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卞文志
壳牌是一家有着百年发展史的企业,它的业务分布在世界145个国家,全球约有11.5万名员工在它的血管里流动。这个全球化运作、本地化思维的公司,是怎样培育和管理在中国90%以上的本土员工,并且持续克服了“水土不服”带来的种种难题呢?有人力资源专家分析说,壳牌的员工招聘、培训和管理其实就是一种“挑衅”文化,这注定是一笔双赢的账。壳牌让员工像鹰一样由雏鹰蜕变成老鹰,其愿望就是让员工既能升空从高处宏观的角度考察全局,也能落地在具体、微观的层面处理问题。这样能够让员工体会到,“挑衅”就是成就,提升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
壳牌在招聘员工时,其非常态选择的方法主要是CAR三步法,通过“三步法”让他们挑选出意志坚定、热爱挑战的员工。CAR三步法即:C表示个人思维、分析能力;A代表成就能力,能给自己和他人有挑战性的目标,能够权衡轻重缓急和不断变化的要求,有勇气处理不熟悉的问题,能够出成果;R是关系力、沟通能力。通过“三步法”进入壳牌的雏鹰,将全面体验挑衅所带来的激情与振荡。有一名只有两年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是一个性格不外露却很有思想的小伙子。他进入壳牌设在山东济南的分公司后,在他与同事们交流时,有很多智慧的火花闪现,但一旦让他与主管们交流或在员工大会上演讲,就会满脸通红,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更谈不上什么演讲技巧了。
针对这位员工存在的缺陷,培训人员对他展开了“技能式学习”,强调他应勇于直面问题并解决问题。任何事物在另一种环境中都会改变,同样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式,用挑衅让自己表现出弱点,然后再对症下药。为此,培训人员告诉他什么工作要看什么书、经过什么程序、要拿什么资料、与谁合作。指导的流程就是让他在挑衅自己时能够正确、完整地开展工作。过程胜过教学,经验胜过结果,挑衅既是逼迫又是激励的方法,仅半年时间,培训部门就把这名员工的激情和斗志激发出来。他不仅能在会议上侃侃而谈,也能在主管面前详细流畅地阐述自己的思路。
由此可以看出,真正决定个人驰骋职场的软实力,更多地来自于心态、自学能力和意志。除了思维敏捷外,更要有强烈的成就感和充沛的精力。而培训部门在鉴别员工的素质、能力和可塑性时,发现能够锤炼的雏鹰,就要及时站在他面前对他说,“你一定能行,你的意见和思路是最好的,请跟着我们的培训流程一步步走下去。”能够在一群雏鹰中发现雄鹰,这就是眼光。
保罗·赫塞博士是一名专门从事行为科学研究的大学教授,他在“情境领导”的培训中,对人的心理活动做了深刻而细致的剖析。他认为,要想搞好企业,不能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但一味迷信铁腕约束,企业也许会垮得更快。所以在企业管理中要避免宽严皆误,做到刚柔相济,针对员工的特点和成长过程指导其掌握“技能式学习”,并勇于“挑衅”自己,这样才会促使员工由雏鹰蜕变成搏击长空的苍鹰。作为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管理和成长培育,说到底就是给广大员工“竖梯子”,让员工既能升高到宏观的角度考察全局,也能从具体、细微的层面处理问题。壳牌的“挑衅”文化和让员工像鹰一样成长的培训机制,就充分验证了管理者为员工“竖梯子”的独到之处。
我们知道,对于一个人来说,除了智商能使他获得知识取得成绩以外,情商因素,也就是和心理素质相关的方面是促使他成功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时时刻刻都在寻求成功,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原因是什么?是他们没有正确的方法还是没有把方法运用到正确的方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保罗·赫塞博士将员工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中得到答案:第一阶段为“没信心,没能力”;第二阶段为“有信心,没能力”,第三阶段为“没信心,有能力”;第四阶段为“有信心,有能力”。在员工刚进入公司时,其工作状态基本上为“没信心,没能力”,但经过领导者的激励和“竖梯子”,可以将员工带入“有信心,没能力”的第二阶段。而当员工慢慢地能胜任工作,到达一个“没信心,有能力”的阶段时,作为领导者应该更多地授权给员工,接着员工就会从管理者竖起的“梯子”上登高,顺利度过“没信心,有能力”的第三个阶段。最后,这名员工会一步步走向成熟,而管理者断定他到了“有信心,有能力”的第四阶段时,就可以完全授权给员工了。
让员工由雏鹰蜕变成老鹰,这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希望的事情,但在渴望员工蜕变的过程中,我们的管理者应当学习壳牌公司,同时也要掌握保罗·赫塞博士的“情境领导”艺术。在一个企业中,管理者最期望的公司中最重要的资本一定是智力、智慧,公司的管理者如果是家长式、行政命令式管理模式,这个公司智力资本的质量一定会很差。因为,公司的智力资本来源于每一个员工身上,作为公司的任何一级管理者,都是一个启发者和服务者,不仅会为员工“竖梯子”,同时还要鼓励员工善于“挑衅”自己。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具备这两种条件,员工自然而然就会如雏鹰蜕变成老鹰,在企业提供的平台上向着广阔的天空展翅高飞。