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娜 赵丽芬
(中央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就业是民生之本,如何提高就业水平是各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在中国,失业人群从向城市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一直延伸到高等学历的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中国面临的这些结构矛盾是中国目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出现失衡状态的突出反映。本文目的是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就业结构的研究,来分析“中国式就业难题”以及如何缓解这种现象。
国际上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柯林·克拉克(1940)提出“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随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国民产出和劳动力分布比重在三次产业之间交替上升。库兹涅茨(1971)认为不发达国家为了缩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必须加强发展非农产业。钱纳里(1975)则揭示了服务业将最终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导部门。近年来,国外的相关研究更关注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是双面的,破坏旧的岗位同时,又具备创造新的岗位的作用。[注]①Paolo Pini. Economic growth,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employment:empirical evidence for a cumulative growth model with external causation for nine OECD countries:1960-1990.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1995.
我国理论界近年来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一般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等不同角度讨论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姚战琪、夏杰长(2005)通过对建国以来就业量建立经验分析模型,分析影响就业的不同因素,发现工资的增加、人力资本、技术水平是提高就业的关键因素。陈帧(2007)、李文星(2012)分别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偏离度和面板计量模型的构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出现失衡,以及产业转型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提高就业水平的重要途径。[注]②李文星:《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增长》,《当代财经》2012年第3期。焦建华(2011)则通过就业弹性分析了中国四大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失衡状况,认为技术进步可以推动服务业迅速发展,以此提高就业水平。[注]③焦建华:《“用工荒”之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效应》,《现代财经》2011年第8期。
目前,有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文献很多,但大部分是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与构建动态模型的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变动关系,在强调第三产业对就业拉动力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第二产业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从产业价值链增值的视角,利用微笑曲线分析“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以及如何缓解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造成的就业压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一种协调关系,即产业结构比重依次由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演进过程,也是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依次转移的过程,并且第三产业最终将成为支持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主导产业。本文选取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即中国、波兰、罗马尼亚等三个转型国家,以及美国、日本、英国等三个发达国家,对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进行国际比较。
表1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单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表1显示,20世纪末发达国家已形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发展状态,即“三、二、一”的产业就业结构;转型国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则处于失衡状态,第一、二产业就业比重较高,尤其是中国,1990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达60.1%,为另外两个转型国家的2倍。经过20年的调整,2010年部分转型国家已见起色,波兰成效最佳,而中国虽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23.4%,但仍占据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主要位置,第三产业潜力发挥不足,就业比重只有34.6%,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仅为28.7%,形成了“一、三、二”的就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进程迟缓。实际上,1992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已经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只是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缺乏协调性,存在严重的结构滞后现象,影响着劳动力就业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我们将中国分别与其他五个国家的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率进行对比。2002年之前,中国第二产业的就业率一直停滞不前,低于波兰和罗马尼亚0.2-0.5个百分点,更低于发达国家0.5-2个百分点;到2003年,中国第二产业打破了停滞不前的就业增长状态,呈现稳步回升的态势,2010年,就业率提升到0.6,但仍低于发达国家0.3-0.8个百分点和波兰、罗马尼亚两个转型国家0.1-0.3个百分点。通过国际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第二产业就业效应仍显不足。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第二产业增加值迅速增长,但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另外,第二产业的国有工业经济部门转制中为提高生产效率而释放了大量劳动力,这种工业发展的途径也降低了吸纳就业的能力。[注]Bharat Trehan.Productivity Shocks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Economic Review,Federal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2003.
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具有行业多、门类广的特点,且同时包含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注]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但是,近年来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偏慢,相应地,就业率增长速度也随之减缓。从2005年起,中国第三产业就业率基本保持在0.8,就业水平稍高于罗马尼亚,波兰则以0.9的就业率高于中国、罗马尼亚两个转型国家;转型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就业率的差距在逐年缩小,到2010年中国虽然低于英国和日本0.2个百分点,但与美国就业率基本持平,这凸显了中国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的潜力和巨大的拓展空间。同时,美国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其第三产业就业率下滑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综上,与其他五国相比,我国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差,第三产业的就业水平则相对平稳。然而,从产业链之间的关系来看,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却是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的基础性产业。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2011年我国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三次产业中居首位,达到51.6%,它是服务业发展和繁荣的基础。因此,为了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仅仅从第三产业自身的发展考虑是不全面的,必须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融合,全面衡量产业结构的调整,否则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转型国家中将必然出现“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特殊现象。
通过对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分析发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很大的调整空间。具体来看,第二产业与其他国家相比,就业偏差较大;第三产业从2002年开始,与其他国家的就业偏差逐渐缩小,但作为就业的主要吸纳渠道,其潜力发挥仍显不足。这种结构性失衡状况使得我国出现了“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特殊社会现象。一方面随着农村福利条件的改善及农民工自身观念的转变,外出务工机会成本提高引起农民工“供不应求”现象,继而出现“民工荒”、“用工荒”,体现的是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结果。另一方面,我国大量毕业的大学生也难以就业,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尤其是2013年699万应届大学生毕业,堪称“最难就业季”。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我国,产业结构伴随着要素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以及新兴产业和落后产业的更替,然而产业结构变迁并未使我国就业结构峰值在第二产业出现,而是直接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这源于我国工业化战略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始的,虽然经历过几次调整,但仍未表现出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渐进发展的一般路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真空”和过早出现资本排挤劳动现象使第二产业形成高增长、低就业格局,同时没有对第三产业的就业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注]郑秉文:《如何从经济学角度看待“用工荒”》,《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3期。
目前,我国多数产业主要处于生产制造环节,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能源推动产业发展,对于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少,提供相应的岗位也就相对有限。反映到图1中,用“微笑曲线”来解释。曲线1为“微笑曲线”,表示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设计、销售的两端环节,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生产附加值最低。“大学生就业难”体现在设计研发和销售服务的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即劳动力供给曲线高于劳动力需求曲线部分,图中以距离x和z表示。“民工荒”问题体现在制造生产阶段的劳动力需求大于劳动力供给,即图中劳动力供给曲线低于劳动力需求曲线,以y表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的问题,就是要缩短图中x,y和z的距离,即使劳动力供给曲线在B部分下移,在A部分上移,或使劳动力需求曲线在B部分上升,在A部分下降。
曲线1:微笑曲线(劳动力供给曲线) 曲线2:劳动力需求曲线图1 微笑曲线与就业状况
本文从短期和长期两个阶段,分别讨论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短时期内,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提高各行业的最低工资。首先,最低工资的增加,会吸引一部分原来不愿意在制造生产阶段就业的较高素质的劳动力选择在产品制造生产阶段就业,使得在制造生产阶段的劳动力供给增加。在总劳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设计研发、销售和服务阶段的劳动力供给会自然减少。[注]王孝成、于津平:《中国制造业行业就业影响因素研究》,《经济评论》2010年第3期。最低工资的增加使得劳动力供给曲线变得更平坦。
其次,最低工资增加,劳动力需求方需要付出更多的工资,生产商因为生产成本的上升会减少劳动力需求,甚至有的厂商会因为成本上升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而关门倒闭。最低工资的增加会导致在制造生产阶段的劳动力需求下降,但不会影响设计研发、销售和服务阶段的劳动力需求,因为它们提供的工资水平远高于最低工资水平。所以,最低工资的增加会引起厂商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表现在劳动力需求曲线上就是在设计研发、销售和服务阶段的曲线不变,但是在制造生产阶段有所下降。
曲线1:提高工资前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曲线1′:提高工资后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曲线2:提高工资前的劳动力需求曲线 曲线2′:提高工资后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图2 增加最低工资与劳动力供需状况
图2所示,提高最低工资后劳动力供给曲线1'(虚线表示)比原来的劳动力供给曲线1更平坦,而提高工资后的劳动力需求曲线2'(虚线表示)与原来的劳动力需求曲线2在设计研发、销售和服务部分重合,只在制造生产阶段降低。具体来说,x',y'和z'均比原来的x,y和z的距离缩短,说明短期内“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图中y'变动最多,说明提高最低工资对于解决“民工荒”问题比较有效,而x'和z'相对减少有限,因为劳动力需求曲线并没有在设计研发、销售和服务部分变化,只有劳动力供给曲线在这些部分改变了,表明提高最低工资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通过以上微笑曲线的分析,可以看出提高最低工资短期内对就业压力的缓解发挥了作用。然而,长期来看我国如何能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尤其是逐年加深的“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我们认为,必须进一步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依托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各产业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成本降低,进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增加各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同时,各产业技术进步会带动产品创新,通过产业关联能够衍生出新的生产性服务领域,进而形成新的行业,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注]黄茂兴、李军军:《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长期内,第二产业不断调整、升级,将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能大量吸纳就业人口的服务业以及报酬可观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可以改善我国众多劳动力的就业环境,也能更好的弥补高素质劳动力就业岗位的缺失,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
图3所示,第三产业的自身发展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即产业向高附加值区域转移,使得在产品设计研发、销售和服务阶段的劳动力需求上升以及在制造生产阶段的劳动力需求下降,即原劳动力需求曲线2′变得更平坦,产业升级后的劳动力需求曲线上移为图中的虚线2″。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在产品的设计研发、销售和服务阶段的劳动力需求上升,在制造生产阶段的劳动力需求降低。x″,y″和z″的距离分别比x′,y′和z′更小,即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矛盾在长期调整下得到了缓和,表明通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使其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相适应,能够进一步解决“民工荒”及日益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才是逐渐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长久之计。
曲线1′:劳动力供给曲线 曲线2′:产业升级前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曲线2″:产业升级后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图3 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供需状况
然而,由于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很多产业存在严重的行业垄断或是进入壁垒,尤其是服务行业,这需要政府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和升级营造良好的制度和市场运行环境。重要的是,在产业结构的演进中要遵循市场规律,政府应放松管制,让市场去自动调节。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人力资源比较复杂,素质、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并不顺利,这需要政府积极发挥公共职能。
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一种必然选择。一方面在我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即劳动力资源丰富;另一方面,中国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就业。所以,发展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这些产业的技术含量,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可以增加第二产业的就业带动效应。同时,有利于推进工业化,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和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对服务业的支撑能力,有利于服务业充分发挥吸纳劳动力和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在我国一些行业内,即使存在剩余的劳动力供给,也会因为工资管制和进入壁垒的存在,使得这些行业工资水平的增长吸收不到更多的劳动力。实际上,这些行业里的劳动力存在较大差异,相应的工资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即使提高工资水平也是针对部分劳动者。因此,政府应该放松对劳动要素价格的管制,让市场发挥作用,企业自主决定要素价格,深化劳动力价格改革,逐渐完善工资分配制度,达到劳动工资与生产率水平和劳动者自身素质相结合。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目前,我国重视培育高新技术人才、追求高端产业,而减缓了传统产业发展的步伐。高端产业对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产业对就业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因此,我国在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同时,应注重“传统产业科技化”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促进教育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是长期的发展目标,短期内,应针对劳动力市场需求,扩展成人教育以及社会技能培训,逐渐形成适合产业结构优化所需要的行之有效的配套的教育培训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