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彬(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论高职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园地*
孔凡彬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高职学生不应该是仅仅懂得专业和技术的能工巧匠,而应该同时是具备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目前高职学生大多公民意识欠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是:改革相关课程,实践活动教育,发挥媒体和网络的作用以及营造制度环境等。
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
近年来,国内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在奥运会火炬传递和钓鱼岛事件中,我们看到国人爱国主义情绪高涨;另一方面,在厦门、宁波PX事件以及各地常见的出租车罢运事件中,我们看到国人的维权意识在觉醒;在孙志刚事件、重庆劳教案、“天价烟”等事件中,我们看到公民的监督意识和参与意识在逐步增强。所有这些都说明国人的公民意识在觉醒和进步。正是这种觉醒和进步,一点一滴地推动中国民主法治化的进程。这方面尤其有代表意义的是2003年三博士上书,推动了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违宪审查,以及近年由于学者和律师的持续努力,终于导致劳教制度的废除。
在这些维权和公益诉讼事件中,虽然在校高职学生参与的并不多,但高职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目前高职教育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学生的素质如何,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诚如教育家胡适所言:“没有现代化的公民,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国家”。拉美各国以及印度、土耳其、斯里兰卡等国家的民主之所以往往流于形式,原因也在于这些国家的公民文化中缺乏自由民主的观念意识[1]。去年泰国的民主乱象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但这种人才不应该是仅仅懂得专业和技术的能工巧匠,而应该同时是具有民主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现代公民。所以,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意识形态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增加公民意识教育。
本文是以高职学生为研究视角的。固然,所有的大学生都应该接受公民意识教育,但高职学生由于其区别于本科生的一些特点,这一任务显得更为迫切。比如,相对于本科生来说,高职学生大多数理论知识欠缺,思维不够活跃,对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缺乏理性认知,容易盲从,或者漠不关心;又如,由于很多高职学生行为上的慵懒与缺乏学习兴趣,其知识上的获取更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再如,由于高职学生心理上的自卑和大多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导致其对社会现实和国家制度的认同度更低,亦即主体意识更为淡漠,等等。这些充分说明在高职院校,增加公民意识教育是必要而紧迫的。
所谓公民意识,就是公民对自身与国家的关系、权利和义务以及社会责任的理性认知、心理体验和行为能力,它是与臣民意识相对应的概念。
关于公民意识的内涵,学界众说纷纭,有“三结构说”“四结构说”乃至“多层次说”,学者们各具慧眼,分别从哲学、政治学、法学和社会伦理学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2]。笔者认为,完整地表述,公民意识应该包含四个方面:第一,主体意识。就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主人身份的认同和感知,是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第二,权利意识。指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落实到个人而应享受的权利,它包括宪法所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财产权、人身权、平等权、受益权、监督权等,也包括公民的参与意识。第三,责任与义务意识。权利义务一致,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对国家、社会和他人应有一定义务和责任担当。这里的义务是以法律的明文规定为基本依据。第四,规则意识。它包括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法治意识以法律至上、公平正义、权力制约为核心要素,是与“人治”相对应的概念;道德意识则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
西方公民意识的研究是与公民概念的发展同步的,源远流长,也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大致说来有三种:即共和主义传统、自由主义传统和社群主义传统[3]。而我国对此命题的研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学术界对此涉猎并不多。在中国知网以“大学生”“公民意识”为关键词,并库检索自2004年1月至今十年来的论文一共是417篇(包括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以“高职学生”“公民意识”为关键词,则仅为21篇,可见这是一片尚待开垦的处女地。
高职学生接受的也是高等教育,应该说,其公民意识水平要高于社会平均值。但考察高职院校现状,毋庸讳言,要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民主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现代公民,尚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高职学生中存在很多令人失望的现象。
第一,主体意识缺乏,对国家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或者说,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这突出表现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使方面。笔者在高职院校任教多年,参加过武汉市武昌区和洪山区几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所见到的学生投票场面煞是惊心:根本不去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议政能力,而是胡乱勾选一个完事,对我国的政体亦是一问三不知;在课堂上说到前几年的央视大楼火灾,很多人居然说:“烧的好!烧了他的”!这是全民财产,理应心疼,怎么成了“他的”?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比如对党代会、对政府工作报告漠不关心。这些都说明学生“游离于”主人翁意识之外,处于“自动弃权”状态。
第二,权利义务意识淡薄。突出表现在:一是微观层面上对个人权利比较关注,而在宏观层面对公共权利和政治权利则漠然置之,对社会热点和公益事件充当看客,很难看到八十年代大学生身上的那股理想与激情;二是对公民权利的范围和救济渠道了解比较狭隘,缺乏系统了解,更多的是感性的、直观的认识。
第三,规则意识有待加强。高职学生知识面不广,思维不够活跃,对“法治”的理解多是停留在个体遵纪守法方面,缺乏现代政治文明理念,根本没意识到“法治”的要义首先就是限制公权力;至于部门法律知识则近乎于无,课本上也介绍得极其简略。在道德层面,校园所见还是有很多缺乏社会公德的现象,如不讲公共卫生、铺张浪费、“抽屉文学”和“厕所文学”泛滥等,不爱学习也是对父母不道德的表现。
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历史原因来说,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及衍生出的专制文化大大禁锢了人的思想,严重地压制了人的独立和自由,从而培育出了适应封建政治文化的浓厚的臣民意识,儒学中的消极因素及其臣民文化至今余毒尚存;从制度环境来说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权力过于集中,权力运作不够透明,公民缺乏参政议政的热情与渠道;建国以来历次政治运动又让民众产生了政治疏远和畏惧心理,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有了长足进展,但近年来一系列网络上“因言获罪”事例亦让民众对政治和公共事件敬而远之;转型期存在的触目惊心的腐败与贫富悬殊现象,又让民众(当然也包括高职学生)降低了对制度和道德标准的认同感;官方媒体也很少提及“公民”这个法律概念,更多的是以“人民群众”这个政治术语代之。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注重责任教育、奉献教育、义务本位教育,强调个人对国家、社会的服从和责任,而对公民的权利、对政府的义务则很少提及,这种居高临下的训导方式当然会引起学生的麻木和逆反,这也是导致高校思政课长期低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高职学生自身原因来说,是高职学生心理自卑、知识面窄,学习完全是被动和应付考试,很少关心课堂之外的公共参与问题。
(一)改革相关课程
对在校学生而言,课堂教学当然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主渠道。那么怎样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呢?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设想,有“隐性教育方法、渗透教育方法、多样性教育方法、人性化教育方法”“‘两课’载体、大众传媒载体、实践活动载体”等[4]。大意无非都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有意增加公民意识的内容,但具体如何增加,增加哪些内容?又语焉不详。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两课”主要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后者是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在此不论。而前者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笔者认为,在成才目标上,仅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还是不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开拓新园地,这就是公民意识教育。从这个意义上,建议重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将其更名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按公民意识的四个组成部分重新编排,原教材内容大部分可吸纳,但结构应有变更,内容应有一定增删。
具体说来就是,新教材由五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绪论。依原教材(2013年修订版,下同)不变。
第二部分:公民的主体意识。具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原教材的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二是把原教材第五章第三节中“我国的国家制度”移动至此,增加选举法和国家机构内容介绍。如此集中起来,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国家和国体政体的认同感。
第三部分:公民的权利意识。以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为基础展开,并增加公民的有序参与意识内容。
第四部分:责任与义务意识。同样,以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为基础展开,增加环保意识和生命意识教育,原教材的第一、三章可纳入。因为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正确人生观的人,本身就是大学生的责任。
第五部分:公民的规则意识。这一部分内容比较多,也具体分两部分:一是《道德意识》,将原教材的第四、第七章纳入,但需大幅精简,因为这里面很多内容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学过了,没必要重复;二是《法律意识》,原教材第五、第六两章(如前所述已移走的除外,内容上也要克服空洞的弊端)。
这只是个粗线条的大致设想,具体修改方案可再斟酌。
如此重构教材的好处是:第一,如前所述,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园地,从此高校思政课就变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四位一体,这种做法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的现代公民。第二,在教学理念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从此思政课不再是单纯的义务本位教育,而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即首先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权利意识,再进行义务教育、责任教育、奉献教育,这必将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认同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第三,课程内容条理也清晰,更富有逻辑性。笔者固然自知,现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教材名称是中宣部和教育部定的,教材的修改是严肃的政治问题,但笔者的上述建议并没有改变原教材的基本观点,原教材并没有丢开,其绝大部分内容还是吸纳在内。
(二)加强实践活动教育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社区服务经验。以美国为例,“社会或社区服务”是学校和社会评价一名大学生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在美国25岁以上的人口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有46%打过义工。学生通过义工经验发现了社会,有了使命感[5]。日本、新加坡、英国等国家也都开发了社区参与计划,我国台湾的一些大学推出让学生走向社区服务的“公民知觉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学习关怀社会,由内而外培养自己成为社会优质公民。这些教育措施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校园内,我们要引导、鼓励学生民主选举学生干部和社团负责人,并大胆行使监督和罢免权;在校园外,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进社区、养老院做义工等,培养爱心。值得欣慰的是,在奥运会、世博会和汶川地震中,我们都能发现大学生的身影。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笔者所在学校原人文系有48名志愿者出征,展现了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和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每一次县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我们都要认真对待,这本身就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很好平台。投票前,要对学生讲清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选举流程,然后邀请所在选区的每个候选人都来校演讲并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自己比较这几个候选人进行差额选举,不要再让这神圣的选票白费。通过课堂内外这些措施,我们必能培育出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
(三)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高度重视媒体和网络的作用,发挥其正能量。要清理整顿文化市场,近年来荧屏上许多历史题材帝王戏其实是一种臣民文化,对现代公民教育是有负面影响的。新闻媒体应该发挥其引导作用,多宣传民主法治思想,抑制官本位和犬儒主义流毒。大众传媒要以社会守望者的角色,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同时汇聚民意,动员和激发民众的参与意识、维权意识,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在校学生,要鼓励他们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不是满足于机械地背诵课本上的理论教条,校园文化建设也要以此为着力点。中国是个网民大国,在校学生又是网民的重要群体,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在培育公民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在这方面公共知识分子和微博大 V要当好排头兵。网络的即时性、便捷性降低了公民参与的成本,网络信息的共享性突破了信息垄断,网络的匿名性还为普通公民参政议政减少了现实政治中的很多顾虑。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上,公民通过网络论坛、博客、微信等形式可以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针贬时弊、畅所欲言。网络为公民参政议政、维权反腐以及普及公民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其次,最重要的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从而营造有利于培育公民意识的制度环境。要真正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基层官员的直选范围(如乡镇-区县);加大反腐力度,目前亟需与国际接轨实施党政官员财产公示制,铲除裸官现象和人大代表非中国国籍现象,以增强民众对国家和制度的认同感;改革分配制度,逐步缩小社会基尼系数,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民,以减少社会隔阂;尽早出台《新闻法》,保障公民言论自由,保障公民的话语权和舆论监督权;改革目前的维稳模式,对公民的维权活动不要动辄使用警力,而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对话机制;司法机关执法司法要切实公平公正,拒绝一切外来因素的干扰,必须守住这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同样受制于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自由、平等和公平竞争,这就必然催生现代人的独立人格、契约精神、维权意识和平等自由观念,而这些,恰恰是公民意识的内核。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人的公民意识也必将随之逐步觉醒和提高。
[1]朱映雪,黄修卓.民主政治视野下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略论[J].学术论坛,2008,(8):197.
[2]傅慧芳.公民意识的要素结构探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
[3]朱彩霞.当代中国公民意识问题研究——从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争论谈起[D].山东大学,2010.
[4]张雪琴.近十年来公民意识研究路径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7):56.
[5]符晓.批判性思维、多学科视野与社区服务——谈美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J].中外教育研究,2009,(2):60.
10.3969/j.issn.1672-9846.2014.01.013
G711
A
1672-9846(2014)01-0055-04
2013-12-01
孔凡彬(1966-),男,湖北浠水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