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比较研究

2014-03-20 09:05:09梁美燕罗一平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14期
关键词:顺产生物反馈盆底

梁美燕 连 蔚 罗一平 徐 敏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528300 )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比较研究

梁美燕 连 蔚 罗一平 徐 敏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妇科,528300 )

目的 观察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女性盆底肌力通过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前后的变化、治疗效果,探索其变化机制。方法 选取产后42 d复诊时经筛查发现存在重度盆底肌力减退的产妇130例,其中顺产70例、剖宫产60例。顺产组及剖宫产组受试者用数字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接受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者为研究组,对照组在家中自行缩肛提肛运动康复训练。产后42 d用PHENIX检测仪量化评估盆底肌力后,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16次,在产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再次检测产妇盆底肌力情况。结果 顺产组和剖宫产组重度盆底肌力减退患者Ⅰ类肌力和Ⅱ类肌力评分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产后42 d)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比较,治疗前盆底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产后3个月两组Ⅰ、Ⅱ类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及12个月顺产组的Ⅰ、Ⅱ类肌力评分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Ⅰ、Ⅱ类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重度盆底肌力减退疗效显著,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均有影响,盆底肌电刺激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力;分娩方式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一些影响妇女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传统的妇产科问题,如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及诊治有了新的概念、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等一系列盆底损伤与缺陷,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妊娠和分娩导致的盆底解剖结构和功能改变,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1-2]。据调查,我国已婚已育女性中约40%有不同程度的PFD,妊娠过程和不同分娩方式都会对盆底肌纤维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无论阴道分娩或剖宫产,产妇均可发生盆底肌力下降,甚至发生重度肌力减退。如果不进行早期的检查和治疗,日后将逐步发展为盆底功能障碍,出现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严重后果。本文通过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观察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女性盆底肌力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变化和治疗效果,探索其变化的机制,为改善妇女产后生活质量提供科学手段,更好地建立个体化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产科分娩并进行产后6周复查经阴道顺产及剖宫产的妇女共130例,其中顺产70例、剖宫产60例。纳入标准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初产妇;年龄<35岁;单胎;孕期无产科合并症、并发症;孕前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足月产,体质量指数(BMI)(22.06±2.04)kg/m2;均为产后42 d,恶露干净者;妇科检查盆底肌力均为Ⅳ级。知情同意接受产后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2次/周,16次为1个疗程。顺产组及剖宫产组受试者用数字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接受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者为研究组,对照组在家中自行缩肛、提肛运动康复训练。顺产中40例为研究组,30 例为对照组;剖宫产中30例为研究组,30例为对照组。

1.2 盆底肌力检测和随访评定 通过PHENIX检测仪评定盆底Ⅰ、Ⅱ类肌纤维的收缩力。参考Bo 等[3]和经过法国国家卫生诊断认证局(ANAES)认证,Patrick DEVILLERS,Brigitte MAUROY,法国Roubais泌尿科学通用服务部、Victor Provvg医院的5级判断标准,我们在试验中按收缩幅度和收缩持续时间以及收缩次数加以细分。评级量化后,评分在0~3分定为重度盆底肌力减退。

1.3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 研究组在产后42 d进行治疗前盆底肌力检测评分,治疗之前先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将食指和中指进入阴道,指腹贴住阴道后壁后穹窿后再退后2 cm。嘱产妇收缩阴道,感觉阴道壁紧紧包绕二指,反复3次。接着用PHENIX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先给予频率为8~32 Hz、脉宽为320~740 Us 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训练患者学会Ⅰ类肌纤维收缩,并区分会阴与腹部的收缩,再给予频率为30 Hz、脉宽为500 Us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以增加Ⅰ类肌纤维肌力,最后给予频率为20~80 Hz、脉宽为20~320 Us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让患者学会Ⅱ类肌纤维收缩,锻炼Ⅱ类肌纤维肌力。1个疗程共治疗16次,2次/周。各组治疗1个疗程,并在产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再进行盆底肌力检测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顺产组和剖宫产组重度盆底肌力减退患者Ⅰ类肌力和Ⅱ类肌力评分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产后42 d)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顺产组产后12个月较产后3个月、6个月的Ⅰ、Ⅱ类肌力评分有持续增高。剖宫产组Ⅰ类肌力评分产后12个月与产后6个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类肌力评分产后12个月较产后6个月下降(P<0.05)。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比较,治疗前盆底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产后3个月两组Ⅰ、Ⅱ类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及12个月顺产组的Ⅰ、Ⅱ类肌力评分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3个月及6个月Ⅰ、Ⅱ类肌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为中度盆底肌力减退;产后3个月与产后6个月Ⅰ、Ⅱ类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Ⅰ、Ⅱ类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女性盆底肌肉作为重要组织器官,不仅承托和支持众多盆腔脏器,而且参与多项生理活动[4]。妊娠、分娩对盆底肌的影响:妊娠期子宫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子宫位置变垂直,盆底支持组织所承受压力显著增加。同时,妊娠期胎盘激素的作用使盆底韧带胶原溶解增加,韧带松弛,盆底支持力量减弱。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右旋的子宫压迫右侧髂静脉,导致血液回流障碍,长时间得不到缓解会使盆底组织缺氧而代谢失衡。阴道分娩时胎头对盆底肌和神经产生机械压迫和扩张,使这些肌肉神经被牵拉和损伤,导致其所支配的肌纤维功能缺陷。已有研究揭示盆底肌纤维分为两种类型:Ⅰ类纤维大部分分布于肛提肌内,收缩持续时间较长,不易疲劳;Ⅱ类纤维多分布于盆底浅表层,收缩快速而短暂,但易疲劳。生物反馈疗法通过放置在阴道内的肌电位探头或压力感受器,使患者盆底肌肉收缩产生的肌电位或压力传给计算机控制系统,再通过模拟的图像、声、光等信号将信息反馈给患者,指导正确的锻炼方法。电刺激治疗是通过放置在阴道内的电极,给予不同参数的电刺激,使盆底肌肉被动性收缩,唤醒肌肉本体感受器,达到锻炼盆底肌力的目的。剖宫产及顺产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均有影响,相对于阴道分娩的妇女,剖宫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盆底肌力的影响,但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并不是解决PFD的最佳方法。本研究采用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的优点在于能够准确引导患者进行Ⅰ类肌肉纤维和Ⅱ类肌肉纤维的区别训练,能对不同PFD给予准确的治疗,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结果显示,无论是阴道分娩或剖宫产的产妇在接受电刺激治疗后其盆底肌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大多数接受治疗的患者盆底肌力恢复到Ⅳ级以上。剖宫产及阴道顺产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均有影响,建议所有经过妊娠和分娩的妇女应在产后及早做盆底功能的恢复训练以降低女性PFD发生率,或延缓发病年龄,提高妇女产后性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减少因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需行的手术病例,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值得临产推广应用。

表1 产后Ⅰ、Ⅱ类肌力评分(分)

[1] Strinic T, Bukovic D, Roje D, et al. Epidemiology of pelvic floor disorder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female inhabitants[J]. Coll Antropol, 2007, 31(2): 483-487.

[2] Strasser H, Marksteiner R, Margreiter E, et al. Autologous myoblasts and fibroblasts versus collagen for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2007, 369(9580): 2179-2186.

[3] Bo K, Sherburn M. Evaluation of female pelvic-floor muscle(PFM) function and strength[J]. Phys Ther, 2005, 85(3): 269-282.

[4] 苏曰华,刘萍,崔福鸾.阴道正常分娩对盆底组织的影响及产后康复治疗措施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3):446-447.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with Different Delivery Mode

Liang Meiyan Lian Wei Luo Yiping Xu Min

Objectives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severe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after vaginal delivery or cesarean section.Methods130 cases of sever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agnosed at 42 days postpartum visit were selected to accept ten times therapy of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including 70 cases of vaginal birth and 60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Quantitative reassessment of the maternal pelvic fl oor muscle strength of type Ⅰ and type Ⅱ were done using the PHENIX tester at 3 months and 6 months postpartum.ResultsRegardless of vaginal delivery or cesarean section,type Ⅰ and type Ⅱ severe pelvic fl oor muscle strength decline in patients increased signifi cantly after one therapy procedure of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P<0.01),type Ⅰand type Ⅱ of pelvic fl oor muscle strength continued to increase in vaginal birth group at 3 months and 6 monthes, otherwise, compared to the 3 months and 6 months,type Ⅰ muscle strength remained, while the class Ⅱ strength decreased slightly in cesarean section group.Conclusions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treatment of severe pelvic fl oor dysfunction may have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More therapy procedures should be needed in severe postpartum pelvic fl oor dysfunction patient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pelvic fl oor dysfunction;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elivery mode

1672-7185(2014)14-0051-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4.032

2014-05-05)

R714

A

猜你喜欢
顺产生物反馈盆底
更正启事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包装工程(2023年20期)2023-10-28 03:19:14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常做腹式呼吸和提肛助顺产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顺产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