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语
2011年的夏天,“看海”一词迅速走红,成为年度网络流行语,在这个看似简单却不乏调侃和黑色幽默的词语背后,是我国多个城市在暴雨的侵袭下频频呈现一片汪洋,尤其是在北京“7·21”大暴雨后,人们无奈地体验到了现代大都市的脆弱,原本应可以提高人类防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城市,因在整体规划设计和预警应对等方面的欠缺,引发了城市之殇。
在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的环境、生态、结构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密度加大、财富快速集中、高大建筑林立、交通运输拥堵、活动空间狭窄、环境质量降低、热岛效应加剧、排涝系统薄弱等大城市病导致自然灾害风险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在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原本就薄弱的农村地区,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教育、科技能力的欠缺,对暴雨、雷电等突发性强天气防范意识和能力的薄弱,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的传播时效和应对措施不足,使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更趋严重,已成为广大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常要面对的现实,也是在各级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时必需要考虑解决的重要问题。
科学地规划、设计城乡的发展,自然灾害的防御是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加强暴雨形成机理研究,提升暴雨预报预警准确率,降低暴雨造成的损失则是气象部门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艰巨、长期的任务。
本期推出的“暴雨研究”专辑,撰稿人主要来自中国专门针对暴雨问题开展研究的机构——武汉暴雨研究所。这些文章,从一个侧面,给出了目前暴雨研究和预报业务的进展情况。《2000年以来我国长江中游区域暴雨研究进展》(P6)一文从观测资料、机理研究、数值预报与水文应用多方面详细介绍了长江中游区域暴雨的研究进展和研究趋势展望。专辑的其他文章也从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P16)、探测资料反演技术及其应用(P24)、暴雨中尺度研究进展(P36)、定量降水估算系统(P45)以及洪水预报应用进展(P52)等方面进行论述。几篇短论则从不同视角审视了暴雨预报问题。我们希望这些研究进展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当前国内、国际暴雨研究的新进展,启迪暴雨研究的新思路。
杂志期刊总会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例如评价其影响要看读者群,分析其质量要看其编者和作者群。而这两个群体虽有不同,但其间并没有一条严格的界限,时常会有角色转换。如能在他们之间产生互动,从不同角度对期刊展开评论或对话,会有助于听到不同的声音,使期刊保持动力和活力。本刊从这期开始,用一个页面开辟“第80页评刊”栏目,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希望读者能通过读刊,对任何内容提出质疑或新的探讨,我们将以最快速度与文章作者联系,寻求反馈。如果质疑能点出要害问题, 并能启发作者新的思维,做出进一步改进工作,本刊的“学术探讨”栏目也会随之诞生,让学术思想通过碰撞产生新的火花;二是期待更多在基层单位从事气象业务的科技人员能结合本职工作,加强阅读和思考,将遇到的气象科技难点凝练成科学问题。目前本刊的读者有许多来自基层气象单位,本刊将会结合在具体业务工作中提出的问题向科研人员约稿,为业务与科研的结合牵线搭桥。与2011年的“看海”一样,2014年因为马航事件,人们对“失联”一词已耳熟能详,本刊互动栏目的推出,就是希望我们的刊物与读者、作者永远不要“失联”,保持持久的互动与沟通,及时听到有助于期刊健康发展的各类意见。
许小峰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