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说课教学设计

2014-03-20 16:29:26张惠群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20期
关键词:肺源心脏病护理

张惠群

(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说课是在教师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口头讲述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及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等具体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1]。它是教师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教学研究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质量,是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重要手段。现将笔者在执教内科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一课进行说课教学设计,与同行共同探讨。

1 说教材

1.1 教材分析

内科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可为其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及技能指导,同时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课程所选教材为广东省卫生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以整体护理为导向,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本着“够用”、“适用”的原则,内容编写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适合中职教学使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选自教材第二章第八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并发症。

1.2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中职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过相关基础课程,思维活跃,对新知识充满好奇,自主自立意识强,但同时也具有缺少临床护理经验和理性思维、基础知识薄弱、稳定性较差等特点。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

1.3 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本节课为两学时,课程内容主要由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概述以及该病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含健康指导)4个部分组成。

1.3.1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能说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护理评估的要点、主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及治疗要点。

1.3.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全面、准确评估患者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按照整体护理的程序提供正确的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的能力。

1.3.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1.4 重难点分析

(1)重点:学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按照整体护理程序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2)难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

2 说教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医学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医学基础、较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医学专门人才。因此,课堂教学不能只是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当前医学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本次课中,笔者采用了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让学生自主探究,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3 说学法

著名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不仅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教材的特点出发,结合中职护理学生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教学也由“教师教、学生学”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本次课的导学案中,笔者通过提出的问题:“肺和心脏分属于不同的系统,为什么肺部的疾病会引发心脏疾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收集相关资料,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2]。

4.1 教学步骤

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4.2 呈现案例,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情境1:患者,男,72岁。主诉: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气喘5年,水肿1天。现病史:患者20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发热,无喘息,自行口服抗生素(具体药名不详)治疗后上述症状缓解,但每年冬季或春季上述症状容易复发。近5年来有气喘,活动后更甚,且逐渐加重。1天前淋雨后出现咳嗽、咳痰加重,痰为脓性黏液,量少,伴喘息及呼吸困难,下肢水肿,收住入院。个人史:患者有50余年的吸烟史,每天10支。查体:T:36.5℃,P:96次/分,R:22次/分,BP:125/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半卧位,口唇发绀,呼吸急促,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肺泡呼吸音减弱。心尖搏动不明显,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0.5 cm,心律96次/分,律齐,三尖瓣区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白细胞12×109/L,X线胸片示双肺透亮度增加,肺动脉高压。入院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讨论:(1)目前该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有哪些?(2)如何对该患者进行护理?

情境2:患者入院后4周呼吸困难缓解,双下肢水肿消失,检查心肺功能良好,护士遵医嘱办理患者的出院手续。

讨论:如何对该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应用案例导入新课,创设情景,采用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探究知识。学生阅读情景案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患者入院诊断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而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此基础上采用提问的方式复习肺和心脏的解剖结构,再导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

4.3 讲授新课

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后,本次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什么是肺源性心脏病?肺部的疾病为什么会引发心脏病,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护理问题有哪些?怎样护理患者?如何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层层深入。通过运用多媒体,结合情景案例,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患者的既往史、身体状况、辅助检查的结果,同时也加深学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探讨该案例中患者存在和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围绕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由各组代表回答及补充,最后教师总结,特别是本病病情观察及用药方面的护理。在健康指导方面,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及健康宣教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更容易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看问题,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4.4 课堂小结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常见并发症。在课程快结束时,笔者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联系起来进行归纳总结,对3种疾病的病因、病情发展、临床表现、主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要点进行串讲,以加深学生对这3种疾病的认识。同时,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目进行考点分析,巩固了学生的知识。

4.5 布置作业

让学生针对情景案例中的患者写出一份具体的护理措施。

5 说教学反思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应用,活跃了课堂气氛,符合当前学生的学情。问题讨论式和情景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性思维。小组任务的完成有助于学生提高沟通能力和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个别学生并不能完全投入课堂教学,教师要多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1]张廷均.怎样撰写说课稿[J].教学与管理,2002(22):31-32.

[2]齐翠花,陈卫刚.“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说课[J].农垦医学,2012,34(5):474-476.■

猜你喜欢
肺源心脏病护理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0:52
中医新解心脏病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08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20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小青龙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
Smog in Los Angeles
中学科技(2014年12期)2015-01-06 05:48:39
沉蛤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肾气虚型31例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17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6例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