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等教育的角度剖析中国未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原因

2014-03-20 09:55姚尧
外语与翻译 2014年2期
关键词:科学奖诺贝尔诺贝尔奖

姚尧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是这些年来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更是亟需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的难题。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由于诺贝尔奖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因此笔者将从高等教育的角度剖析我们未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原因。

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教育重发明轻发现

笔者曾经和很多人一样,都认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可以发明出令世界惊叹的“四大发明”,并且我们国家的军事、科技、通信、石油石化、航天等支柱产业已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了,却为什么不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水平不是世界领先的?如果说我们的教育水平是世界一流的,为什么最优秀的学生要乐此不疲地出国留学?笔者通过研究众多诺贝尔自然学科奖获得者的案例,惊奇地发现大部分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奖项目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发明,而是重大发现。这些发现有很多只是第一次提出,他们自己都无法证实;也有很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为人们所用、无法造福人类的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这里有必要举两个经典案例。其一,宇称不守恒理论。这是杨振宁与李政道提出基础粒子间的弱核力并没有镜像对称的特性,颠覆了当时物理界的认知,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他们自己并没证实,而是后来被物理学家吴健雄证明这个假设确实正确。那为什么吴健雄没获得诺贝尔奖而提出假设的人却获得了?可见,天才的发现比天才的发明更重要。其二,2013年被世人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上帝粒子的预言者希格斯与恩格勒。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分别在2011和2012年证明了这个理论。不可思议的是证明者并没有被授予诺贝尔奖,而最初提出猜想的人却获得了该奖项。显而易见,这两个例子充分说明诺贝尔科学奖偏向于颁发给能提出天才想法的梦想家而非付诸行动的实干家。

而我们中国的高等教育缺少的恰恰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缺少发现的眼睛。我们经常看到理工科的硕士、博士和教授们做了若干年的实验,仅仅是去证实前人提出的成果,而不能创造出自己的思想。笔者认为,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未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根本原因。我们的传统观念、意识形态、评价标准和西方主流的价值观念是存有偏差的,要想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改变我们固有的思维,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

二、我国高校的学术环境和争鸣意识不强

所谓学术环境,一般来讲就是做学问所需要的客观条件。我们希望的是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可事与愿违,我们如今的学术环境相对闭塞。

回首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看似奇怪、实则正常的现象:凡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混乱的时候必然是思想活跃的时候;反之,凡是大一统的时候必定是思想封闭之时。例如:春秋战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明末清初时期、民国时期都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大繁荣。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术上和思想上的高度自由,众多流派的思想并存且相互争鸣。而我们如今的大学呢?思想过于统一,甚至是僵化,缺乏批判精神,或者说我们不敢去批判,不敢争鸣。思想的争鸣就必须使人与人去论辩,这是一个纠正错误与产生新的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思想发生冲突并暴露出自己的错误,从而产生真理,辩论者正视自我去接受别人的检查,也许他的思想和态度会因这种争论而改变或创造出更有价值的知识,几番论战之后最后双方达成一致的观点。大学应该提供一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行动自由的空间和学者之间相互争鸣的平台。

观察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学,政府只是拨款给大学,不限制大学经费的使用,无权任命大学校长,不干涉大学学术管理。这真正体现了民国时期蔡元培提出的“教育独立”的精髓。因此,我们的大学也要改变封闭僵化的管理模式,才能取得质的突破。

三、学术团队的建设:凝聚力和合力不强

人才问题始终是大学建设的核心问题,要想建设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离不开高素质的学术团队。而我国的大学不但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更缺乏团队精神,形成了“各扫门前雪”“闭门造车”的现象。中国自古就有“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典故,也曾有作家写道“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是条虫”。这引起了我们深深的反思。诺贝尔奖的获得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尽管获奖的只有一两个人,但是在他们背后必然有着一支庞大的学术团队支撑着。对科学产生较大阻碍的往往是那些功成名就的学者,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学术地位,已经有了自己的学术框架,容不得新思想的出现,任何新的思想都会被看成对他的挑战。[1]这种新的思想往往是孤立无援的,或许会被扼杀在摇篮中。在很多科研机构是这样,在一些家族制普遍的高校亦是如此。高校的“小团体主义”严重限制了学者的思想和学术自由,更不要说去搞科学研究了。

而反观在二战之后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最多的美国、英国这两个国家,他们的学术团队对推动科学进步起了革命性的作用。例如,美国科学促进会和英国皇家学会,它们在运作上是独立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社会捐助和会员会费,是具有独立法人的组织。最重要的是,在这种人才济济、精英荟萃的组织中,每个人都会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即发现科学的真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仅靠一个人的努力获得诺贝尔奖几乎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绝大部分都是多人合作获奖,背后有一个强大团队作为支撑。在这个方面,我们中国的学术团队一定要借鉴西方的团队合作精神。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说过:“只有教师的绝对质量达到了国际水准,一个大学才能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大学。”何况我们的教师还没有达到国际水准,如果再不注重合作,就会和优秀大学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师素质和创新能力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弥补这样的差距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而着眼于当下,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要增强大学学术团体的凝聚力,要留得住核心人才。为了应对 21世纪的新挑战,我国加大了学科建设的投人,先后建立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一批重点院校和重点学科。学校用于科研建设的投人逐年增加,同时,注重软环境建设,出台了教师聘任制改革。通过教师聘任制改革,逐步建立了以竞争为核心的机制,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成长和创新性成果产生,有利于学科梯队的建设,形成了“以事业凝聚人才、以政策吸引人才、以待遇稳定人才、以情感留住人才”的格局[2]。

四、结语

目前,中国的大学正迈着大步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难免会走一些弯路。在追赶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我们能否静下心来进行思考。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蔡元培先生提出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学理念来改造北大,使得北大从一个培养官僚的太学蜕变成了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再回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清华大学,在梅贻琦的领导下,清华得以在十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跻身国内名牌大学之列。他在清华大学任校长时,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一是师资人才的严格遴选和延聘,二是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他的那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让很多大学都汗颜。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那样一个风雨如晦、列强纷争的中国,西南联大设立校务委员会和教授会,确保了学术团体的地位,培养了日后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李政道,培养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一批卓越人才。在那样一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我们的大学搞得有声有色,为什么如今我们民族独立、经济繁华、政治开明,却离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呢?因此,请把脚步适当放慢些,让浮躁的心静下来。大学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在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这样才能离诺贝尔科学奖越来越近。

[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8.

[2]司晓悦,娄成武.学术权威与学术团队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6(3):15-16.

猜你喜欢
科学奖诺贝尔诺贝尔奖
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揭晓
诺贝尔奖知多少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阿克苏诺贝尔
2019年诺贝尔颁奖
诺贝尔奖的由来
陈嘉庚科学奖 陈嘉庚青年科学奖颁奖
5名科学家获2016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百年诺贝尔
国内唯一计算地球科学奖揭晓环境研究获前所未有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