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宝龙
教育是在人的自然成长过程中,以适宜于人的更快速、更健康的发展方式对人施加影响的活动。因此,为了避免过度教育损害受教育者的健康,教育活动必须具有自然性;为了提高教育自身效率,教育必须具有自主性;为了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教育创新提供空间,教育必须具有自由性。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服务,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一、教育必须是自然的
自然是指天然而非人为。教育的自然性是指教育必须符合人的自然发展规律,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人为的教育活动应该基于人的自然成长过程,而一个社会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活动,因此教育必须保持其自然性。一般说来,人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同步的,而人的能力发展是建立在经验认知与知识认知的基础上的。例如,处于学龄前的小孩,其主要的学习任务是经验认知。经验认知是知识认知的基础与前提,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基础与前提。然而,学生家长,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并没有认识到经验认知的重要性,在孩子没有“玩够”(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认知)的情况下就早早地剥夺了他们“玩”的权利,让他们提前进入知识认知阶段,美其名曰“不输在起跑线上”。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如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小学生没有足够的活动时间等。应该说,年龄越小的孩子,其经验认知需求越大,玩得应该越多,但现在学龄前与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玩的时间、内容与方式是严重不足的。虽然家长或者教师在意识到这种缺陷时,运用“情境教育”等教育方式来弥补,试图加强学生的经验体验或经验回忆,但这不可能替代儿童真实的经验认知。
教育的自然性要求我们要改变对教育的过分要求,还原教育的本真面貌,要从人的发展的本质来要求教育并规范教育。教育工作者、家长与社会必须用宽容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用人的长远发展的眼光来规划课程,用发展的眼光选择适合学生的课程内容与学习方式。教师要有改革教学方式的勇气,从尊重学生与发展学生的角度考虑并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并形成个性特长。
二、教育必须是自主的
自主是指自己做主,不受他人支配。教育的自主是指受教育者力图不过分地依赖教育者施加的强势影响而保持其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往往更适合学生自己学习。教育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活动必须是自主行为而不是强制性行为。自主教育活动能够让学生的心智活动达到高效率的“运转”。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人的认知过程是感受信息、登记信息、加工信息和储存信息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下,参与信息加工的“各部门”才会高效运转。因此,高效教学的前提是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
教育自主性要改革教育行政方式,减少行政方式对学校形成的条框制约,并将其转化到调动学校自主规划与自主发展的思想与行为方式上来。教育自主性要改革教育业务指导部门的服务方式,减少各种业务性检查与评比,实现学校自身需求对接业务部门指导的需要。教育自主性要让教师教学自主与发展自主,减少对教师的强制性培养,强化对教师的激励,鼓励教师自主分析自身的发展条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自主选择适合的受训内容和方式。教育自主性要让学生形成自主发展的愿景与人生规划,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影响与指导下,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地给予确立与调整。教育自主性要求社会、家长减少对学校办学行为的功利性影响,使学校能够实现规划自主与发展自主。
三、教育应该是自由的
自由是指个体的行为不受约束和限制。教育的自由是指教育过程的思想自由、教育研究的学术自由和学生学习课程的选择自由。当然,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团体和社会的利益,自由应该是建立在基本秩序和基础规范之上的。
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使得教育必须提供学生对学习课程或内容的自由选择权。目前,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学校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极少甚至没有,形成了“千校一面”、学校没有特色、学生没有特长的局面。这不仅阻碍了学生按其自身特长或兴趣来发展自己,而且也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一方面,学校培养出大量高学历的学生,另一方面,社会上很多行业或单位难觅其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学生拥有充足的选择是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与多元化人才队伍的必备条件。
教育的自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自由的,学生的思维活动必须是自由的。自由的思想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前提,没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创新。学校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地探索解决方案,缩小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能范围。为了让学生的思想不至于“走远”而“浪费时间”,教师事先给学生划定范围或勾画思维禁区,这不利于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自由还包括师生学术思想和学术行为的自由,避免行政对学术的过度干预。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教育不能复制前人的经验,因为我们不可能找到与前人教育成功所经历的相同教育情境。因此,教师活动必须具有创新性,而创新的前提就是教育方法与学术思想的自由。大学与中小学的行政化倾向无疑妨碍了学校教育的自由性。学校管理需要行政,但学校管理的行政化、衙门化倾向对学术力量的培育、学术氛围的创设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保持教育的自然性是为了教育的健康,排除违背教育规律的无效行为;追求教育的自主性是为了教育的高效,开发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原动力;倡导教育的自由性是为了教育的创新,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创设氛围。教育的自然、自主与自由从本质上讲都是为了学生更健康、更快速的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