刺感、乏力、走路不平衡及上肢的症状,正常计0分,异常1分,共6分;反射评分包括双膝反射和踝反射,正常计0分,减弱计1分,消失计2分,共8分;感觉评分包括肢体的针刺觉、温度觉、轻触觉、振动觉及关节位置觉5项,正常计0分,异常计1分,共5分,总分19分。0~5分不存在DPN,6~8分为轻度病变,9~11分为中度病变,>11分为重度病变。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肌电图示MNCV均较治疗前增加≥5 m/s或恢复正常,TCSS评分下降≥5分;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MNCV较治疗前增加<5 m/s,TCSS评分下降≥3分;无效:临床症状未明显减轻,MNCV无变化,TCSS评分下降<3分。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应用配对设计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A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治疗疗效比较(n,%,n=25)

2.2 治疗前后MNCV、SNCV比较 2组治疗前后MNCV、SNCV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MNCV、SNCV对比(s,m/s,n=25)

表3 2组治疗前后MNCV、SNCV对比(s,m/s,n=2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B组治疗后比较,△P<0.05

MNCV组别SN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A组治疗前43.5±5.0 37.6±3.5 37.5±3.5 32.5±3.0治疗后57.5±5.5∗△45.0±3.0∗△50.5±4.5∗△43.5±4.5∗△B组治疗前44.0±4.5 37.5±3.0 39.0±3.5 33.0±2.5治疗后50.0±3.0∗40.0±3.5∗43.0±5.0∗37.5±3.0∗

2.3 治疗前后TCSS评分的变化 2组治疗后TCS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变化(s,分,n=25)

表4 2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变化(s,分,n=2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B组治疗后比较,△P<0.05

A组TCSS评分B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症状评分4.0±0.25 1.0±0.05∗∗△4.0±0.20 2.0±0.20∗∗反射评分2.5±0.20 2.0±0.15∗∗△2.6±0.25 2.5±0.20感觉评分3.5±0.25 0.8±0.10∗∗△3.5±0.15 1.5±0.10∗∗

2.4 临床安全性评价 A组患者中有1例因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而出现局部疼痛,经热敷后症状缓解,未影响治疗,其余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DPN的发病机制 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各异,晚期治疗复杂,有研究显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DPN的发生率可达15%[3],有研究显示:美国>40岁糖尿病患者中DPN的患病率高达32.7%[4];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代谢因素、缺血缺氧和神经营养因子缺乏这三大病理机制上[5]。代谢因素主要包括:糖醇代谢紊乱学说、糖代谢异常学说、脂代谢异常学说、非酶促糖基化学说。糖醇代谢紊乱学说主要内容为多元醇通路中的醛糖还原酶活性增高,山梨醇代谢失衡,导致大量山梨醇和果糖生成,不易渗出,最终导致细胞水肿、变性、坏死,导致神经细胞及组织的不可逆损伤;糖代谢异常学说中认为高血糖的直接作用可导致神经元电生理的完整性明显降低,同时加剧其神经匀浆的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神经细胞的MNCV、SNCV明显降低;脂代谢异常学说认为脂代谢紊乱可以直接破坏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同时损伤血管内膜、影响血液灌注、增高血液粘滞度、减缓血流速度、形成微血栓,最终使神经细胞供血减少而出现代谢性神经病变;非酶促糖基化学说认为糖基化终产物可以促发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产生细胞炎症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氧化应激造成的血管病变,继而引起神经组织缺氧损伤。缺血缺氧主要导致氧化应激产生,其主要影响细胞能量代谢、诱导信号转导异常,可以直接损伤神经组织,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远端外周神经功能异常。近年来神经生长因子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学者发现:通过改变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通路,可以改善痛性神经病变的症状,其能够维持神经的功能和形态,而且对神经损伤再修复有重要意义。

3.2 神经生长因子在DPN中的作用 神经生长因子是感觉神经元、交感神经元和中枢部分胆碱能神经元生长、发育和功能维持所必需的营养因子;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具有神经元营养和促进突触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一种神经细胞生长因子;糖尿病时,施万细胞产生神经生长因子减少,最终导致神经营养、再生障碍。本研究所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主要成分为从小鼠颌下腺中提取纯化的神经生长因子,与人体神经生长因子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具有维持神经元存活、促进神经轴突再生、趋使神经轴突形成功能性连接、促髓鞘形成等作用,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能使损伤局部药物浓度大大提高,在再生突触前方形成一浓度梯度,引导突触向前生长,并最终使突触成熟并髓鞘化,从而增加其作用效果[6]。通过本研究也可以明显证明其与电子温针联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3.3 电子温针在DPN中的作用 电子温针是将电子、温针与传统针刺完美结合,与传统针灸相比具有独特的控温功能,能确保银针针体温度恒定,并可根据治疗需要设置具体参数,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有研究证实:电子温针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提高胰岛素抵抗DPN大鼠坐骨神经传到速度;并且还具有抗氧化应激和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7]。本研究证实:其与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应用治疗DPN,能明显改善DPN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电子温针治疗DPN疗效确切,总有效率高,可明显提高DPN患者周围神经的MNCV和SNCV;改善DPN患者TCSS的症状、反射及感觉评分;同时临床使用安全性高;是治疗DPN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杨祖蓉.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2,33(2):257⁃258.

[2] 汪峰,夏世金.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6):504⁃506.

[3] 赵志刚,马书平,张菱,等.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调查分析及中日比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2):109⁃111.

[4] Candrilli SD,Davis KL,Kan HJ,etal.Prevalence and the as⁃sociated burden of illness of symptom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J].JDiabetes Compli⁃cations,2007,21(5):306⁃314.

[5] Brownlee M.The pathobiology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a u⁃nifyingmechanism[J].Diabetes,2005,54(6):1615⁃1625.

[6] 方向明,王玉容,叶文春,等.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6):627⁃628.

[7] 李凌雁,王丽岩,肖洪彬,等.电子温针对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模型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3):53⁃55.

Clinical observation ofmouse nerve grow th factor combining with electronic temperature needle for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TANG Xiao⁃hui.Sichu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ianyang 621000,China;WANG Yu⁃rong,FANGXiang⁃ming,YEWen⁃chun.The Contral Hospital ofMianyang city,Mianyang 6210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the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combining with electronic temperature needl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M ethods50 patientswith DP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 and B group).A group received NGF+electronic temperature needle and B group received mecobalamin only.The clinical efficacy,the level of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and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the TCSS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The efficacy of A group was highter than that of B group(P<0.01).The levels of MNCV and SNCV of A and B group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P<0.05).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A group was higher than B group(P<0.05),the TCSS of A and B group was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P<0.01),especially in A group(P<0.05).Conclusions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 combining with elec⁃tronic temperature needle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DPN.

nerve growth factor;diabetic perineuropathy;moyotnrtbr conduction velocity;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electronic temperature needle

R 587.1;R 745

A

10.3969/j.issn.1003⁃9198.2014.01.007

2013⁃05⁃23)

四川省卫生厅课题(120306)

621000四川省绵阳市,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汤晓辉);621000四川省绵阳市,绵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王玉容,方向明,叶文春)

猜你喜欢
温针生长因子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Systematicevaluationand trialsequentialanalysisofwarm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joint mobi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神经”病友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